
甘肃渭源县张家堡小学的代课教师和他们的全国同行一样被清退。项贤明认为代课教师实际上是取消不掉的,因为产生代课教师的社会条件没有改变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什么都说了,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受邀参与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专家团队的北京师范大学项贤明教授对声势浩大的中国教育改革进行了批评。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朱又可 特约撰稿 魏一帆(Tim Hathaway) 发自广州、北京
让深陷“应试教育”灾难的中国人想象不到的是,美国和英国现在也与“考试文化”作斗争。奥巴马的新蓝图想纠正小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只强调阅读和数学带来的偏科,但它仍没有摆脱考试定输赢的框架。
尽管各国国情、文化、意识形态不同,但政府都像“家长”一样,对学生“放心”了害怕会“放羊”,不放心了又会管死,而考试是“家长”的权力。
英国教育部门因为去年教师工会的反对,取消了三门全国统一考试中的一门自然课,教师工会继续推动取消数学和英语两科的统考。
老师为获奖改变考试的答案
戴安·拉维琪是纽约大学教育研究教授和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她从1970年代起研究教育历史和教育改革,曾在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任职。2002年小布什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时,她是美国国家评估理事会成员,是这个法案的重要支持者。但现在她是这个法案的批评者,她出的新书《美国教育体系的生死线:考试和选择是如何侵蚀教育基础的》,既批评小布什的法案,又不赞同奥巴马的“新蓝图”。“现在的考试更倾向于标准化的多项选择题,学生猜想正确的答案,而不是表现知识和理解。”戴安·拉维琪认为小布什的法案聚焦在阅读和数学考试成绩,对那些不是“国家标准化考试”的科目,如历史、公民、地理、科学、文学、外语、体育、健康等有消极影响。“几亿美元花在州级考试的教材准备上。100%的学生达标,是无法达到的乌托邦。学校和老师要为这个乌托邦受罚,已经弱小的学校,资金被拿走,对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来说,选择会更少。”
那是第一个把联邦资金和考试成绩的问责制度结合起来的法律,达不到阅读和数学标准的学校被削减资金。
表现好的学校,会获得更多资金和支持。除了新蓝图,奥巴马2009年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有40亿美金给了教育,分给15个州。奥巴马想尽量引起州与州、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
戴安·拉维琪说,一些校长和老师为了获得奖金或避免惩罚,会改考试的答案。5%的学校被要求采取有力的行动,这将导致20%的学校因焦虑而降到新的“底部”。因为不可能达标,它鼓励州级标准降格以求。蓝图假定低成绩意味着学校和老师不好,几千学校将被关闭,教学人员将被解雇——这个蓝图其实假定,新学校一定比过去的好。
和美国的考试作为“教育标准化”的主要利器不同,中国的考试和“升学”有关,和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择校”有关。“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考试,而在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压力。取消了高考,照样有学习负担的压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项贤明说,“如果就业解决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考试的压力就会减轻。”
既没平等又没优秀
“我们追求平等但忽视优秀,因此今天我们既缺乏平等又缺乏优秀。”说到战后美国教育总体走势,戴安·拉维琪评价道。她为此写了两本书:《困扰的圣战:1945-1980年的美国教育》和《落伍了:学校改革的世纪之战》。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