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音乐的其他话题……

返回音乐……


我收藏的爽吧……


关于朋克

1 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5:59 发表
起源:
PUNK, 是兴起于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于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
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6:39 发表
中国朋克
【什么是中国朋克?
】
中国朋克 - 英文翻译即 China punk
中国朋克即中式朋克。
由于国情限制,中国朋克相对来说比较含蓄,没有国外那么直接。
所以那些暴力、反政府等现象得不到正面的爆发只是在暗地里骂娘。


【中国朋克的体现】
打扮:朋克服饰。

发型:朋克发型。

音乐:朋克乐。

生活:扯皮扯淡为了所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屑。

网络:http://tieba.baidu.com/punk
代表人物:百度punk吧里以失望了的上校为首的众多苦逼。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7:51 发表
1970年代的英国
PUNK这一词是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于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着progressive (激进的`前卫的。
即激进摇滚)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独奏(曲)的;独唱(曲)的),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演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势如破竹的"崩"力量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陆译名"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
他们发表的专辑"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大胆地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条封着。
大胆的作风前无来者(及后新浪漫时期英国一队band -JAPAN亦曾在music video 内炸毁**的肖像), 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前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
这就是PUNK的诞生。

一时之间, PUNK就势如破竹的成为一种狂潮, 因为PUNK是属于大众的文化, 可以极容易使人认同(基于当年英国社会问题), 人们得到宣泄的途径; 而香港当时的许冠杰一曲"半斤八两"亦是受PUNK的文化影响, 写尽打工仔的心态, 可见PUNK的世界性及兼容性(君不见"半斤八两"一碟卖得满堂红?) [编辑本段]三个和弦的音乐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
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PUNK的演变
尽管PUNK是那么的负面, 那么的极端, 但它总算在世界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
PUNK的出现, 不只在于音乐世界, 还影响了时装、平面图像、视像及室内装潢。
一名作家Malcolm Mclarer说过"If punk was just about music this thing would have died years ago" "pu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post-war Britain.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7:51 发表
" PUNK亦可能给予意义含煳的新浪漫(POST- MODERNISM )一点诠释。

PUNK的演变之广, 我们可能没有察觉, 它已经变身成一种行为艺术, 一种思想, 甚至一种人生。
在平面设计方面, 由SEX PISTOLS的唱片封面引发起一种"并贴"的热潮, 当年的海报, 杂志等都以这种方式排版, 对往后的设计业影响巨大。

在时装设计方面, 大家一向可能误解那些PUNK头的人是PUNK友, 那是十分错! 其实PUNK的潮流, 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一定经历过, 当年梅艳芳的一身打扮都是受PUNK LOOK影响, 人们还以为梅小姐带领潮流, 其实她也是跟潮流! PUNK LOOK 往往是一种反叛型态, 80年代的男生gel起头发, 一条窄身牛裤, 加上一件不扣钮的白恤衫, 再戴上一个headphone连着腰间的walkman, 已经是一种PUNK LOOK。
(可惜香港人只是学齐了人家的outlook,, 但headphone却听着中文流行曲!
!
)
崩空间
我们认识了PUNK的意义名历史后, 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PUNK的意义除了前文所讲的, 还进入了室内空间。
PUNK除了反叛、不满之外, 它还创造了一种简洁而有力的艺术定义。
PUNK的三个和弦走天涯, 对室内设计者而言是一种启发。

"简洁""有力", 在现代的设计行业里听得不少, 但有没有想过这就是PUNK的理念? 以音乐来解释, PUNK是没有"装饰音", 只是用了三个major chord (大调)而奏成, 没有高深的技艺, 将这些原理套入室内空间入面, 就是简洁地用点线面等原始的元素构成一个空间, 就像"LOFT"这种空内设计的模式, 都是PUNK的副产品; 比较战前至60年代的 ART DECO 甚至 ART & CRAFT时期的空内空间, 它们都充满修饰, 例如雕花的桌椅, 华丽的吊灯, 精美细致的地毯等, 这就像60年代那些PROGRESSIVE 诗篇摇滚乐, 充满装饰的音节, 用上成千上万的和弦, 十分注重技巧(skill)的表达。
这么的比较是否十分清晰?
PUNK的室内设计, 主要用最简单的form(形状), 如圆柱, 长方等原始的形状构成, 而用色都不会很多, 简单就是力量, 就是因为这样, PUNK INTERIOR就是不易使人察觉, 因为它没有强烈的设计元素, 人们常常以"简洁"一词充当挡箭牌, 但没有想过, "简洁"都美术史的其中一员, 更没有人想过, PUNK便是"简洁"的源头。
现代生活之中, 我们身边有很多以PUNK作为设计原素的品牌, 就如IKEA, 无印良品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平日多留意身边的事物, 便会找到更多PUNK的足迹, 因为我们根本就是活在PUNK的时代。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8:12 发表
朋克摇滚
朋克摇滚孕育了一场摇滚乐历史上的革命.这是一个漫长的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他实际上引出的是摇滚发展中的另一条线索,即所谓的"自己动手"和"独立"观念.这条线索尽管并没有对摇滚的生成产生多少影响,但对80,90年代甚至未来摇滚乐的走向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众所周知,摇滚乐是一种异常强调"个性"的音乐形式,但在朋克摇滚之前这种"个性"通常总是通过一种"代言人"摇滚明星表达出来的(在此之前地下音乐的社会影响较之主流势力远为逊色),70年代的商业化浪潮更加强化了这一点.无论是Bob Dylan 也好,John Lennon也好,他们之所以能够使自己鲜明的个性影响青年一代或者表现了青年一代的个性,首先不是因为他们有"个性",而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身份,其后他们才能够通过自己用聪明才智和努力赢得的这一份"话语权"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个性"(无论是音乐上的,还是人格魅力上的).因此,在朋克摇滚出现之前摇滚乐的个性实际上是一种"明星的个性",或者"精英的个性"对于普通的爱乐者来说,他们始终摆脱不了"听者"或"接受者"的被动地位.但是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了,这种"代言人"的产生毕竟是青年一代"民选"产生的,而并非是主流社会或者其他什么政治势力强加给他们的.当然,这些代言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言人,毕竟还是因为他们代表了青年一代自己的声音.这也许就是摇滚的反叛精神为音乐带来的第一次"民主"吧.
但朋克摇滚却不满足于这些,不满足于这种"集中制的民主",他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废黜明星们话语权的垄断,让所有热爱音乐的人"自己动手"创造音乐,表达自己;要让所有人都真正"独立"地去搞音乐,而不使传统,权威或者大公司成为无论音乐还是个我本身发展的羁绊.如果这种观点付诸与政治领域那无疑会导致无政府的混乱,但幸好它的实际影响了仅仅限于音乐(个人化),尽管也的确为原先"集中"的"过活儿"的唱片市场带来了少许的"无政府状态"和迷惘.这恐怕不能理解为是一种音乐意义上的进一步"民主"吧.摇滚乐中的个人主义和个性创造从这里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为日后非主流运动在90年代的成功"非主流"音乐成为"主流",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早期朋克摇滚观念的激励下,出现了一大批的乐队和新风格,这便是新浪潮和后朋克运动.这些新形态的摇滚乐同朋克摇滚的联系更多的是在观念领域,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他们大胆地展开了各种形式的艺术探索,附庸风雅也好,赶时髦也好,毕竟他们完成摇滚乐的"现代化".如果你会惊讶今天的摇滚同60,70年代或者50年代的摇滚有着如此不同的声音,那么一切故事从朋克开始.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8:26 发表
原始朋克(ProtoPunk)
原始朋克是一群同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初期的主流摇滚圈子格格不入的艺术家们组成的松散联盟.从地下丝绒(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声音实验和假装文雅的民谣摇滚,到狂野,热衷于性内容的纽约妞(The New York Dolls),以及音乐诗人Patti smith,原始朋克涵盖了一大批不同的声音和风格,但他们都被一条共同的纽带联系到一起,那就是一种躁动,附庸风雅的力图颠覆,无视甚至改写摇滚乐现有规范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艺术家的精神有时候反倒不总是音乐为日后70年代晚期的朋克革命拨下了种子.
现在有不少人总是将原始朋克和70年代中晚期出现的英美朋克混为一谈,认为他们是一种类型的音乐,都简单地一语蔽之曰"朋克",这种观点是有些欠妥的.尽管从音乐的表面看他们之间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而且的确彼此之间也存在深厚的联系,再说这种联系只能使他们可以归入同一系统,而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成了一种风格.这两者之间联系是有的,可差别也不小.且如上文所言,原始朋克和朋克之间的这种联系首先是一种精神气质上的,其次才是音乐形式上的.从精神气质上讲,对比原始朋克和后来的朋克音乐作品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在前者的身上更多的倾向于一种带有玩世不恭色彩的技术家气质,甚至是诗人气质;而后者身上更多表现出的则是一种充满碰撞性,破坏性,毁灭性和造反意识的反问化精神,有时甚至表现为嚣张的"流氓气焰"(尤其是The Sex Pistols).音乐上,前者带有更多实验性,先锋色彩,即兴的成分非常多;而后者则是回归早期摇滚乐本源的同时又毁灭它,音乐结构上也显得简单和直接得多.当然,朋克的重要性也正在于音乐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和直接过,这也是它对传统摇滚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与震撼.因此这两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音乐审美取向是存在不小差异的.
回复该发言
7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9:03 发表
朋克摇滚把摇滚乐带回了它的出发点"三个和弦"与简单的旋律.它只是将这一切演奏得比以往所有摇滚风格更加喧闹,快速和粗糙.尽管很早就已经有几只乐队展开了对那种后来被称为"朋克摇滚"的风格的探索包括60年代的车库摇滚乐手们和The Velvet Underground,The Stooger,The New York Dolls(他们被称为原始朋克),但直到70年代中期真正风格意义上的"朋克摇滚"才告形成.几乎同时在大西洋的两岸,年轻的乐队们开始放弃对主流硬摇滚的追求,剥去繁复的音响把它带回到最本质的层面.在纽约,第一支朋克乐队是The Ramones;而伦敦第一个朋克团队则当属于The Sex Pistols.尽管这些乐队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和音乐风格:The Rmones更加快速,并且受到泡泡糖摇滚的影响;而The Sex Pistols则把The Faces乐队的叠句演奏得比"原版"更加草率和吵闹,但他们那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在英国和美国却同时引发了音乐上的革命.

在美国,朋克保持着一种地下音乐的感觉,并最终导致了80年代核心朋克和独立摇滚的一幕;而在英国则是一种公开的现象,The Sex Pistols被认为是对康乐的英国政府忽然君主政体的一种"严肃的"恐吓",但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导致了无数新乐队的建立.这群乐队中的一些紧紧地围绕着The Sex Pistols绘下的蓝图,但更多的则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不论是The Buzzcocks尖锐的流行歌曲,还是The Clash赞美诗般,雷鬼乐(Reggae)影响的摇滚乐,抑或是Wire和Joy Division附庸风雅的艺术实验.很快,朋克分裂成后朋克(它比朋克乐更加实验化和附庸风雅)新浪潮(它更加流行音乐导向)和核心朋克(它仅仅是将朋克变的更加强硬,快速和粗糙).整个8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朋克都被看成同核心朋克是一回事儿.90年代初期,一个由Green Day和Rancid领导的朋克复兴主义浪潮出现在美国地下音乐中.这些朋克新浪潮乐手们因循着同早期朋克乐手相同的模式,不过他们趋向于将重金属的影响融合到音乐当中. fenger 制作
核心朋克(Hardcore Punk,又译作硬核)
核心朋克是朋克摇滚中最强硬和极端的一个变种.它出现于80年代早期,将朋克摇滚乐的观念发展到了极致.这种音乐极其之快速,歌手简直就是在叫喊,叠句很简单,作品看起来(或者听起来)就像是在什么人家的地下室里录制的.大多数这类乐队相互之间听起来都相似得令人难以置信,但也多少有一些带有与众不同的声音抛在身后,而仅仅保留其观念.核心朋克主要是一种美国的现象,并且主要集中在洛杉矶和纽约地区,但在美国的全境内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零星分布.核心朋克继续出现在90年代,而且继续没有汇入主流圈子,可是一些受到"核心朋克美学"影响的乐队包括Nirvana和Green Day成为90年代主要的摇滚明星,而原先的那些核心朋克乐手如Bob Mould,Henry Rollins,Mike Watt,Ian McKaye和Dinosaur Jr.乐队的J Mascis却转变成了非主流音乐的偶像,核心朋克的不少观念和特点也被其他不少同时代的风格吸收和转化(如重金属和电子乐领域).另外,核心朋克还有一个更加快速,吵闹,非旋律性,暴力倾向和白人至上主义倾向的分支"Oi".
回复该发言
8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9:35 发表
后朋克(Post-Punk)
1977年的朋克革命之后,有一大批的新乐队组建.他们都从朋克摇滚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朴实的声音中得到了灵感.为了避免复制The Sex Pistols的声音,不少这样的乐队进入了更加实验化的音乐领域,将朋克摇滚以外如Roxy Music,David Bowie和T.Rex的影响吸收了进来.结果导致了一由反主流文化精神和挑战公认摇滚传统的旗帜联系在一起的乐队群体的出现.很多像Joy Division 或The Cure这类乐队创造出了一种黑暗,阴冷的音乐氛围,他们同时使用了电子合成器和吉他两件主要乐器;另一些乐队则在音乐上选取了更加轻快一些的路线,尽管他们的歌词和声音之间显得有些脱节,但颠覆了传统流行摇滚的歌曲结构.后朋克最终发展成了80年代的非主流音乐.
斯卡朋克(Ska-Punk)
这是同第三次斯卡复兴浪潮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因为大多数后一类型的乐队都是建立在斯卡朋克基础之上的.顾名思义,他是源自牙买加的斯卡音乐同朋克摇滚的一个混种.
Ska-Punk最明显的表现特征是,不加失真(亦或失真很浅)的吉他音色,在弱拍上进行节奏铺底,而贝司进行和声旋律的走向。
加之明快的节奏,音乐感觉很跳跃。
在演出中,很多观众自发的跳起自编的无名舞蹈,随意、欢快!
之后,出现了Ska舞。

斯卡(Ska)
牙买加的一种本土流行音乐形式(属于雷鬼乐族群),50年代产生,60年代早期非常流行,是后来风行一时的雷鬼乐(Reggae)的直接祖先.它受到新奥尔良节奏布鲁斯,爵士乐,非洲古巴黑人音乐,早期摇滚乐以及其他多种音乐形式的影响.这是一种轻快的音乐,蜻蜓点水般的吉他演奏和切分节奏是它的鲜明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认为它是牙买加人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的节奏布鲁斯. [编辑本段]流行朋克(Punk-Pop)
90年代朋克摇滚依然是一个热门主题,尽管这种宿求有时候是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的,流行朋克便是这种性质上的一种"朋克复兴",期间Green Day乐队商业上的成功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但这一"复兴"已经失去了很多朋克的本色,因为它有大公司操纵的商业运作背景,朋克"愤世嫉俗"也正在被"健康向上"的商业流行因素索取代.
回复该发言
9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1:59:50 发表
著名的朋克乐队
Sex pistols,1GPOP,the clash,Greenday,old doll,Weezer,Rancid,the ramones ,Busted ,CNPUNK,Blink182,
Simple plan,Sum41,Yellowcard,Good Charlotte,AFI,MxPx,Fall Out Boy,Bowling for Soup,Amber Pacific
Anti-flag, the offspring.
回复该发言
10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0:22 发表
著名的朋克歌手
Anti-Flag
Avril Ramona Lavigne
Bracket
kurt.cobian
Chixdiggit
Consumed
Dead_To_Me
Descendents
Dillinger Four
Frenzal Rhomb
Love_Equals
MadCaddies
Me First And The Gimme Gimmes
NOFX
None_More_Black
No Use For A Name
Only Crime
Propagandhi
Randy
Rise Against
Sick Of It All
Snuff
Smoke Or Fire
StrungOut
Subhumans
billie joe armstrong
Swingin
The_Lawrence_Arms
The_Loved_Ones
The Dickies
The Lawrence Arms
特殊的PunkStraight Edge

Straight Edge(或者写为xXx,SE,SxE,或者sXe),是一种属于硬核音乐领域年青人的文化形式,起源于80年代初期的美国。
其中心思想是:新一代Punk们对在朋克领域所普遍存在的酗酒,吸烟,特别是吸毒行为的反感和拒绝。
其中一部分人还进一步放弃滥交,咖啡因,一些极端的家伙甚至成为素食主义者,可以说是Hardcore Punk领域的修行者。

Baidu Hi的唯一sXe群:1080921
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更快,更极端的Hardcore Punk音乐从传统的Punk音乐中发展分化出来,并吸引了大量的未成年人。
但是这些
年轻人一方面得不到政治思想浓厚的传统Punk乐队的重视,另一方面又因为未达到合法饮酒年龄,因此无法进入多为酒吧,俱乐部,
等卖含酒精饮料的乐队演出地点。
作为一只年轻的华盛顿乐队,Teen Idles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他们不得不时常借助假证件或者
开后门来进入自己的演出场所,乐队成员们为此伤透了脑筋。
直到有一天,他们来到Los Angeles一家酒吧演出,这里的门卫别出心裁,
想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在每一个未成年的手背上画上一个大大的X,用来告诫酒保们,不要卖酒给这些人。
乐队后来把
这个方法带回了华盛顿,至此,Straight Edge的基本标志X已经成型,但是它还只是代表年轻的Punk拥趸,还没有任何的思想意义。

Teen Idles1980年的EP--Minor Disturbance,乐队首次以在拳头上画X的形象出现在封面上。

虽然Hardcore Punk领域依然充满了暴力,酒精等不和谐音符,但
作为HxC的代表精神之一,sXe的身后站立了一批
生活自律,态度严肃,思想深刻的年轻人。

尽管sXe强调个人的控制比较多,与政治关系不大,
但它更提倡关爱,
提倡对社会公正和舆论道德的关注.在今天,
sXe精神已逐渐扩大范围,而且也越来越严肃.
从仅仅对人本身的关怀,已经延伸到对世界的和平.以及对世界卫生环境,
以及世界贫困人民的注重。

其对自身的高要求间接提升了乐队对音乐的要求,
表达种类变得五花八门,而且融合当今重型乐坛几乎所有的元素.
其中以硬核/金属核和emo为主的俩大发向发展,
回复该发言
11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0:22 发表
情绪式的吉他轰鸣吸引了大批不信仰sXe但热爱音乐的人们投身在其中.
Straight Edge运动的影响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
其严肃精神已经融入了新派Hardcore/Metalcore的血脉之中。
回复该发言
12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7:32 发表
英国评论家Jon Savage写道,历史是由那些说不的人的创造的,而在1976年 再没比朋克摇滚音乐的不更大的声音了。
由于对缺乏远见的原始的反音乐性 的不满,朋克们敢于直接对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摇滚的霸权主义:普遍的,三十 多岁的流行明星们满足于重开发和利用一些风格上停滞不前的陈词滥调,牢牢控 制着70年代中期到后期的被称作AOR(面向专辑的摇滚)的现场更改程序的工作方 式,以及到处都是听起来似乎都是由是唱片公司的市场部统一生产的并不太硬的 硬摇滚和并不太金属的金属乐队,这加剧了这种可悲的形式。

从一开始,朋克就愤怒地站在了这种现象的的对立面。
而且,象所有的摇滚种类 及其子类一样,朋克也很难说是一个完全新生的运动。
它的先驱者包括:喧闹的 原始朴素主义的Velvet Underground(地下天鹅绒)乐队、音量极大的代表着劳 工阶级愤怒的The Who(谁人)乐队、高能量吉他轰鸣的 The Stooge 和 MC5乐队 、以及阴阳人似的New York Dolls(纽约洋娃娃)乐队(另外还包括 Bowie 和早 期的 Roxy Music乐队)。
当然随着朋克音乐的发展(注:已知的最早的使用朋 克摇滚作为一个种类的定义词汇可以追述到70年代早期的 Creem 杂志,和评论 家 Dave Marsh和 Lester Bangs),朋克演变变很多的子类,产生了一系列各种 各样的影响,包括 Reggae 音乐、60年代中期的泡泡糖音乐、早期的迷幻摇滚、 艺术摇滚、自由爵士乐、以及多种音乐形势的聚合。
可以一点不夸张地说,任何 东西都可以放进朋苏飧龇匠淌街校凰?
皇且恢痔?
群涂凸鄞嬖凇?br> 从纯粹历史的角度,朋克的时间段是1975-1978,并且这也是很概括的说法。
但是,从它如超新星般出现到衰退,其间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且一些贪婪 的大唱片公司将其变成干净一些的新浪潮、然后吸收进来。
朋克音乐几乎独 力地振兴了独立唱片公司网络,并帮助开创了一个合法的地下杂志网络,及一种 新的音乐评论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下一代的年青人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 你也可能成为伟大的摇滚的甚么甚么人物的一部分,这样为后来的很多的成功的 美国、英国的地域性的另类摇滚聚居地的发展(如洛杉矶、明尼苏达波力斯、西 雅图、亚森<乔治亚州>及英国的曼彻斯特)播下了种子。
很难想像,如果没有如 Sex Pistols、Clash和Ramones及buzzcocks等乐队的贡献,象Replacements、 Nirvana甚至R.E.M.等乐队会可能存在。

现在,Punk这个词的定义似乎? 不清晰。
并且,说实话,朋克的故事和它 的无所不在的影响只到现在才被提起。
但是,就像现在的RAP和现在的重金属(这 两类音乐分享了朋克的态度),朋克似乎就是无拒无束的自我表现的快乐:完全 的、清晰的并且总是不用经过审查的。
如果你听听下面所列的一系列唱片,你将 很快听到,既使是在今天,朋克音乐似乎从来都离流行乐的审美观点不是太远, 这么广泛的影响是它的创造者们当初所始料不及的。
回复该发言
13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8:03 发表
真正的朋克音乐就是那种尚未经过唱片工业策划、包装过,由来自劳工阶层的青少年所表达的对社会不满、对现实的抗议并通过破坏、否定和毁灭一切价值观念的手段创造的一种反叛性极强的摇滚乐。
"朋克"一词本身就很让人讨厌,朋克往往指那些无目的生活的人、污物、废物、垃圾、陈腐和一切平庸无价值的东西--乃至娼妓。
朋克摇滚自然也不会讨人喜欢。
从音乐上看,朋克摇滚混乱、无序、粗野、原始。
它是冲着否定摇滚乐来的。
一切摇滚的东西它都要否定、反叛在朋克摇滚乐手眼中,唱片工业就是一个大骗局。

70年代商业化音乐的泛滥(最明显的例子是迪斯科音乐兴起)使青少年对流行音乐产生厌烦情绪。
他们想听的音乐听不到,不想听的音乐随处可闻;另一方面,失业和经济危机是英国70年代中后期最头疼的问题,这使大批青少年对统治阶层产生了怀疑,对摇滚乐的不满。
对资本主义怀疑,使他们有可能用一种方式把不满发泄出来。
60年代的摇滚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反商业、反资本主义、激进或纯粹为娱乐业服务都是很自然的,它反对旧的传统、旧的价值观念,并创造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但70年代的朋克运动却只有破坏没有建设。



随着朋克摇滚成了唱片公司目录单上的一个品种之后,朋克摇滚也就成了唱片商投机的目标了。
其实摇滚乐就是这样,一种音乐在没有受到商业控制时是最真实最原汁原味的,一旦它变成商业润滑剂之后就沦为一处毫无特色的商品了。
即使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朋克摇滚也是如此,短短两三年,朋克的棱角就被磨掉,朋克摇滚仅仅是摇滚乐中的一种调料了,朋克摇滚由最初的反商业、反流行的形象蜕变成一种时髦流行乐。
唱片商一方面利用朋克摇滚的激进、反叛和可憎的一面来吸引青少年听众、另一方面是通过商业手段"改造"朋克摇滚。
"性手枪"和"冲撞"是当时两支最具代表性的朋克乐队,在商业操纵面前,他们各选择了自己的命运。



"性手枪"在朋克发展的最高峰期解散。
"冲撞"一直延续到80年代后半期,但他们已不是朋克了。
"朋克摇滚"一词可能被一些摇滚乐手延续至今,但朋克精神已荡然无存。





朋克音乐之Sex Pistols


这支乐队可能是摇滚历史上最反叛的乐队,"性手枪"的名字是一个令人忌讳、让人诅咒,同时又让人羡慕的名字,他们是70年代英国青年对社会不满的缩影。
没有唱片公司愿与他们签约,而与他们签约的唱片公司所发行的唱片不是被禁播就是被禁卖。
但正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着英国青年受挫、绝望感,他们用尖锐、猥亵的方式抨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才使他们赢得了大部分歌迷。



1977年,该乐队录制了一张专辑,也是唯一的一张专辑,<<别介意那玩意,这是性手枪>>(Never Mind the Bollock,Here`s Sex Pistols)成了摇滚历史上最令人胆颤心惊的唱片,他们毫不犹豫地运用了一些最淫秽的词句,但他们并非单纯用来震碎现存的价值观念,而主要的是他们表现了一种强烈、残酷的内心情感,这或许是朋克摇滚的实质。
回复该发言
14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8:03 发表
1977年5月27日,他们的第二张单曲唱片"神佑我王"(God Save the Queen)发行了,封面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但女王的双眼和嘴分别被"God Save the Queen"和"Sex Pistols"字条封住,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他们犯上作乱的歌词:"神佑我王/法西斯主义专制把你们变成了傻瓜/她(女王)不是个东西/英国没有未来......没有未来/你们也没有未来。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张唱片发行后,在排行榜上扶摇直上,而恰恰这时英国举国上下庆祝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登基25周年,在喜庆和欢乐的气氛中,"性手枪"的不和谐的音符"走调"到了极点--BBC排行榜冠军。
这对英国王室来说简直是莫大的侮辱,为此,BBC不得不把他们的歌曲放在亚军的位置,以便为王室挽回点面子。
人们是不想再说什么了,等待"性手枪"的是被警察袭击、在街上受到威胁和围攻,直到他们落荒逃出英国。

"性手枪"最后一场演出是在旧金山举行的,罗顿表现得象一个从烟囱里抓出来的卡西莫多,琼斯演奏出的音响就象一家吉他制造厂而非一把吉他。
"性手枪"解散的原因很简单,当他们粉碎了摇滚神话,好象又回到了当初,他们无法真正粉碎人类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唱片工业所制造出的一个个骗局;他们可以提醒一代人不受这种欺骗,但他们无法阻止这种唱片业继续制造罪孽。
"性手枪"再继续下去已毫无意义。



这支仅仅出过一张唱片和存在仅仅9个月的乐队造成的摇滚歌坛的震动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性手枪"创造了伟大的音乐,但他们又否认了自己的音乐。
罗顿在该乐队最后一场音乐会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有没有感到被欺骗了?
""性手枪"从此消失了,他们把自己从摇滚历史上抹去了,其他许多乐队继续存在,但无人再提由"性手枪"所定义的问题。
实际上是对之保持沉默--事实上,这已不再是摇滚乐,而是一种类似摇滚乐的大音量的流行音乐:标准化、陈词滥调、安全和毫无新意可言。





朋克音乐之冲撞


"冲撞"乐队是朋克运动中除"性手枪"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们能以合理的态度来解释朋克的精神气质,并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它。
他们比任何其他乐队都更受"雷吉"的影响,并把牙买加节奏溶进了朋克大漩涡,制造出一种密集、复杂、可恶的声响,就象他们的名字一样,造就一种大"冲撞"。



从音乐上看,"性手枪"的音乐乱作一团,他们想用最大限度的咆哮声去毁灭一切;而"冲撞"的音乐更让人感到要你冲出房门。
"性手枪"以一个毁灭者的形象出现,音乐带有象征性,而"冲撞"的音乐是雄辩的。



"冲撞"比"性手枪"更"政治化"一些,听过"性手枪"的音乐的人可能会立即组成一支朋克乐队,而听过"冲撞"音乐的人可能到大学里进修政治学,如果"性手枪"的基本理论在于摧毁摇滚乐,那么"冲撞&
回复该发言
15 回复:关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8:03 发表
quot;则希望改变它,作为激进、诚实、和具有实验精神的学生,他们意识到自身态度中的矛盾,并有兴趣超前一步,试图找到合适的位置并坚持下去。
"冲撞"总是有办法从真正的朋克运动的悬崖边停住,这使他们生存,也表明了他们的局限。





朋克音乐之音乐组成


在乐器使用和配备上,除了吉他、贝司和鼓,所有其他乐器都被他们作为衰微的职业主义和技巧偶像的装备取消了。
这种声响最适合表达愤怒、沮丧、混乱以及世界末日来临时的各种情感。
吉他手用暴戾的和弦来配合歌手歇斯底里的演唱,同时节奏部分使前两者显得压抑,这是对现代世界冷酷的极权主义的反应。



不少朋克乐队都喜欢采用"雷吉"音乐的风格,因为"朋克----雷吉"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1、它们都是流浪儿文化;2、为那些愿意创造或生活在他们自己设防而特殊的世界里的人;3、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4、为那些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社会的人。



但从它反对名誉、职业主义和"艺术"的意识形态来看,"朋克----雷吉"联系的纽带上有很突出的矛盾:"雷吉"乐是用牙买加英语演唱的,没有肤色、年龄限制的音乐,而朋克则是用普通英语演唱的,纯粹的白人青年音乐;朋克音乐一直企图摧毁摇滚乐。
从一开始,朋克就成为公众丑闻的话题和摇滚评论中"下一个新鲜事物"的焦点,但即使是最极端的朋克乐队,还是能获得大批听众和金钱,那些最重要的朋克乐队都是与著名唱片公司签合同的,而"雷吉"乐歌手则无这份幸运。
这样,朋克向前的趋势越强烈,它就越真实和不可避免地拥有广泛听众,宣扬流浪儿、无家可归的权利,不再表现反叛,而是用表现反叛背后的矛盾来替代。





过去,摇滚乐与青年反叛的关系总是乐迷们拿它作武器,或更深一步,作为自我证明----即自我征服的武器。
这表明摇滚乐所做所说的一切并未解释有关公正、身份、镇压、自由和审美方面的问题,而是让青年迷失其中。
因此,"性手枪"指责摇滚乐为腐烂的尸体----是一种由金钱效应引起的怪物,一种在自我利用的错误意识压迫下的腐化情感。
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武器,也因为他们自己也是乐迷,所以他们也玩摇滚。
但他们所产生的速度、嗓音、愤怒和疯狂的合唱,是以前任何乐队都未曾接触过的。
他们把摇滚乐作为反摇滚的武器。



如果说朋克有什么可值得纪念的,那就是它粉碎了那个时代成名摇滚音乐家被人奉若神明的地位,并且向年轻人表明,每个人都能拾起乐器,走上舞台,发出有价值的声音。
仅仅这一点,就打破了一大堆音乐障隘,为后来的摇滚乐发展指出了另一条路,但遗憾的是后来没有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回复该发言
16 回复:关于朋克
lianlan2009-03-02 12:05:45 发表

回复该发言
17 回复:关于朋克
寄萍踪2009-06-14 06:34:21 发表

回复该发言
共有17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