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朋克野史】
由于后朋克的历史众说纷纭,这里仅列出一些说法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第一批后朋克艺人,诸如Gang of Four、Siouxsie & the Banshees、Joy Division、Adam & the Ants几乎同时组建于在Sex Pistols成名后。
这些乐队仅仅继承了朋克桀骜不逊的倔强精神而没有成为Sex Pistols的过剩复制品。
在音乐上,他们体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和试验特色。
抛开了朋克粗糙的三和弦,作品充满艺术性、挑战性和高精尖的音乐素材。
鉴于他们反主流摇滚、反传统、反文化的朋克精神,他们开始被叫作后朋克。
这些乐队各有特点,Gang of Four尖锐的左派政治立场和凶猛的吉他噪音。
Siouxsie & the Banshees和Adam & the Ants喜欢使用大量的刺耳键盘、生硬的吉他。
萧瑟凄惨的Joy Division的早期专辑Unknown Pleasures》和《Closer》更是被看作歌特摇滚最初的奠基石之一。
1978年,Pere Ubu推出了一张令人跌破眼镜的专辑《The Modern Dance》,乐队摒弃了当时正在流行的以The Yardbirds和The Who为代表的城市布鲁斯摇滚,向着一个相反的音乐方向做出了第一次尝试。
几年后,当新浪潮波及美国时,美国也很快拥有了自己的成功的后朋克乐队Devo表现出独特的漫不经心、内向、艺术气质。
后朋克乐队数量有限,商业成绩平平,而且多已作古。
Devo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感谢乐队古怪离奇的表演服饰,MTV这个公认的音乐白痴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注意到了这支的乐队。
与此同时,大多数的后朋克艺人则根本无人问津,在地下世界沉沦(如The Feelies、The Residents)。
80年代初,后朋克试图和新浪潮的其它音乐划清界线。
它的特立独行和不解风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追随者的命运大多数乐队极为短命。
即使Adam & the Ants、Siouxsie & the Banshees、The Cure这样的中坚力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逐渐收敛了攻击性,转向更加纯粹的艺术性、娱乐性。
后朋克第一次浪潮随着Joy Division的Ian Curtis的自杀和Bauhaus的解散而逐渐让位给新生代的代表艺人,The Birthday Party、The Fall、Pop Group、Echo & the Bunnymen、Teardrop Explodes虽然依然可以划分在后朋克的大范畴内,但实际上音乐大相径庭了,总不能拿欢快滑稽的The Fall和浪漫忧郁的Echo & the Bunnymen相提并论吧?
后朋克在80年代中期开始没落,R.E.M.的崛起标志着后朋克在美国最终完成了向另类摇滚的转变。
它的后来者中,Sonic Youth、Pixies等一批出色的艺人在不断的努力下最终走出了地下世界,在90年代使另类摇滚成功主流化。
在英国,后朋克代表人物逐渐转向了The Smiths和Jesus & the Mary Chain。
前者确立了英国80年代独立摇滚,终结了合成器的新浪潮时代,重新树立了吉他为主的摇滚乐。
后者则延续了英国摇滚驾驭噪音摇滚的天赋,用实验音乐的视角让后朋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回复该发言
关于后朋克
2 回复:关于后朋克
3 回复:关于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3:31 发表
【后朋克精英】
Bauhaus(包豪斯):Bauhaus被国内盗版相中还是这两年的事情,大多数对于歌特摇滚的最初认识均来自这支乐队。
后朋克的最初元老都和歌特音乐有极大的关系,Joy Division和Siouxsie & the Banshees同样对确立歌特摇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Bauhaus的贡献要大一些,1979年那首策动了全面歌特革命的Bela Lugosi’s Dead,让歌特成为了一种音乐时尚。
Bauhaus主要的音乐感觉和其它最初的后朋克乐队相比,比较稳重大气,而且在颓废氛围的表达上更加接近黑色的危险征兆而不是灰暗的无奈调侃感觉。
1979年,Bauhaus成立于英国,四年后解散,共留下了四张专辑。
其中4AD公司1981年的专辑《In the Flat Field》达到乐队的艺术巅峰,它也给后人定出了歌特音乐的最初标准。
虽然Bauhaus和歌特的渊源让乐队显得和后朋克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他们的演奏、创作方式和歌词折射出的病态却是彻底的后朋克套路。
日后的歌特乐队,很难再发现这样后朋克气质的乐队,倒是在歌特感觉上越走越远,音乐元素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Joy Division(快乐小分队):Joy Division是70年代末最有影响的后朋克乐队,这支乐队得名于纳粹集中营的卖淫所。
主唱Ian Curtis在二十四个岁时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才华横溢的音乐和焦躁不安的自毁心理留给了后人。
这个舞台上的魅力十足的疯子、台下的心理变态者和他的同伴在两年中把后朋克推到了极端的边缘角色完美的自杀。
Ian Curtis在1980年5月18日上吊前对朋友过,我已经无法再承受了。
痛苦一直是他们音乐中最想表达的东西,这种深层的感受在他自杀后才开始得到更加广泛的理性认识。
乐队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甚至当时很少会有人再去批评他们的作品。
如同Ian Curtis本人,他们在音乐对于描述痛苦失落已经到达了痴迷的程度,创作出一个个无比黑暗的故事,而同样压抑的音乐,在Ian Curtis冷漠的嗓音以及音乐之外的神秘因素衬托下更使得乐队像是一个黑色的谜团。
Love Will Tear Us Apart爱将让我们分开,这首Joy Division最经典的曲目,如今作为墓志铭永远镌刻在Ian Curtis的坟前。
Siouxsie & the Banshees(苏克西和女妖):Siouxsie & the Banshees是英国朋克史上最长久的乐队之一,从最初尖锐刺耳的艺术倾向朋克到后来的时髦复杂的温和东东,整整跨越了二十多年。
在乐队最初的混乱阶段,乐队成员在The Cure、Sex Pistols、Adam & the Ants和Magazine间出出进进,不过乐队核心Siouxsie Sioux(原名Susan Ballion)一直把握着乐队的发展方向,用混乱嘈杂的实验味道的朋克摇滚,在70年代末自成一派。
后朋克的艺术感成为乐队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主要特征。
做为一支歌特的原形乐队,乐队更多的是发展了歌特摇滚的视觉外表,音乐则向后朋克靠拢,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朋克摇滚的暴躁。
伴随着Siouxsie Sioux歌特超级扮相的愈演愈烈,乐队也逐渐从纯粹的朋克发展成歌特,音乐开始讲究起来,安详唯美的歌特摇滚成为了乐队80年代最为主要艺术追求。
回复该发言
Bauhaus(包豪斯):Bauhaus被国内盗版相中还是这两年的事情,大多数对于歌特摇滚的最初认识均来自这支乐队。
后朋克的最初元老都和歌特音乐有极大的关系,Joy Division和Siouxsie & the Banshees同样对确立歌特摇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Bauhaus的贡献要大一些,1979年那首策动了全面歌特革命的Bela Lugosi’s Dead,让歌特成为了一种音乐时尚。
Bauhaus主要的音乐感觉和其它最初的后朋克乐队相比,比较稳重大气,而且在颓废氛围的表达上更加接近黑色的危险征兆而不是灰暗的无奈调侃感觉。
1979年,Bauhaus成立于英国,四年后解散,共留下了四张专辑。
其中4AD公司1981年的专辑《In the Flat Field》达到乐队的艺术巅峰,它也给后人定出了歌特音乐的最初标准。
虽然Bauhaus和歌特的渊源让乐队显得和后朋克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他们的演奏、创作方式和歌词折射出的病态却是彻底的后朋克套路。
日后的歌特乐队,很难再发现这样后朋克气质的乐队,倒是在歌特感觉上越走越远,音乐元素也越来越多样化了。
Joy Division(快乐小分队):Joy Division是70年代末最有影响的后朋克乐队,这支乐队得名于纳粹集中营的卖淫所。
主唱Ian Curtis在二十四个岁时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把才华横溢的音乐和焦躁不安的自毁心理留给了后人。
这个舞台上的魅力十足的疯子、台下的心理变态者和他的同伴在两年中把后朋克推到了极端的边缘角色完美的自杀。
Ian Curtis在1980年5月18日上吊前对朋友过,我已经无法再承受了。
痛苦一直是他们音乐中最想表达的东西,这种深层的感受在他自杀后才开始得到更加广泛的理性认识。
乐队也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甚至当时很少会有人再去批评他们的作品。
如同Ian Curtis本人,他们在音乐对于描述痛苦失落已经到达了痴迷的程度,创作出一个个无比黑暗的故事,而同样压抑的音乐,在Ian Curtis冷漠的嗓音以及音乐之外的神秘因素衬托下更使得乐队像是一个黑色的谜团。
Love Will Tear Us Apart爱将让我们分开,这首Joy Division最经典的曲目,如今作为墓志铭永远镌刻在Ian Curtis的坟前。
Siouxsie & the Banshees(苏克西和女妖):Siouxsie & the Banshees是英国朋克史上最长久的乐队之一,从最初尖锐刺耳的艺术倾向朋克到后来的时髦复杂的温和东东,整整跨越了二十多年。
在乐队最初的混乱阶段,乐队成员在The Cure、Sex Pistols、Adam & the Ants和Magazine间出出进进,不过乐队核心Siouxsie Sioux(原名Susan Ballion)一直把握着乐队的发展方向,用混乱嘈杂的实验味道的朋克摇滚,在70年代末自成一派。
后朋克的艺术感成为乐队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主要特征。
做为一支歌特的原形乐队,乐队更多的是发展了歌特摇滚的视觉外表,音乐则向后朋克靠拢,不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朋克摇滚的暴躁。
伴随着Siouxsie Sioux歌特超级扮相的愈演愈烈,乐队也逐渐从纯粹的朋克发展成歌特,音乐开始讲究起来,安详唯美的歌特摇滚成为了乐队80年代最为主要艺术追求。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关于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3:31 发表
从破坏到创新意识,Siouxsie & the Banshees最终将自己定位为一支温和迷幻的歌特乐队,但是影响力反而小了。
但在1979年前后,乐队旺盛的后朋克创作激情和朋克根源色彩,以及歌特的味道却拥有广大的支持者。
于是也有人说,这个乐队也仅仅存在过两三年而已。
无论如何,乐队自己朋克后朋克歌特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乐队对于这三种音乐的独特视角。
Adam & the Ants(亚当和蚂蚁):1979年,如果没有性手枪乐队的经理Malcolm的投资,Adam & the Ants或许就不存在。
这支失败的朋克乐队,重新招募了乐手,主唱Adam Ant(原名Stuart Goddard)开始用华丽摇滚的扮相包装自己,他华丽怪异的服饰,印第安人的油彩和庞大的乐队成员在当时朋克圈子里的确派头十足。
重组前的乐队也非标准的朋克,它更多带有流行色彩,重组后,乐队在原来基础上加入了欢快的非洲音乐(比如非洲土著的重击鼓点,吼叫等等),用此给音乐带来了更加粗犷豪放的气息,乐队大部分后朋克的气质均源于此。
你可以想象一个招摇的朋克乐队,将The Who、Rush、Queen和非洲音乐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它势必华丽中隐约带着棱角,好听而且不过激。
所以当乐队在1980年凭借这些东西大红大紫的时候,它更多的和新浪潮扯上了关系。
而且它太受欢迎、太主流,因此遭到了朋克们的一致排挤。
即使如此,还必须要承认乐队一贯坚持的准朋克根源,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在和其它音乐融合后,反而使乐队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后朋克艺术气质,成为了后朋克中最健康欢快的一个例外。
The Residents(居民):这个乐队堪称世界上最古怪的乐队之一,甚至最初连名字都没有。
The Resident这个名字得来据说这样,对于一个经常活跃在你周围的乐队极端崇拜,但又不知这几个人到底是谁,只是知道就住在你附近,所以干脆叫居民’好了!
一来二去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这个乐队自成立之初,就绝对没脸见人,干脆乐队成员的名字也改成神话人物的了。
还专门委托一个组织替他们出头露面,神秘的如同上帝。
乐队讨厌现场演出,即使迫不得已登台时也总是打扮得连亲妈也识不得类似木乃伊、各种蔬菜的装扮有很多,最为著名就是的超大眼球头罩,高礼帽、夜礼服和一条长尾巴了。
他们从不接受任何采访,神秘到底。
一些执著的记者和歌迷为一睹真容,绞尽脑汁,甚至闯乐队录音棚,甚至干脆就捏造点乐队的图片,吹嘘自己是这几个高人的哥们了事。
The Fall(堕落):这个七十年代的朋克/后朋克乐队中生命力最为长久、最多产者,具有一种传奇性的偶像崇拜效应。
核心人物Mark E.Smith极度干涩的演唱风格和玩世不恭的气质在独立摇滚和非主流乐界成为了一种审美符号。
虽然只有非常Hardcore的乐迷才能分清楚乐队的不同作品,但听过Mark E.Smith唱歌的一般乐迷却可以在一大堆不同的声音中轻易听出这个堕落的声音。
The Fall的存在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丢掉了后朋克严重缺少娱乐性的帽子活泼的节奏,眉飞色舞的键盘,铿锵有力的鼓点是他们的特点,然而在1980年前,The Fall同样是苦大仇深的朋克,直到Mark E.Smith的美国妻子Brix加入后,乐队开始对流行感觉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The Fall是后朋克中可以用超级明星来形容的乐队。
回复该发言
但在1979年前后,乐队旺盛的后朋克创作激情和朋克根源色彩,以及歌特的味道却拥有广大的支持者。
于是也有人说,这个乐队也仅仅存在过两三年而已。
无论如何,乐队自己朋克后朋克歌特的发展过程展现了乐队对于这三种音乐的独特视角。
Adam & the Ants(亚当和蚂蚁):1979年,如果没有性手枪乐队的经理Malcolm的投资,Adam & the Ants或许就不存在。
这支失败的朋克乐队,重新招募了乐手,主唱Adam Ant(原名Stuart Goddard)开始用华丽摇滚的扮相包装自己,他华丽怪异的服饰,印第安人的油彩和庞大的乐队成员在当时朋克圈子里的确派头十足。
重组前的乐队也非标准的朋克,它更多带有流行色彩,重组后,乐队在原来基础上加入了欢快的非洲音乐(比如非洲土著的重击鼓点,吼叫等等),用此给音乐带来了更加粗犷豪放的气息,乐队大部分后朋克的气质均源于此。
你可以想象一个招摇的朋克乐队,将The Who、Rush、Queen和非洲音乐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它势必华丽中隐约带着棱角,好听而且不过激。
所以当乐队在1980年凭借这些东西大红大紫的时候,它更多的和新浪潮扯上了关系。
而且它太受欢迎、太主流,因此遭到了朋克们的一致排挤。
即使如此,还必须要承认乐队一贯坚持的准朋克根源,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在和其它音乐融合后,反而使乐队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后朋克艺术气质,成为了后朋克中最健康欢快的一个例外。
The Residents(居民):这个乐队堪称世界上最古怪的乐队之一,甚至最初连名字都没有。
The Resident这个名字得来据说这样,对于一个经常活跃在你周围的乐队极端崇拜,但又不知这几个人到底是谁,只是知道就住在你附近,所以干脆叫居民’好了!
一来二去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这个乐队自成立之初,就绝对没脸见人,干脆乐队成员的名字也改成神话人物的了。
还专门委托一个组织替他们出头露面,神秘的如同上帝。
乐队讨厌现场演出,即使迫不得已登台时也总是打扮得连亲妈也识不得类似木乃伊、各种蔬菜的装扮有很多,最为著名就是的超大眼球头罩,高礼帽、夜礼服和一条长尾巴了。
他们从不接受任何采访,神秘到底。
一些执著的记者和歌迷为一睹真容,绞尽脑汁,甚至闯乐队录音棚,甚至干脆就捏造点乐队的图片,吹嘘自己是这几个高人的哥们了事。
The Fall(堕落):这个七十年代的朋克/后朋克乐队中生命力最为长久、最多产者,具有一种传奇性的偶像崇拜效应。
核心人物Mark E.Smith极度干涩的演唱风格和玩世不恭的气质在独立摇滚和非主流乐界成为了一种审美符号。
虽然只有非常Hardcore的乐迷才能分清楚乐队的不同作品,但听过Mark E.Smith唱歌的一般乐迷却可以在一大堆不同的声音中轻易听出这个堕落的声音。
The Fall的存在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丢掉了后朋克严重缺少娱乐性的帽子活泼的节奏,眉飞色舞的键盘,铿锵有力的鼓点是他们的特点,然而在1980年前,The Fall同样是苦大仇深的朋克,直到Mark E.Smith的美国妻子Brix加入后,乐队开始对流行感觉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The Fall是后朋克中可以用超级明星来形容的乐队。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关于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3:31 发表
但这个光环并没有让乐队堕落,乐队一直保持了独特的朋克个性和旺盛的创作精力,推出了数量巨大的优秀作品,直到今天。
Devo(退化):Devo的名字来自一本叫作《开始即是结束,吃掉知识》的书,书中讲到了人类起源于基因突变大脑变异的猿猴,加上乐队对于美国社会机器的认识:人们不过是克隆出了机器人,机械的完成生命。
所以乐队起名为退化,意在嘲讽。
他们的音乐像挺大一块鸡肋,几个酷似后朋克票友的家伙,伪装成业余水准把音乐尽量往含煳其辞的份上做,让人感觉总是在音乐中悬着,不痛不痒的。
《Q:Are We Not Men?A:We Are Devo!》是张挺特别的专辑,它体现出了Mothers of Invention式的讽刺社会的荒诞创作意图,用走型的朋克摇滚表现了乐队近似达达主义的思想,所以这张专辑更多的带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
合成器和典型的无调性的吉他音效,以及抽搐混乱的节奏、时而咆哮时而唠叨、扭曲生涩的旋律,毫无专辑整体概念的歌曲(作品独立性太强,而且没有任何联系)里让这张专辑很快成为了美国新浪潮的代表专辑。
作为美国新浪潮的中坚力量,Devo远没有在英国那样走红。
于是乐队很快转向了更加娱乐的舞曲音乐,也频频通过电视展示自己各种夸张的外表。
美国人还真是好这个,于是1981年,乐队最终因为一张舞曲专辑而得到短暂认同。
此后的几年中,乐队逐渐丧失了发展动力。
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在CBGB俱乐部中,Talking Heads是支非常奇特的朋克乐队,该乐队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从疯克到非洲和拉丁音乐,以及抽象派莫名其妙的创作手段,让乐队显得很是智慧。
他们那紧张向前的异国打击节奏使那些试图跳起来的摇滚听众有了选择,但和迪斯科舞曲不同的是,Talking Heads可以让你的头脑和身体一同运动。
乐队核心人物David Byrne离奇的歌词与演唱更是大大深化了音乐的意境。
乐队摒弃了传统的歌曲结构和和弦进行,专辑中每一首歌都建立在一把吉他和鼓构成的音型的不断重复之上,而打击乐与吉他部分只是偶尔插入以形成对比。
David Byrne神经兮兮的演唱则赋予了音乐以性格。
可以说乐队的经典专辑《Remain In Light》不仅将后朋克推进到了一个更多元化发展阶段,也重新定义了新浪潮运动之后的舞曲形式。
Gang of Four(四人帮):这个总是让人轻松自在的后朋克乐队,在1977年到1983年间,创作了很多踏实的作品。
之所以说是踏实,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总是显得很冷静,而不是冷酷。
虽然早期的作品后得并不很到位,朋克的感觉还相当明显,但到80年代作品的艺术味道变得相当浓郁,音乐并不很复杂,但异常的讲究。
Jon King不动声色、干燥机械的演唱,再加上吉他手Andy时而大师时而大屎的吉他伴奏,的确挺有意思。
这个得名自我国文化大革命的乐队,政治性异常尖锐,Jon King充满智慧的歌词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其左派政治立场在后朋克中也最为朋克化。
和那些更加内向的后朋克乐队相比,他们的朋克根源色彩也最为浓郁。
因此人们也更多的把他们的作品视为更加讲究的朋克摇滚。
Pere Ubu(派瑞·尤布):艺术、实验朋克Pere Ubu的音乐其实这样形容更加合适。
70年代中期,这几个做实验音乐出身的人,有着标准的自毁的态度,在实验音乐下,表现出扭曲的审美。
乐队成员认为他们一直努力用混乱和愤怒的音乐来描述理智的人性,这是音乐的最终价值。
回复该发言
Devo(退化):Devo的名字来自一本叫作《开始即是结束,吃掉知识》的书,书中讲到了人类起源于基因突变大脑变异的猿猴,加上乐队对于美国社会机器的认识:人们不过是克隆出了机器人,机械的完成生命。
所以乐队起名为退化,意在嘲讽。
他们的音乐像挺大一块鸡肋,几个酷似后朋克票友的家伙,伪装成业余水准把音乐尽量往含煳其辞的份上做,让人感觉总是在音乐中悬着,不痛不痒的。
《Q:Are We Not Men?A:We Are Devo!》是张挺特别的专辑,它体现出了Mothers of Invention式的讽刺社会的荒诞创作意图,用走型的朋克摇滚表现了乐队近似达达主义的思想,所以这张专辑更多的带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
合成器和典型的无调性的吉他音效,以及抽搐混乱的节奏、时而咆哮时而唠叨、扭曲生涩的旋律,毫无专辑整体概念的歌曲(作品独立性太强,而且没有任何联系)里让这张专辑很快成为了美国新浪潮的代表专辑。
作为美国新浪潮的中坚力量,Devo远没有在英国那样走红。
于是乐队很快转向了更加娱乐的舞曲音乐,也频频通过电视展示自己各种夸张的外表。
美国人还真是好这个,于是1981年,乐队最终因为一张舞曲专辑而得到短暂认同。
此后的几年中,乐队逐渐丧失了发展动力。
Talking Heads(传声头像):在CBGB俱乐部中,Talking Heads是支非常奇特的朋克乐队,该乐队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从疯克到非洲和拉丁音乐,以及抽象派莫名其妙的创作手段,让乐队显得很是智慧。
他们那紧张向前的异国打击节奏使那些试图跳起来的摇滚听众有了选择,但和迪斯科舞曲不同的是,Talking Heads可以让你的头脑和身体一同运动。
乐队核心人物David Byrne离奇的歌词与演唱更是大大深化了音乐的意境。
乐队摒弃了传统的歌曲结构和和弦进行,专辑中每一首歌都建立在一把吉他和鼓构成的音型的不断重复之上,而打击乐与吉他部分只是偶尔插入以形成对比。
David Byrne神经兮兮的演唱则赋予了音乐以性格。
可以说乐队的经典专辑《Remain In Light》不仅将后朋克推进到了一个更多元化发展阶段,也重新定义了新浪潮运动之后的舞曲形式。
Gang of Four(四人帮):这个总是让人轻松自在的后朋克乐队,在1977年到1983年间,创作了很多踏实的作品。
之所以说是踏实,是因为他们的音乐总是显得很冷静,而不是冷酷。
虽然早期的作品后得并不很到位,朋克的感觉还相当明显,但到80年代作品的艺术味道变得相当浓郁,音乐并不很复杂,但异常的讲究。
Jon King不动声色、干燥机械的演唱,再加上吉他手Andy时而大师时而大屎的吉他伴奏,的确挺有意思。
这个得名自我国文化大革命的乐队,政治性异常尖锐,Jon King充满智慧的歌词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
其左派政治立场在后朋克中也最为朋克化。
和那些更加内向的后朋克乐队相比,他们的朋克根源色彩也最为浓郁。
因此人们也更多的把他们的作品视为更加讲究的朋克摇滚。
Pere Ubu(派瑞·尤布):艺术、实验朋克Pere Ubu的音乐其实这样形容更加合适。
70年代中期,这几个做实验音乐出身的人,有着标准的自毁的态度,在实验音乐下,表现出扭曲的审美。
乐队成员认为他们一直努力用混乱和愤怒的音乐来描述理智的人性,这是音乐的最终价值。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关于后朋克
幕_幕2009-01-26 12:03:31 发表
Pere Ubu1978年才在原先成员的帮助下和一个小小小公司签约,这张没有钱途的唱片中压迫性的黑色乐风在大西洋两岸得到了后朋克乐队的青睐,乐队对于艺术摇滚和实验摇滚的大肆扭曲成为了乐队的最大特色。
Pere Ubu的实验特色在后朋克中是比较突出的,它的根源更多的来自早期的Roxy Music和Captain Beefheart,在后朋克中成为了一个非常奇特的音乐代表。
The Birthday Party(生日聚会):最为黑暗的后朋克乐队之一,音乐的挑战性一直是The Birthday Party最为看中的事情。
衰败的噪音和刺耳的吉他回授音和主唱Nick Cave冷酷无情的深邃男中音,以及涉及到宗教、暴力、邪恶的小故事(那甚至不是歌词的标准形式)在80年代初期迅速成为了后朋克的又一个极端代表。
Nick Cave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天才,其充满神经质色彩经常出没在它的绘画和词作中,并变成了他个人魅力的一部分。
他仿佛天生就一种颓废色彩他最为真实的存在方式,他本身就是为后朋克量身定做的。
在某种意义上,他几乎可以代表了整个后朋克的面貌(详见第七期)。
The Birthday Party也仅仅存在了两三年。
1983年,乐队在开始创作更加实验化的后朋克作品,Lydia Lunch和E.N.的作品深为乐队欣赏。
不过,此时的Nick Cave更多地开始了个人创作,乐队在当年解散,后来的The Bad Seeds其实成为了他的伴奏乐队。
新乐队风格也逐渐改变成为简约的阴暗乐风,虽然依然晦涩不堪,但已经全然没有了The Birthday Party时期的狂躁,取而代之的是大气安详的音乐感觉,民谣、乡村音乐、甚至歌剧和艺术摇滚成为了主要的音乐素材。
回复该发言
Pere Ubu的实验特色在后朋克中是比较突出的,它的根源更多的来自早期的Roxy Music和Captain Beefheart,在后朋克中成为了一个非常奇特的音乐代表。
The Birthday Party(生日聚会):最为黑暗的后朋克乐队之一,音乐的挑战性一直是The Birthday Party最为看中的事情。
衰败的噪音和刺耳的吉他回授音和主唱Nick Cave冷酷无情的深邃男中音,以及涉及到宗教、暴力、邪恶的小故事(那甚至不是歌词的标准形式)在80年代初期迅速成为了后朋克的又一个极端代表。
Nick Cave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天才,其充满神经质色彩经常出没在它的绘画和词作中,并变成了他个人魅力的一部分。
他仿佛天生就一种颓废色彩他最为真实的存在方式,他本身就是为后朋克量身定做的。
在某种意义上,他几乎可以代表了整个后朋克的面貌(详见第七期)。
The Birthday Party也仅仅存在了两三年。
1983年,乐队在开始创作更加实验化的后朋克作品,Lydia Lunch和E.N.的作品深为乐队欣赏。
不过,此时的Nick Cave更多地开始了个人创作,乐队在当年解散,后来的The Bad Seeds其实成为了他的伴奏乐队。
新乐队风格也逐渐改变成为简约的阴暗乐风,虽然依然晦涩不堪,但已经全然没有了The Birthday Party时期的狂躁,取而代之的是大气安详的音乐感觉,民谣、乡村音乐、甚至歌剧和艺术摇滚成为了主要的音乐素材。
回复该发言
共有6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