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截至8月14日,282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中204只净值在一元以下。
其中,2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经折半,而单位净值高于3元的高价基金减少至6只。
基金买卖网点评:从去年四季度股市调整至今,上证综指下跌60%,开放式偏股型基金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净值大幅缩水,跌幅最大的并不逊于指数,下跌60.35%。
对于跌破面值的基金,需要避免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跌破面值的基金便宜,可以趁机购买。
由于基金是由基金经理进行管理,对资产配置可以根据形势进行调整,因此基金份额并不像股票一样具有特定的内在价值,不存在上涨空间和下跌空间的问题,从而不具备高卖低买的基础。
第二个误区是跌破面值的基金都是差基金,基金跌破面值的原因可以分为三个,一是进行了拆分、分红等活动,人为降低净值,在之后股市调整中自然也较易跌破净值,二是成立不久的基金,面临调整的市场环境,跌破净值也较为正常,三是投研实力较差,净值迅速下跌。
目前跌破面值的基金中,不乏前两类基金,中银动态策略、浦银安盛价值等都是刚成立的基金,而华宝兴业多策略、上投摩根双息平衡等在今年初进行了分拆或分红,基金净值和基金的投研能力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如此看来,基金跌破面值也只是个表面现象,并不能够说明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强弱或水平高低,低价与高价并不能作为基金区别的基础,当然也不能仅仅把净值高低或是否大于1元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回复该发言
基金跌破面值 避免两大误区
共有31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