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五二七年,梁大通元年,菩提达摩和尚坐船来到中国。
梁武帝是个非常喜欢佛法的皇帝,平时经常着佛衣,吃斋念佛。
他邀请达摩到达首都南京。
然而,达摩与梁武帝接触后,发觉与梁武帝的法缘不合,于是渡长江来到北魏。
入河南的嵩山少林面壁。
太和十年十二月九日,一位名叫神光的禅僧为求佛法,于是通霄站在达摩面壁之洞外。
达摩问其心愿,神光说:但愿师父打开甘露之门拯救众生,请教我佛法。
达摩说:诸佛为求无上的悟道,不惜花费无限时间去修行。
你凭极小的决心来求大法,我想你是很难如愿的。
神光听达摩如此说,知道达摩是认为他的心不够诚,意不够坚,于是举刀断臂。
达摩说:诸佛为求法,不把身体当身体,不将生命当生命,你断臂求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
神光听了,立刻求达摩为他安心。
达摩说:你拿心来,我将为你安心。
神光说:我已寻了很久,可是找不出心来。
达摩说:假如你能找到的话,那又怎能算是你的心呢?
达摩说:我已经给你安好了心,你现在明白了吗?
神光大悟:明白了!
诸法本是空寂,因此菩萨才不动念,不动念才能登涅槃之岸。
于是达摩祖师收神光为弟子,并替他改名为慧可。
回复该发言
禅悟故事
2 回复:禅悟故事
3 回复:禅悟故事
dongfang2008-07-11 09:33:41 发表
公元五五九年,有位居士来膜拜慧可大师......
居士问:我大概是前世做孽,才为风疾(麻风病)所苦,请大师替我忏悔!
慧可说:你把罪拿来,我替你忏悔。
居士说:我找了半天,却找不到罪。
慧可说:我已经替你忏悔完毕,现在就请你皈依佛、法、僧三宝。
居士说:我拜见了大师算是知道了僧,但不知道什么叫佛和法?
慧可说:心就是佛也是法,佛和法并无差别。
居士说:明白了,这种东西既不在内,也不在外,更不在中间。
慧可说:我收你为徒,传你正法眼,替你命名为僧璨。
僧璨后来继承了慧可,成为禅宗的三祖。
......
僧璨大集众生,广施正法之雨,这时有位少年僧侣前来膜拜。
僧侣问:什么才算是佛心呢?
僧璨说: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
僧侣说:我现在没有心。
僧璨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如何能有心呢?
僧侣说:但愿师傅能指示一条解脱的法门。
僧璨说:谁绑住了你?
僧侣说:没有人绑住我。
僧璨说:即若谁也没有绑住你,那你就是已经解脱,为何还要求解脱法门呢?
这位和尚当下大悟,他就是禅宗的四祖道信。
......
四祖道信传五祖弘忍,再由五祖将衣钵传给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可称为中国禅的袓师,由他展开了生气蓬勃的中国禅宗。
回复该发言
居士问:我大概是前世做孽,才为风疾(麻风病)所苦,请大师替我忏悔!
慧可说:你把罪拿来,我替你忏悔。
居士说:我找了半天,却找不到罪。
慧可说:我已经替你忏悔完毕,现在就请你皈依佛、法、僧三宝。
居士说:我拜见了大师算是知道了僧,但不知道什么叫佛和法?
慧可说:心就是佛也是法,佛和法并无差别。
居士说:明白了,这种东西既不在内,也不在外,更不在中间。
慧可说:我收你为徒,传你正法眼,替你命名为僧璨。
僧璨后来继承了慧可,成为禅宗的三祖。
......
僧璨大集众生,广施正法之雨,这时有位少年僧侣前来膜拜。
僧侣问:什么才算是佛心呢?
僧璨说: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
僧侣说:我现在没有心。
僧璨说:连你都没有心了,佛又如何能有心呢?
僧侣说:但愿师傅能指示一条解脱的法门。
僧璨说:谁绑住了你?
僧侣说:没有人绑住我。
僧璨说:即若谁也没有绑住你,那你就是已经解脱,为何还要求解脱法门呢?
这位和尚当下大悟,他就是禅宗的四祖道信。
......
四祖道信传五祖弘忍,再由五祖将衣钵传给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可称为中国禅的袓师,由他展开了生气蓬勃的中国禅宗。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禅悟故事
dongfang2008-07-15 16:15:41 发表
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卢,生于公元六三八年,广东岭南人。
慧能父亲早亡,家境清苦,平日以卖柴为生,也因此而失去了读书写字的机会。
一日,他听到有人诵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语出《金刚经》更得知那人是学自湖北黄梅山的五祖弘忍。
于是慧能将母亲托付给邻人代为照顾,自己则动身前往湖北求学佛法。
三十多日后,他来到黄梅立刻去参见弘忍大师。
弘忍说: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做什么?
慧能说: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此来拜师是为了要成佛。
弘忍说:你从新州来,是南蛮之人,如何能成佛?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
你我形体不同,但我们的佛性并无差别。
弘忍说:你这南蛮,根性倒也敏得,派你到后院碾米去吧。
慧能在黄梅山一住就是八个月。
某日,弘忍觉得传法的时机已到......
他召集弟子对他们说:你们将自己所证悟的写成偈子,如果有谁真已悟道,我便把衣钵传给他。
在弘忍的众多弟子中,神秀上座一直是大家公认最有希望接传衣钵的人。
神秀写下了这样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时被大家传诵。
最后传入慧能的耳朵。
慧能问:这首偈子是谁作的?
某僧答:是神秀作的,写在墙上。
慧能便请他带自己前去观看。
看过之后,他说:写这偈子的人尚未悟道。
边上有人听了,便嘲笑他:你也看得懂偈子?
真是怪事!
慧能说:有时极下等的人有最高智慧,极上等之人却是无见识可言。
而后他又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替我写在墙上。
有人为他写下如下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者大惊!
很快偈子便传入了弘忍耳中,弘忍来看了偈子,对弟子们说:这首偈子没有悟道,擦掉吧。
第二天,弘忍悄悄地来到慧能工作的地方:今夜三更,到我的房里来......
当晚三更,慧能果然奕约,弘忍便为他讲解《金刚经》并把衣钵及顿教法门传给慧能。
并对他说:
过去,达摩西来,人们都 不相信他所说的,所以禅门有传衣钵的传统。
现在你已是禅学的六祖,希望你好自为之,要承前启后传法教人。
传授衣钵容易引志争端,你应该赶快离开此地。
弘忍领慧能来到江边,说:我来渡你过河。
慧能说:迷的时候,师傅度过,悟了以后我度自己。
在船上,弘忍说: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应看成熟之后再说法。
慧能谢过弘忍的指点,而后一直南去。
当弘忍说明衣钵已经南传能者得之后,果然引起诸弟子不满,认为南蛮子不配得传衣钵。
于是大批僧众齐齐追踪而去。
然而,慧能已经埋名隐姓潜居江南,谁也找不到了,直到十五年后......
公元六七六年,广州法性寺
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
这时,寺中的旗幡在窜飘扬。
僧人们为是风动还是旗动争论不休。
此时忽然有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印宗听了很吃惊,请他到殿内相谈。
印宗说:居士的见解极有见地,可以请你谈谈佛法吗?
那居士说:好。
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变的,一种是不变的,但佛性是超乎变和不变,善和不善的。
印宗说:我的讲经肤浅得如瓦砾;你的解释宝贵得有如纯金。
而后 ,印宗又问:我听说弘忍的衣钵已经南传,暮你就是他的传人?
那居士便是慧能,他当下点头承认。
接着印宗便替慧能落发受戒。
自己反而拜六祖慧能为师。
第二年,六祖慧能来到曹溪地方,由许多信徒支持,建立了宝林寺,他就在这寺中开始传法。
回复该发言
慧能父亲早亡,家境清苦,平日以卖柴为生,也因此而失去了读书写字的机会。
一日,他听到有人诵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语出《金刚经》更得知那人是学自湖北黄梅山的五祖弘忍。
于是慧能将母亲托付给邻人代为照顾,自己则动身前往湖北求学佛法。
三十多日后,他来到黄梅立刻去参见弘忍大师。
弘忍说:你是哪里人,到这里来做什么?
慧能说: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此来拜师是为了要成佛。
弘忍说:你从新州来,是南蛮之人,如何能成佛?
慧能说:人有南北之分,佛性难道也有南北之别?
你我形体不同,但我们的佛性并无差别。
弘忍说:你这南蛮,根性倒也敏得,派你到后院碾米去吧。
慧能在黄梅山一住就是八个月。
某日,弘忍觉得传法的时机已到......
他召集弟子对他们说:你们将自己所证悟的写成偈子,如果有谁真已悟道,我便把衣钵传给他。
在弘忍的众多弟子中,神秀上座一直是大家公认最有希望接传衣钵的人。
神秀写下了这样的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时被大家传诵。
最后传入慧能的耳朵。
慧能问:这首偈子是谁作的?
某僧答:是神秀作的,写在墙上。
慧能便请他带自己前去观看。
看过之后,他说:写这偈子的人尚未悟道。
边上有人听了,便嘲笑他:你也看得懂偈子?
真是怪事!
慧能说:有时极下等的人有最高智慧,极上等之人却是无见识可言。
而后他又说:我也有一首偈子,请替我写在墙上。
有人为他写下如下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者大惊!
很快偈子便传入了弘忍耳中,弘忍来看了偈子,对弟子们说:这首偈子没有悟道,擦掉吧。
第二天,弘忍悄悄地来到慧能工作的地方:今夜三更,到我的房里来......
当晚三更,慧能果然奕约,弘忍便为他讲解《金刚经》并把衣钵及顿教法门传给慧能。
并对他说:
过去,达摩西来,人们都 不相信他所说的,所以禅门有传衣钵的传统。
现在你已是禅学的六祖,希望你好自为之,要承前启后传法教人。
传授衣钵容易引志争端,你应该赶快离开此地。
弘忍领慧能来到江边,说:我来渡你过河。
慧能说:迷的时候,师傅度过,悟了以后我度自己。
在船上,弘忍说:今后的佛法将因你而大盛,此去南方,佛法难起,应看成熟之后再说法。
慧能谢过弘忍的指点,而后一直南去。
当弘忍说明衣钵已经南传能者得之后,果然引起诸弟子不满,认为南蛮子不配得传衣钵。
于是大批僧众齐齐追踪而去。
然而,慧能已经埋名隐姓潜居江南,谁也找不到了,直到十五年后......
公元六七六年,广州法性寺
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
这时,寺中的旗幡在窜飘扬。
僧人们为是风动还是旗动争论不休。
此时忽然有人说: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印宗听了很吃惊,请他到殿内相谈。
印宗说:居士的见解极有见地,可以请你谈谈佛法吗?
那居士说:好。
善根有两种,一种是变的,一种是不变的,但佛性是超乎变和不变,善和不善的。
印宗说:我的讲经肤浅得如瓦砾;你的解释宝贵得有如纯金。
而后 ,印宗又问:我听说弘忍的衣钵已经南传,暮你就是他的传人?
那居士便是慧能,他当下点头承认。
接着印宗便替慧能落发受戒。
自己反而拜六祖慧能为师。
第二年,六祖慧能来到曹溪地方,由许多信徒支持,建立了宝林寺,他就在这寺中开始传法。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禅悟故事
8 回复:禅悟故事
╰☆黑ヅ騎╃2008-11-05 16:21:07 发表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性,本自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易复易。
即此五蕴有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
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如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
朱紫谁为号,北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搬)柴。
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
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__^*) 嘻嘻借用过来了!
回复该发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性,本自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易复易。
即此五蕴有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
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如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
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
朱紫谁为号,北山绝点埃。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般(搬)柴。
无我复无人,作么有疏亲。
劝君休历座,不似直求真。
金刚般若性,外绝一纤尘。
我闻并信受,总是假名陈。
(*^__^*) 嘻嘻借用过来了!
回复该发言
共有9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