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焦点关注的其他话题……

返回焦点关注……


我收藏的爽吧……


韩报回顾到华学习,称需反思对中国留学生态度

1 韩报回顾到华学习,称需反思对中国留学生态度
芋头2008-06-16 10:07:36 发表
韩国《国民日报》5月5日文章,原题:朝天客与中国留学生 乘舟渡海朝天朝/中国礼乐纳贤士/尽携恩宠归东方
以上是17世纪时任朝鲜监察御史的金唯深与朝天客分别时所作的《送朝天客归国诗章》中的部分诗句。
朝天客是指到天子之国中国的使臣。
使节团的任务是朝贡。
当时朝鲜经常派出数百人规模的使节团,据《明仁宗实录》和《明宣宗实录》记载,1425年至1435年,共有67个朝鲜使节团来到中国。
使节团中有天文官、军官、医员和翻译研修生,这些人相当于现在的短期留学生。

此前,新罗的遣唐留学生崔致远曾在中国国子监学习。
新罗在官制甚至服饰上都模仿唐朝,这与当时新罗知识分子留学唐朝的背景有关。
高丽时代的权适、李穡,朝鲜太宗时代的李健之,世宗时代的蒋英实等人都曾留学中国。

18世纪,在政府主导下,朝鲜王朝派出大批学生赴中国留学,数百名年轻人跟随领选使金允植来到中国学习火药和弹药制造方法、自然科学以及外语等知识。

2008年,韩国国内的中国留学生达到3.4万人,占留学生总数70%。
如果将像使节团一样的短期留学生计算在内,中国留学生总数将远远超过3.4万人。
在5000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有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为学习韩国踏上人生地不熟的土地。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发生了中国留学生行为过激事件,对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我们自身是不是被禁锢在民族主义的框架中呢?
不谙世事的部分学生动粗、示威参加者的排他性以及首尔市政府广场前过多的五星红旗,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理解为20多岁年轻人的血气。

此外,该事件折射出留学文化在韩国尚未建立。

我们在猛批中国留学生前,应该首先想到这一点:众多留学生是未来的知韩派。
近现代历史上,不少韩国领导人曾在美国和日本留学,回国后成为知美派和知日派。
现在不起眼的中国留学生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领导人。
我们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将来在国际形势把握上就有望处于有利地位。

但是,来韩国的外国留学生和亚洲劳工蜗居在考试院狭小的房间里,或者在远郊工厂打工。
他们在韩国人冷冰冰的目光中与韩国人为邻。
我们很难找到韩国人慷慨地为留学生提供奖学金的例子,吸引中国留学生只是为了改变学校的财政情况,吸引来之后就不闻不问。

韩国的大学和政策制定部门不应将留学生仅仅看成是来上学的外国人。
这样下去,被忽视的群体会形成一股力量,欧洲就曾为此付出过代价。
▲(作者全正熙,张尹珠译)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韩报回顾到华学习,称需反思对中国留学生态度
芋头2008-06-16 10:42:10 发表
有道理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韩报回顾到华学习,称需反思对中国留学生态度
蛋炒麻雀2008-06-17 14:21:32 发表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