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6月20日报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宿景祥说,在国际石油价格的猛烈飙升中,很多国家早早就大幅减少了成品油补贴,中国几乎是保持成品油价格低缓上涨抵抗韧性最强的一个国家了。
他说,必须认识到政府的石油补贴对于降低经济成本、控制通货膨胀已经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蹿,过于巨大的石油补贴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一旦出现财政严重吃紧的问题,那对宏观经济将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国际油价不停上涨的趋势下,国内成品油价格早晚要上调。
宿景祥说,从财政负担的角度看,除了石油补贴本身,今年中国还遭遇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巨大困难,政府需要额外投入非常大的财政支出,相信中国政府这次做出调整成品油价的决定,绝对是一个权衡再三的艰难决定。
宿景祥也说,中国经济的一些领域同样也受到了国内油价太低,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影响,而提高油价,对于缓解这种因为供油不足而导致的生产困难也是有不小帮助的,另外,上调油价,同时也能提高中国社会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的动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蔡志洲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蔡志洲说,目前中国工业企业占石油消费总量的40%。
中国高价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石油,低价卖给国内消费者个人和生产企业,而它们缴纳的税收甚至不足于弥补它们消耗的国家补贴。
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样的做法类似于中国政府补贴境外的消费者,虽然国家会有一定的外汇收入,但财政补贴沉重,也是不可持续的。
回复该发言
学者:涨油价是权衡再三的艰难决定
共有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