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晚了半年,但朝鲜还是向六方会谈的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
俄、美、中、朝、韩、日六国外交家去年达成共识:为实现会谈的最终目标,对话伙伴之间必须建立起信任。
美方必须在国会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及解除《敌国贸易法》对朝效力的程序。
作为交换,平壤应在去年12月31日前提交其所有核设施和核计划的申报清单。
这项要求直到现在才兑现,因为美国和朝鲜一直无法就申报的完整程度达成一致。
起先,华盛顿除了坚持认为申报要反映朝现有核武器的数量(2006年10月朝宣布成功进行核武器试验)外,还要求澄清,朝是否向叙利亚提供了核技术。
结果,可能由于一新想在总统选举前打破与朝鲜的谈判僵局,美国当局作出让步,同意重新回到平壤核武器数量问题上,而平壤同其他国家在核领域的关系问题留待下一阶段解决。
自1950年三年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对朝鲜的制裁已持续了近60年。
形式上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因为1953年签署的只是停火协议,华盛顿对平壤要求用和平条约替代该协议的呼吁置之不理。
因此,从那时起朝鲜一直被美国视为"敌人",为对抗朝鲜军队,美国在韩国屯兵近3万。
在1987年韩国客机神秘爆炸后,朝鲜被美国人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
韩国指责朝鲜在汉城奥运会前夕制造恐怖活动,平壤却反咬是韩国政策策划了这起恐怖事件。
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删除,停止对平壤的贸易和金融限制,这一程序最近就将启动,为期45天。
专家预测,此举将为朝鲜对外经济活动的发展及从长期孤立中重返国际社会开辟广阔的前景。
一些电视台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现场直播。
但距离走出当前朝鲜半岛的这一第二次核危机还很遥远。
最近六方会谈将在北京复会,以完成朝鲜核裁军第三阶段的任务--使朝鲜的去核化进程不可逆转并得到验证,实现平壤与华盛顿和东京关系的完全正常化。
朝鲜半岛的第一次核危机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朝鲜还只是在宁边研究核武器。
当1994年美朝外交家在日内瓦就冻结宁边设施向朝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作为交换时,形势似乎已处于战争的边缘。
乔治·布什上台后,其前任比尔·克林顿的方针被推翻,轻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建设工作停止,朝鲜人恢复核武器的研发。
自2003年8月在北京启动后,六方会谈进行得一直相当疲缓,直到朝鲜实施地下核爆炸。
在这一爆炸发生后,谈判者似乎"被惊醒",谈判进程再次启动。
平壤承诺,如果自身不再感到安全受到威胁,即不会变成"第二个伊拉克",就放弃核武器。
结果形成这样一种怪圈:为了得到华盛顿的垂青,取消制裁并将其从"黑名单"中删除,朝鲜不得不制造核武器。
因为,如果不这样,美国人就会一直对朝置之不理,平壤对此也心领神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