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焦点关注的其他话题……

返回焦点关注……


我收藏的爽吧……


《联合早报》:奥运前的北京变得冷静

1 《联合早报》:奥运前的北京变得冷静
芋头2008-07-05 12:29:49 发表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日文章,原题:北京奥运前降温的反思
还有30来天就是奥运开幕,这时的北京,却变得冷静许多。
初时笔者以为自己住在南城,因此感受不到靠近北面的奥运气氛。
但几次外出,发现整个北京是真的冷静许多,人潮少了,整体上好像什么都干净了,虽然还是堵车,但已堵得不如往常般恶性。

北京奥运会前这个冷静状态,大部分是种种迎奥措施的结果。
其实,很多措施确实是好的。
比如公共场所禁烟,是为了非烟民的利益;公共场所冷气不能低于26度,是为了环保;整治沿街商户的违章建筑及无理堆放杂物,是维护市容。
此外,对居民的身份检查,是为了维护环境安全可是为何上述这么好的种种措施,都是在奥运会前才出现呢?
无论怎样,它们终于能出现就证明了一点:北京其实能更有秩序。

不过,中国人民在今年前半年里的心情就变得极度沉重。
也许正因如此,奥运原本酝酿已久的那股民间热兴头,一下子倒变成人们在短期内面对办白事和办红事之间的价值反思。

这一年,国际社会看着中国如何面对灾难,同时也会看中国如何主持盛事。
中国的人民,其中应该有不少人会在这种矛盾起伏的心情里迫使自己去做更深入、更理智、更冷静的思考。

奥林匹克,其实就是一个每四年都会举办一次的国际运动会。
在一番冷静及理智衡量后,肯定有更多人更深入思考到中国人的态度、位置、价值在面对自己和面对外面世界时该摆在哪里?

以平常心去办平常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重要是办得完满,那就够好。
笔者认为,这种反思才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奥运前社会情绪在大起大落后似乎有了某种沉淀,因而社会上也呈现出一股意料之外的理智冷静,或许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不过,办什么事就该像在办什么事,适可而止或许也是该注意的。
北京原有一股豪迈奔放气质,在豪迈奔放中又率直而能言善道,在亲切中向人透露它的文化信息。
假如为了整治目的而突然矫枉过正,或一下子把这个城市的原有性情改得太厉害,就会造成很大的性格磨损,有点像突然把整个脸谱洗得干干净净、并认为要穿上西装才能见人。

笔者住城南,小区近日那些方便百姓短程往返的小三轮统统取缔了,一名车夫说那是为了市容,因为小三轮落后,给外国人看到了破坏印象。
但恰恰是,胡同里假若能有这些活泼的小三轮,或许更带有一番《城南旧事》的感觉,街道生活也会生动许多。
连原本周末在街边播放音乐的大婶大爷扭秧歌也暂时收队。

北京最近真的安静许多,也干净许多,更刻意装扮了许多。
有时走在小街上,觉得人们就像原本玩惯的孩子经过一番家居大扫除,个个都乖乖坐着发愣,那点原汁原味,真的少了。
▲(作者吴韦材)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联合早报》:奥运前的北京变得冷静
幽幽的L2008-07-06 09:43:08 发表
ddddddd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