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 年,记得十多年前看过几篇几十年前的发掘报告,那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 盗墓实录。
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完全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 西。
到现在,在有些手段上可能先进了加入了一些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但原理还是一样的。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
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洛阳铲的由来
在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人姓李,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一个县去赶集,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人熟人正在搭棚子,资金积累卖煎包子.双方见面打个招呼,他见这人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起的小坑,以便放入棚柱,这人用此铲往下一走.担上来时带出不少士,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省事,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得判断地下不同地层的情况,于是找了张纸,贴着铲画出了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找人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于是得到了推广.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
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
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这是标志。
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
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
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
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
确定好位置、下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 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
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古代盗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为圆型坑,这就是所谓的 古方近园"。
反盗墓:疑冢传说的由来
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是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
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
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
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著名。
民间传说曹操有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
泉州民间也曾传说,施琅将军共有7处虚墓,分别位于泉州的几个古城门口。
传统的反盗墓手段,又包括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积沙以防盗凿,以及以机弩飞箭、伏火毒烟来杀伤盗墓者的方式。
古墓被盗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回复该发言
Dream port的其他话题……
盗墓百科
2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以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为例,据介绍,目前只有3座墓葬幸免。
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盗墓者的洗劫。
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
为了最完整地记录下古代文化遗存所反馈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随意发掘,而是通过对古墓进行科学的清理、记录、绘图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断代,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古墓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供日后的研究使用,以此来补充或丰厚历史。
而盗墓行为,说心里话则对考古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
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
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
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
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
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
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
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
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
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旧社会盗墓工具的演进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
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
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
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回复该发言
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盗墓者的洗劫。
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
为了最完整地记录下古代文化遗存所反馈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随意发掘,而是通过对古墓进行科学的清理、记录、绘图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断代,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古墓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供日后的研究使用,以此来补充或丰厚历史。
而盗墓行为,说心里话则对考古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
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
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
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
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
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
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
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
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
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旧社会盗墓工具的演进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
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
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
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北方特别是洛阳、关中地处黄土塬区,水深土厚,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把此铲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地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
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
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盗墓现象的历史文化考察
古墓是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库。
叠叠累累的古代墓葬屡经沧桑变故,因各种原因往往多遭破坏。
而最通常的破坏形式,是有意的盗掘。
历史上的盗墓相当普遍,甚至曾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方风习,成为某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某些社会群体的行业特征。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
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数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司马迁写述中山地方风习,注意到掘冢行为的普遍。
掘冢盗墓虽然是奸事,当时却有人因此起家致富。
西汉时不法贵族作恶地方,盗墓竟然成为一种骄悍者嗜好的游戏,于是有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所发冢墓,不可胜数的情形。
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如吴楚七国之乱、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
汉魏之际曾经发生盗墓的高潮,据说曹操军事集团甚至设立了名号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指挥盗掘冢墓的官职。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
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
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
据史书记载,自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史不绝书。
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
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
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
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的信息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
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曾经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盗墓现象的普遍,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于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的说法。
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是古来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
晋人皇甫谧宣传薄葬,有丰财厚葬以启奸心之说。
盗墓者对墓葬的无情破坏和对死者的极端伤辱,大体都是出于财宝之欲。
回复该发言
北方特别是洛阳、关中地处黄土塬区,水深土厚,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把此铲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地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
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
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盗墓现象的历史文化考察
古墓是人生终止时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的若干文化信息的府库。
叠叠累累的古代墓葬屡经沧桑变故,因各种原因往往多遭破坏。
而最通常的破坏形式,是有意的盗掘。
历史上的盗墓相当普遍,甚至曾经成为某些区域的地方风习,成为某些家族的营生手段,成为某些社会群体的行业特征。
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
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破坏现象的遗存。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
陕西凤翔的秦公1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我国应用科学考古方法发掘的最大的墓葬。
这座古墓发现盗洞247个,其中有10数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司马迁写述中山地方风习,注意到掘冢行为的普遍。
掘冢盗墓虽然是奸事,当时却有人因此起家致富。
西汉时不法贵族作恶地方,盗墓竟然成为一种骄悍者嗜好的游戏,于是有国内冢藏,一皆发掘,所发冢墓,不可胜数的情形。
两汉一些严重的社会动乱,如吴楚七国之乱、推翻新莽王朝的民众暴动等,都有大规模盗墓的记录。
汉魏之际曾经发生盗墓的高潮,据说曹操军事集团甚至设立了名号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专门指挥盗掘冢墓的官职。
唐人所谓群盗多蚊虻,荒冢入锄声,髓髅半出地,白骨下纵横等诗句,也反映了盗墓风习的普遍。
唐代宗时,郭子仪父亲的墓葬被盗掘,有人疑心是鱼朝恩指使。
而郭子仪在御前说到此事时,承认自己所统领的军队也多有破坏陵墓的行为。
据史书记载,自唐末到五代初,关中的唐帝陵墓除唐高宗、武则天合葬乾陵外,被逐一盗掘,无一幸免。
宋元明清时代的冢墓发掘和冢墓破坏事件史不绝书。
作为政府行为的掘墓事件,最为典型的是金王朝扶植的伪齐政权在中原地区对两京冢墓的大规模破坏。
刘豫曾经专设主管盗掘陵墓的官员河南淘沙官和汴京淘沙官。
元代蒙古贵族信用的僧侣,有发掘南宋陵墓的行为。
明万历年间,宦官陈奉处理民间盗发李林甫妻杨氏墓一案,为得黄金巨万的信息所诱使,竟然悉发境内诸墓。
武昌市民反对其恶行,曾经掀起激烈的抗议风潮,几乎形成暴动。
盗墓现象的普遍,历代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于是有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的说法。
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是古来最为普遍的盗墓动机。
晋人皇甫谧宣传薄葬,有丰财厚葬以启奸心之说。
盗墓者对墓葬的无情破坏和对死者的极端伤辱,大体都是出于财宝之欲。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所谓盗墓奸心启于厚葬的说法,虽然颠到了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却大略可以说明自古及今无不发之墓的主要原因,是对丰财的欲求。
对随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们在分析历代盗墓动机时不能不注意的。
宋代有盗墓以取犀带、玉带的史例。
有人因此甚至不惜发掘自己父亲的墓葬。
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宋徽宗喜好古青铜器,于是地方官纷纷发掘冢墓求其器以献上。
陶弘景墓被盗掘,据说是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异书。
盗墓者分割僵尸人肉以为药,以及盗窃枯骨以之合药饵,则是盗墓史中的奇闻。
通过发掘前人墓葬,取其营造材料以为己用,也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
在河南南阳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晋人发掘汉墓,并利用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的实例。
江苏徐州还发现晚唐时人利用汉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
这样的现象,在文献资料中也有反映。
发掘政敌及政敌家族的冢墓,在中国古代权力争夺中曾经被作为厌服对方的极端手段。
掘墓,又是政治惩罚与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
发墓,剖棺,鞭尸,同时又都用以发泄政治仇恨。
《左传》中已有掘墓复仇的史例。
司马迁记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清雍正年间兴文字狱,曾经发生吕留良因此被戮尸的著名事件。
盗墓技术的发明和传承,在史籍中有资料反映。
而相应的反盗墓技术也逐渐成熟。
如以疑冢或虚墓迷惑盗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椁铁壁和储水积沙等强化防护的方式,以及以机弩、伏火、毒烟等杀伤盗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盗的效用。
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表现出中国文化对宗法关系的重视。
历代多有严禁盗墓的法律。
社会舆论对于盗墓行为也予以严厉谴责。
古来还流行这样的民间传说,盗墓时会遇到崩雷晦雨、狂风大雾、鼓角之声或者神异动物的警示,如果不理会这种警告,常常会遭致严酷的报复。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多有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相联系的传说,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
我们还看到,盗墓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
这种盗墓行为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
骨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
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
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
当然,盗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习惯之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
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
盗墓对考古工作的干扰与破坏,不仅表现在使墓葬中许多在洗劫中残破遗失,还在于无知的盗墓者往往只根据市场价值尺度进行选择,将一些虽然未必为骨董商人看重,却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归于毁弃。
此外,墓葬对于考古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表现为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形制、葬式等看来并不直接具有商业价值的遗迹现象,其实都包涵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而野蛮的盗掘,往往使这些现象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
盗墓行为对考古工作的严重损害,在近期仍然有明显的表现。
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因盗掘而出土,其发现地点以及其他有关遗迹现象至今仍不能明朗,其考古学的价值于是无法实现,以致于通过科学考古工作本来可能为认识古代社会历史表现出重要意义的资料不能够发挥作用。
这些都是使关心和爱重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深为痛心的。
回复该发言
对随葬品的某些特殊需求,也是我们在分析历代盗墓动机时不能不注意的。
宋代有盗墓以取犀带、玉带的史例。
有人因此甚至不惜发掘自己父亲的墓葬。
张邦基《墨庄漫录》说,宋徽宗喜好古青铜器,于是地方官纷纷发掘冢墓求其器以献上。
陶弘景墓被盗掘,据说是为了劫取其中的丹砂异书。
盗墓者分割僵尸人肉以为药,以及盗窃枯骨以之合药饵,则是盗墓史中的奇闻。
通过发掘前人墓葬,取其营造材料以为己用,也是值得重视的历史现象。
在河南南阳的考古发掘资料中,可以看到晋人发掘汉墓,并利用汉画像石作为建墓材料的实例。
江苏徐州还发现晚唐时人利用汉墓墓室重新下葬的情形。
这样的现象,在文献资料中也有反映。
发掘政敌及政敌家族的冢墓,在中国古代权力争夺中曾经被作为厌服对方的极端手段。
掘墓,又是政治惩罚与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
发墓,剖棺,鞭尸,同时又都用以发泄政治仇恨。
《左传》中已有掘墓复仇的史例。
司马迁记述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的故事,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清雍正年间兴文字狱,曾经发生吕留良因此被戮尸的著名事件。
盗墓技术的发明和传承,在史籍中有资料反映。
而相应的反盗墓技术也逐渐成熟。
如以疑冢或虚墓迷惑盗墓者的方式等,以石椁铁壁和储水积沙等强化防护的方式,以及以机弩、伏火、毒烟等杀伤盗墓者的方式等,都各有防盗的效用。
传统礼制对墓葬的保护,表现出中国文化对宗法关系的重视。
历代多有严禁盗墓的法律。
社会舆论对于盗墓行为也予以严厉谴责。
古来还流行这样的民间传说,盗墓时会遇到崩雷晦雨、狂风大雾、鼓角之声或者神异动物的警示,如果不理会这种警告,常常会遭致严酷的报复。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多有盗墓行为与再生奇迹相联系的传说,甚至正史中也不乏此类记载。
我们还看到,盗墓这种不光彩的行为,有时却可以导致原先皇室贵族专有的宝用之器得以流散民间,使得黯然埋没于尸骨旁的许多绝世珍宝重见天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
这种盗墓行为于是具有了与原始动机完全无关的工艺史意义和艺术史意义。
骨董多来自盗墓所得,而因此所促成的金石研究的进步,有积极的学术文化影响。
简牍资料曾经多次充实我们民族文化的宝库,而有时发现途径是由于盗墓活动。
例如汲冢遗书的出土,就是中国文化史的幸事。
当然,盗墓者因文化品味的低下、鉴识眼光的鄙劣以及行止习惯之粗暴,往往导致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直接在盗墓现场或转卖途中即被破坏。
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严重损害,无疑是不可宽恕的。
盗墓对考古工作的干扰与破坏,不仅表现在使墓葬中许多在洗劫中残破遗失,还在于无知的盗墓者往往只根据市场价值尺度进行选择,将一些虽然未必为骨董商人看重,却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归于毁弃。
此外,墓葬对于考古工作的意义,并不仅仅表现为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形制、葬式等看来并不直接具有商业价值的遗迹现象,其实都包涵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而野蛮的盗掘,往往使这些现象遭到不可挽救的破坏。
盗墓行为对考古工作的严重损害,在近期仍然有明显的表现。
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物因盗掘而出土,其发现地点以及其他有关遗迹现象至今仍不能明朗,其考古学的价值于是无法实现,以致于通过科学考古工作本来可能为认识古代社会历史表现出重要意义的资料不能够发挥作用。
这些都是使关心和爱重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深为痛心的。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盗墓活动为何经久不衰?
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盗墓行为的累累遗迹。
唐人颜胄诗所谓群盗多蚊虻,白骨下纵横,田竖鞭骷髅,村童扫精灵,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等,是盗墓现象的写真。
通过考古工作的实践可以得知,大量古代墓葬都曾经遭到盗掘。
前人厚葬,后人掘宝
是什么原因导致盗墓现象经久不衰?
是否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史专家李山教授指出: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
在阶级社会中,厚葬蔚然成风。
据介绍,厚葬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于秦汉时期达到全盛。
比如汉代制度规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充山陵,修建帝王坟墓。
即使史称简约、在遗诏中明令不许厚葬的汉文帝,其霸陵在晋代被盗时,也多获珍宝。
李山教授说,厚葬习俗根源于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与古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有直接关系。
中国古人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
《吕氏春秋•节丧》记载,当时人们往往用一些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珍奇完好之物随葬,其后人也以此为荣。
正所谓欲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盗洞最多的墓葬
《中国盗墓史》作者、北京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研究员王子今70年代末期就读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曾经参观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工地。
他说,站在考古队正在下挖的墓坑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质均与四周夯土显著不同的247个盗洞,真切感受到历代盗墓活动之惊心怵目。
这座大墓是迄今所知盗洞最多的一座墓葬。
盗掘的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
这座大墓发掘的最后阶段,王子今也参与了部分现场工作,看到有十数个盗洞竟然一直打到椁室。
盗墓者一般看重轻便易携而又价值昂贵的金属器,对于大件的陶器有时会因无法从狭窄的盗洞中搬出而进行恶意毁坏,另外,他们对墓葬的方式等风俗、宗教文明毫不在意。
盗墓者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地点
王子今研究员介绍,盗墓活动最为普遍的出发点,是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
盗墓者一般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的地点。
一是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据说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一般庄稼的长势会比周围地区要差一些。
二是从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
三是比较确实可信的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看是五花土还是生土,古墓在建筑过程中必然会在土层中留下痕迹,填埋的土层与原来的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根据取出的土层中找到的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盗墓者不仅可以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还可以知道墓葬的规模,棺室的位置,然后将盗洞直接打到墓室中去。
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
张在明研究员说: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清理盗墓贼挖掘后的残羹冷炙,做打扫战场的工作。
据介绍,现在的盗宝活动已经成为组织严密、销售体系便捷、配合程度紧密的社会活动,大多盗宝贼在当地开个小饭馆作为第二职业,起掩护作用,同时有人专门起牵线搭桥的作用,使文物的卖主、买主都不直接与他见面。
目前的考古、盗宝常常采用的是炸药爆破、遥感探测、航空考察等先进技术。
张在明研究员认为,从整体上说,盗墓的黑势力的力量不处于劣势。
他说,在陕西省,盗墓和走私的通讯科技要强于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们用卫星定位仪、雷达联系,出入用专车,甚至在和执法队员对抗时的武器也更先进。
回复该发言
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到盗墓行为的累累遗迹。
唐人颜胄诗所谓群盗多蚊虻,白骨下纵横,田竖鞭骷髅,村童扫精灵,试读碑上文,乃是昔时英等,是盗墓现象的写真。
通过考古工作的实践可以得知,大量古代墓葬都曾经遭到盗掘。
前人厚葬,后人掘宝
是什么原因导致盗墓现象经久不衰?
是否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史专家李山教授指出: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
在阶级社会中,厚葬蔚然成风。
据介绍,厚葬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于秦汉时期达到全盛。
比如汉代制度规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充山陵,修建帝王坟墓。
即使史称简约、在遗诏中明令不许厚葬的汉文帝,其霸陵在晋代被盗时,也多获珍宝。
李山教授说,厚葬习俗根源于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与古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有直接关系。
中国古人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
《吕氏春秋•节丧》记载,当时人们往往用一些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珍奇完好之物随葬,其后人也以此为荣。
正所谓欲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盗洞最多的墓葬
《中国盗墓史》作者、北京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研究员王子今70年代末期就读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曾经参观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工地。
他说,站在考古队正在下挖的墓坑中,看到密密麻麻的土色土质均与四周夯土显著不同的247个盗洞,真切感受到历代盗墓活动之惊心怵目。
这座大墓是迄今所知盗洞最多的一座墓葬。
盗掘的年代,自汉代一直延续至唐、宋。
这座大墓发掘的最后阶段,王子今也参与了部分现场工作,看到有十数个盗洞竟然一直打到椁室。
盗墓者一般看重轻便易携而又价值昂贵的金属器,对于大件的陶器有时会因无法从狭窄的盗洞中搬出而进行恶意毁坏,另外,他们对墓葬的方式等风俗、宗教文明毫不在意。
盗墓者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地点
王子今研究员介绍,盗墓活动最为普遍的出发点,是对墓主随葬物品的财产追求。
盗墓者一般从三个途径确定墓葬的地点。
一是查看地面的封土形状以判断墓葬的级别年代等粗略信息,据说有古墓的地方由于自然的地质五花土在埋葬过程中遭到破坏,一般庄稼的长势会比周围地区要差一些。
二是从地方文献、民间传说中寻觅古墓的踪迹。
三是比较确实可信的用洛阳铲等工具凿土取样,看是五花土还是生土,古墓在建筑过程中必然会在土层中留下痕迹,填埋的土层与原来的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根据取出的土层中找到的陶片、木片,铜、金等金属碎片,盗墓者不仅可以判断墓葬的确切位置,还可以知道墓葬的规模,棺室的位置,然后将盗洞直接打到墓室中去。
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
张在明研究员说:考古工作充满悲剧色彩!
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清理盗墓贼挖掘后的残羹冷炙,做打扫战场的工作。
据介绍,现在的盗宝活动已经成为组织严密、销售体系便捷、配合程度紧密的社会活动,大多盗宝贼在当地开个小饭馆作为第二职业,起掩护作用,同时有人专门起牵线搭桥的作用,使文物的卖主、买主都不直接与他见面。
目前的考古、盗宝常常采用的是炸药爆破、遥感探测、航空考察等先进技术。
张在明研究员认为,从整体上说,盗墓的黑势力的力量不处于劣势。
他说,在陕西省,盗墓和走私的通讯科技要强于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们用卫星定位仪、雷达联系,出入用专车,甚至在和执法队员对抗时的武器也更先进。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擅长此道者往往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棺椁的位置,然后从斜坡处打洞,直达墓室中棺头椁尾,盗取葬品,前几年曾国藩墓即被用此法盗掘。
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
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
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
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
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听雷声,辨墓地
《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
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
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
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
焦喜曰:得之矣。
’。
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
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
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
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
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盗墓活动的常规过程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以前那些发掘工作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
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
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下面就讲述整个盗墓的过程。
看地形
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
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
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
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
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挖洞口
探好位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
回复该发言
第二层含意是指凿棺启盖后,摸取死者身上宝物。
从头上摸起,经口至肛门,最后到脚。
摸宝物如同给病人切脉,要细致冷静,讲究沉静准确,没有遗漏。
第三层含意是指以手摸触出土文物,由于其中的高手过手文物不计其数,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审视,只要把物品慢慢抚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价几何。
他们常以此技与人赌输赢,往往胜算。
盗墓觅宝之事古即有之,于今尤烈,其方法、技术、工具演变到现在更趋现代化、智能化、集团化,探测用军用罗盘、探测仪,开挖用雷管、炸药、电锯,运输通讯用汽车、摩托车、手机,因而打击盗掘古墓、贩卖走私文物的斗争更为复杂艰巨,任重道远!
听雷声,辨墓地
《清稗类钞•盗贼类》有焦四以盗墓致富披露了盗墓的技巧: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
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现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
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
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
焦喜曰:得之矣。
’。
这个焦四不愧是个盗墓高手!
他不但掌握了一般盗墓人都会的分辨土质、土色的本领,还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帮他寻找坟墓的所在。
比如雷电,焦四在雷雨天出去盗墓,他让跟他盗墓的人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雨过后,东边的人跑过来说,刚才打雷的时候,听到他哪个方位的地下有隐隐的声音想应和。
焦四很高兴,说:我们找到了!
这里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有墓葬的地下是空的,当大雷的时候,就容易形成共鸣,听起来好像是地下有东西和雷声相应和了。
盗墓活动的常规过程
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以前那些发掘工作与其说是发掘,倒不如说是盗墓实录。
因为其方法、手段等等完全是盗墓者的那一套,没有自己的东西。
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
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下面就讲述整个盗墓的过程。
看地形
看地形,很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
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也叫花土)、死土的分别。
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在探墓时,可以先用探条去探,根据手上的感觉去感觉是不是有墓;待确定以后就下铲,比如:一铲打下去十米,有了,然后看深度和铲子上带出来的东西,深度也是个标志,带出来的东西上有木屑、有朱砂、有坑灰等等,这都是特点;然后,用泥铲把墓的形状方出来,就是定坐标。
左边打一个,打了十米没有打到,那就是过了,再回头往右边一点继续打,以此类推,一个个的点连起来,就是十多米地下的墓的形状了。
然后根据墓的形状、深度、坑灰、木质(或石质、砖质)这些特点结合起来推测出墓的年代、墓门的位置等等。
挖洞口
探好位置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挖洞口了。
回复该发言
7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厉害的盗墓者一个十几米的洞子挖下去能够做到地面上没有土!
令人费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围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围几百米、几里地也看不到有土堆。
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谁也看不到,这样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
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
进入墓室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
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心里就有数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
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
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有两米多厚。
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
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
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
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
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
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
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
相当不简单。
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盗墓活动的行规和工具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
回复该发言
令人费解的是,就算墓地周围都是一片平原,全是很平整的土地,周围几百米、几里地也看不到有土堆。
所以,土是不可能堆在外面的,而且洞口那么小,干活的时候还要封起来,谁也看不到,这样高超的手法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
有的洞口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
进入墓室
一般来说,任何朝代墓内的物品摆放都有其规律。
一看形状是汉墓,东汉或是西汉,那么心里就有数了:棺木应该在哪里、陪葬的物品中陶器在哪里、金属器皿在哪里、两边的耳室里都会有什么等等。
等真的下去以后,直奔那里就挖过去了(汉墓一般都是塌陷的,灌满了土,说是墓室,实际上都是土,是在土里前进,东西都在土里)。
一般贵重的陪葬品会放在墓主棺木里其左肩部和右脚部。
还有些墓,比如明清墓,墓顶会很厚的,这是因为那时的墓大多采用七纵七横、共十四层的青砖砌起来的,有两米多厚。
这样就需要在挖洞时避开墓顶。
所以,一旦下铲子碰到了砖(铲子提上来会带有砖灰),那就要找其他地方往下打了。
这个其他地方有时可能是靠近墓门,有时可能是靠近墓的后墙,都有可能,完全是根据墓的本身形状、特点来定的。
看完形状,一想这墓内的棺椁可能是靠近墓门位置,那打洞的时候就靠近墓门,反之就靠近墓墙打。
一个墓,就象一辆坦克,尽管有装甲(墓墙、防盗层)、象堡垒(墓顶很厚),但也有弱点。
弱点就是墓墙,或是墓底。
有些盗墓者一看这墓太坚固了,顶上和周围都不好办,就要再挖一个竖井和一个横井,直接就到墓的正下方。
到墓的正下方以后再继续垂直向下开一个竖井,然后用工具向上面挖,把墓底挖穿一个小洞,然后通过这个小洞就可以进入墓的内部。
这样,墓的四墙、顶部都没有破坏,但墓本身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但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以砖石结构的明墓为例:它的后墙最薄弱,基本上只有两层砖,所以打竖洞时可以沿着墓后墙打,把两砖厚的墓墙凿开并不费什么事。
针对明墓来说,几乎所有的古盗洞都是开向后墙的。
解放前盗明墓的,很多只有一个人干,只有一晚上的时间,穿着老鼠衣、手脚并用,挖洞、进墓、拿东西走人。
相当不简单。
那时候一个人没办法打竖井,他就离开墓一段距离,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向下挖,斜着向下,整整好好碰到墓的后墙,然后凿透、进入,计算的非常精确。
盗墓活动的行规和工具
我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盗墓贼的行规和盗掘手法
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民国时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
回复该发言
8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06 发表
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
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
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
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
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
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
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
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
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盗墓工具的演进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
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
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
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回复该发言
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
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
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
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并有对付墓内防盗机关的一套办法。
他们在确定盗掘目标后,如果小墓不须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速战速决,取出随葬品走人。
如是大中型墓葬,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
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
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盗墓工具的演进
解放前的盗墓贼,一般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干,不要太多,时间是一晚上,干活有自己的专用工具(挖掘设备),有专用连体服装(老鼠衣,上面布满各种装备)。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
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的墓葬为对象一去不复返。
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明代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洛阳水土资源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
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味),则发(掘)。
解放前的挖掘设备,选用锋利的铧犁叶片的一部分做掘进器,三片装很像螺旋桨,后部紧连着螺旋状的排土装置。
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够打透墓砖(螺丝钉原理,加大水平力量即可,不用大力下按)。
回复该发言
9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43 发表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
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
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
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
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
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
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
双方见面打个招唿,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
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
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
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
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
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
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
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
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
这几个人各有分工。
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
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回复该发言
河南洛阳城自古以来文化悠远,历史上曾为十三朝古都,一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心。
时至今日,洛阳名闻天下的洛阳三宝,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洛阳铲,其中前两样都有极好的声名,而独独这第三样似乎并不光彩,因为它是一种盗墓工具。
洛阳城确是盗墓风行,主要源于洛阳自古以来的厚葬之风。
自古以来洛阳达官贵人讲究厚葬,而且往往异常重视墓穴的修建,随葬颇丰,以致于洛阳古墓多如牛毛。
唐代诗人王建曾这样形容洛阳墓葬稠密:
北邙山头少闲土,
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
堆着黄金无买处。
也正因如此,洛阳盗墓之风自古盛行,而历代盗墓者也是能人辈出。
关于洛阳铲的由来,洛阳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洛阳邙山马坡村,有个农民叫李鸭子,从小就以盗墓为生,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间有一天,他到十几里外的孟津县赶集。
有个来自偃师县马沟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准备卖煎包子。
双方见面打个招唿,他见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状的短柄铁铲在地上挖了一个竖直的小圆坑,以便插入棚柱。
这人用此铲往地下一戳,提上来时带出不少土,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这家伙比铁锨挖盗洞轻巧灵便,特别是能带上原土,利于判断地下不同地层情况。
于是他找了张纸,贴着铲夹画出一张原大图样,回家后马上找铁匠按图打造,一试果然得心应手,效果不错。
以后其他盗墓者纷纷仿效,于是得到广泛推广。
洛阳铲因为是要做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约和现在的石油勘探、地质取样相似,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见的一种凶器管儿插。
洛阳铲的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会带不上土。
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阳铲打制完毕,再装上富有韧性的腊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绳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处,铲子提起之后,铲头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
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
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同样的,挖的墓不同,盗墓工具也不同。
探汉墓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进入汉墓墓室(汉墓多为墓坑,多已塌陷)捣土时用滚叉和撇刀。
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它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
但在近年全国刮起的盗墓狂潮中,它又被盗墓贼用来重走邪路。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
这几个人各有分工。
现代盗墓贼的盗墓工具已经比以前先进多了。
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用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
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
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
回复该发言
10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43 发表
摸金门、搬山门、卸岭门、发丘门。
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
有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
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
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
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
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
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但独干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会组成五人下的小团体。
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的工具与武器 ,并能将它们与风水术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极少有人违反。
不是很擅长武功秘法体术
与发丘将军互相看不顺眼,摸金认为发丘与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时坏人尸骸,损人风水,对行内传统规矩多有违背;而发丘以为摸金因循守旧,空有精悍手艺只为衣食谋,不去能将行业发扬光大。
摸金校尉行规:
摸金校尉们干活,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
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
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
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千万别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唿气,怕诈尸。
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 。
搬山道人
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
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
风水上只是粗通门道,但与其他三派相差较远。
搬山道人行事多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合作。
传统武功比摸金强一些,但对付僵尸多用提前设置的阵法,以及自制的各种小型手工武器。
其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
因为创派时间比较晚的缘故, 继承风水法术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搬山道人行规
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
细节暂时不详.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
回复该发言
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
有称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摸金校尉
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注重技术环节。
曹操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
时至宋元之时,发丘、搬山、卸岭三门都少有弟子出现,因此往往被认为门派传承就此断绝,只剩下摸金一门。
摸金一门中并非是需要有师傅传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专门的标识,切口,技术,只要懂得行规术语,皆是同门。
不过在摸金门传承中,只有获得正统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称为摸金校尉。
号称掘丘一行的民间正统,与发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风水星象计算出古墓宝藏的方位。
行事讲究留有后路,做事不做绝。
摸金校尉不喜欢与人合作,但独干有困难而对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会组成五人下的小团体。
积极吸纳现代社会的工具与武器 ,并能将它们与风水术法结合起来使用,但对传统行规最为重视,极少有人违反。
不是很擅长武功秘法体术
与发丘将军互相看不顺眼,摸金认为发丘与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时坏人尸骸,损人风水,对行内传统规矩多有违背;而发丘以为摸金因循守旧,空有精悍手艺只为衣食谋,不去能将行业发扬光大。
摸金校尉行规:
摸金校尉们干活,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
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
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
进墓前需戴口罩,入内千万别把口罩取下来,第一里面的空气质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气息不能留在墓里,不吉利;第三,不能对着古尸唿气,怕诈尸。
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 。
搬山道人
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
他们大都扮成道士活动,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术的法术。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汉时就有雏形,但是兴盛于于清朝中叶,机关阵法是其所长,破解坟墓中各类机关很是拿手。
风水上只是粗通门道,但与其他三派相差较远。
搬山道人行事多独来独往,从不与他人合作。
传统武功比摸金强一些,但对付僵尸多用提前设置的阵法,以及自制的各种小型手工武器。
其前身与茅山略有渊源,但因为理念原因,也是互相排斥。
因为创派时间比较晚的缘故, 继承风水法术不多,对传统行规彻底无视,被其他门派所排斥,所以极少表露真实身份,以道士的身份周游国内各地,没有太强烈的善恶与民族观念。
搬山道人行规
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
细节暂时不详. 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卸岭门据说创始人得仙人传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岭门门人,多是力大无穷,通晓武功之人,因此被称为力士。
回复该发言
11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43 发表
当年威震九州的吕布也曾是卸岭门传人,为董卓筹备军饷,曾挖掘过多位汉皇墓葬。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
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
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
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
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
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
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
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
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
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
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卸岭力士
卸岭派行规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
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煳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
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发丘将军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
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
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
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
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发丘将军行规
回复该发言
此派于北宋期间经过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元蒙时期,因敌视元蒙政权,被大肆迫害,于是展开全面报复,以破坏成吉思汗陵的风水,败坏元朝江山为己任。
最终破坏了成吉思汗几处附陵,恢复汉人江山。
也因此和蒙人结下世仇,蒙古占据天下时,曾发出金鹰令,召集一只集合了天下刺客的秘密组织追杀卸岭门人。
据说直到今日,这一只刺客集团的后人依然遵循祖训,追杀卸岭门门人。
也正因为如此,卸岭力士最为隐秘自己身份,非本门之人虽夫子妻儿也不会告知自己的身份。
卸岭门门人后来淡出中原,曾经多活动于苗疆外蒙西北一带,近代也中亚北非欧洲也曾经出现过他们的踪迹。
卸岭力士多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对华夏一族的传承很是重视,虽然活动范围不在中原,但传人只在汉人内寻找,对可能危害到汉人中原政权的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精擅传统武功,行迹类于侠客。
轻视现代科技产品武器,但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
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
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
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
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卸岭力士
卸岭派行规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
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真正的大行家对洛阳铲那些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地下土壤如果不够干燥,效果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在江南那些富庶之地,降雨量大,好多古墓都被地下水淹没,地下的土层被冲得一塌煳涂。
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
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发丘将军
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此印原型据说毁于明代永乐年间,已不复存于世。
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
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
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
清代因为外族迫害,流亡海外,多活动于东南亚及美洲一带,曾经在诸多大型古代陵墓发掘队中发现过他们的身影。
国内余支多以考古学者的身份混迹于政府部门。
发丘将军行规
回复该发言
12 回复:盗墓百科
神无爱2008-10-22 06:24:43 发表
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
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
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
但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崂山派
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
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
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
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
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崂山道士多以驱妖捉鬼,周游行医为生,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
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颇多和四大门派合作盗掘古墓牟利之人。
四大门派中回避僵尸的法器药物,也多为崂山弟子所创。
与茅山为宿仇。
茅山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
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
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
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
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
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
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
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
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
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
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
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
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回复该发言
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
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
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
但具体细节暂时不详
崂山派
崂山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
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
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
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
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崂山道士多以驱妖捉鬼,周游行医为生,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
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颇多和四大门派合作盗掘古墓牟利之人。
四大门派中回避僵尸的法器药物,也多为崂山弟子所创。
与茅山为宿仇。
茅山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
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
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
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
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
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
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茅山一派擅长寻穴找墓,风水祭祀,迎亲典礼,机关阵法,相面测字,看八字,算吉凶,甚至逆天改命等等。
其中机关阵法,与搬山分甲术意外流失,形成了掘丘一行中的搬山道人一派。
茅山派人多以道士身份,巡游四方,以参赞红白喜事,看风水找坟地,看相算命等行为生。
茅山派认为天命虽不可违却可变,所以最擅长利用墓穴改变他人命运。
也因此和掘丘者水火不容,中土墓穴中的守墓机关,号称有半数为茅山弟子所创。
茅山崂山两派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
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
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两派都被极力打压,又没有出逃外国的经验,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
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两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回复该发言
15 回复:盗墓百科
半支烟DE温柔2008-10-22 12:27:19 发表
我在给加点术语
在故事中,胡八一和Shirley杨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Shirley杨:定盘子挂千金,海子卦响。
勾抓踢杆子倒斗灌大顶元良,月招子远彩包不上。
胡八一::无有元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敢问这位顶上元良,在何方分过山甲,拆解得几道丘门?
Shirley杨:一江水有两岸景,同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鹧鸪分山甲,鹞子解丘门,多曾登宝殿,无处觅龙楼。
这些倒斗的暗语有一小部分和江湖黑话基本相同,但是又自成一体,很有特点。
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些暗语的具体含意,因为以后的故事中会经常出现这些词,可以作为一些参考。
Shirley杨:定盘子(心)挂千金(歪了),海子(嘴)卦响(胡说八道)。
勾抓踢杆子(手脚利索)倒斗(盗墓)灌大顶(职业技能高)元良(尊称,多用来称唿同行,可作多种意思表达,例如老夫子,老先生,老前辈,兄长,阁下等等,总之就是十分给面子的称谓),月(二,两只,两个)招子(眼睛)远彩(瞧得清楚,眼光好)包不上(不会被骗)。
胡八一:无有(不敢当)元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套口,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敢问这位顶上元良,在何方分过山甲(都是在哪盗墓?
活动范围在什么地方?
),拆解得几道丘门?
(最拿手的是破解什么朝代的古墓机关)
Shirley杨:一江水有两岸景(套口,意思是指虽然各在一方,相距甚远,却毕竟都是同行),同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鹧鸪(各处都去,也做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之意)分山甲,鹞子(从古至今,也做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之意)解丘门,多曾登宝殿,无处觅龙楼(套口,不懂风水,自己找不到龙楼宝殿,即使经过古墓也未必能发现,只能做针尖活,必须知道准确的目标才能倒。
龙楼,高耸入云的山峰为龙楼,宝殿,雄伟平整的山岭为宝殿,龙楼宝殿合在一起,就是特指陪葬品奢华的超大型古墓)。
回复该发言
在故事中,胡八一和Shirley杨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Shirley杨:定盘子挂千金,海子卦响。
勾抓踢杆子倒斗灌大顶元良,月招子远彩包不上。
胡八一::无有元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敢问这位顶上元良,在何方分过山甲,拆解得几道丘门?
Shirley杨:一江水有两岸景,同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鹧鸪分山甲,鹞子解丘门,多曾登宝殿,无处觅龙楼。
这些倒斗的暗语有一小部分和江湖黑话基本相同,但是又自成一体,很有特点。
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些暗语的具体含意,因为以后的故事中会经常出现这些词,可以作为一些参考。
Shirley杨:定盘子(心)挂千金(歪了),海子(嘴)卦响(胡说八道)。
勾抓踢杆子(手脚利索)倒斗(盗墓)灌大顶(职业技能高)元良(尊称,多用来称唿同行,可作多种意思表达,例如老夫子,老先生,老前辈,兄长,阁下等等,总之就是十分给面子的称谓),月(二,两只,两个)招子(眼睛)远彩(瞧得清楚,眼光好)包不上(不会被骗)。
胡八一:无有(不敢当)元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套口,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敢问这位顶上元良,在何方分过山甲(都是在哪盗墓?
活动范围在什么地方?
),拆解得几道丘门?
(最拿手的是破解什么朝代的古墓机关)
Shirley杨:一江水有两岸景(套口,意思是指虽然各在一方,相距甚远,却毕竟都是同行),同是山上搬柴山下烧火(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鹧鸪(各处都去,也做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之意)分山甲,鹞子(从古至今,也做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之意)解丘门,多曾登宝殿,无处觅龙楼(套口,不懂风水,自己找不到龙楼宝殿,即使经过古墓也未必能发现,只能做针尖活,必须知道准确的目标才能倒。
龙楼,高耸入云的山峰为龙楼,宝殿,雄伟平整的山岭为宝殿,龙楼宝殿合在一起,就是特指陪葬品奢华的超大型古墓)。
回复该发言
30 回复:盗墓百科
共有45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