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试图要为80后这一代人树碑立传的电影,但是事实上,它没有做到。
影片其实只是讲述了两个在伤痕累累家庭长大的孩子之间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而这两个人恰恰是80后,所以取名为“80后”,我认为是不恰当的。可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更有话题性,但其实远不如它原来的名字——《天长地久》,虽然平庸了一些,但它比较准确。
真正要为80后树碑立传的电影应该是了解80后一这代人的喜怒哀乐、歌哭笑泪的,但显然这部电影没有做到。韩寒曾经不无犀利地指出:80后苦不堪言,“钱都让50后60后挣去了,女人都给70后泡去了。所以80后还是挺苦的,因为社会压力很大,尤其是房子,特别贵。80后是房子真正的刚性需求者,因为娶老婆要买房。可能对别人来说,觉得这房子太贵了,再等一等。80后等不了,你一等,可能老婆就没了,房子更涨了。所以说,80后压力最大。”
有些偏激,但很现实,也很真实,这就也是为什么他的博文容易引起共鸣的原因,而这部电影却让人哭笑不得。80后这一代人生在一个远离战争、运动的年代,生在一个各种思潮转型的时期,他们品尝过独生子女的寂寞成长、高考压力的苦闷学习、大学期间的迷惘困惑以及步入社会的措手不及,但是这些在电影中,我们都没有看到。
所以说,电影其实是一部浮在生活之上的作品。它以为选择了像香港回归、申奥成功、非典肆虐、张国荣去世、奥运会开幕式这些社会大事件就可以做到一部如《活着》史诗般的电影,事实上,所有的史诗电影都是写在社会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那些大事件是真正对人的情感、命运产生过影响的,哪怕他卑微的犹如草芥。
但是在这部电影中,这些大的历史事件只是作为岁月流转的交代、男女主人公成长的刻度,它未能发挥到真正史诗般的作用。事实上,这些事件也并不是80后独有的标签,70后、60后他们都与80后一起经历过这些。
另外,选择张国荣对80后的影响以及他的去世带给80后的悲伤,有些仿《甜蜜蜜》,我认为是挺好的一个想法,但是电影没有做好。《甜蜜蜜》的最后,当张曼玉和黎明在美国的街头一家店铺门口偶遇,而这时店铺里的电视机正在播放邓丽君去世的消息。那种带给主人公无法言说的感慨以及带给观众的感受是如此的强烈,这是因为,所有的观众都能够体会到邓丽君曾经带给她们俩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体会。张曼玉和黎明在异乡街头错过又重逢,而此时共同的偶像已悄然逝去,他们曾经一起在一辆单车上唱过《甜蜜蜜》,一起在新年的街头卖过邓丽君的卡带,曾经有一次在香港的街头碰到邓丽君然后黎明让她在他的背上签名·······这些渗透了生命的轨迹,所以才会让人万种滋味无法言说。
《80后》电影也试图达到此种效果,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张国荣真正在主人公生命的意义,我们只是看到在张国荣去世的纪念活动中,杜子豪(男女主人公共同的同学)送给沈星辰(女主人公)一包口罩,说非典来了,要保护好自己。
所以说,当电影中播出张国荣的《有谁共鸣》时,我也想问,这部电影有谁共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