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林书豪征战NBA夏季联赛 [体育图片中心]

林书豪带球进攻
回顾最近几个月,林书豪登陆NBA的历程吧。在六月份参加NBA选秀大会,但是并没有被选上,不过后来得到了达拉斯小牛的垂青,让他有机会得以参加今夏的夏季联赛。在夏季联赛里,和状元约翰-沃尔进行一对一对抗,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瞬时间,林书豪成为非选秀球员当中的大热,包括洛杉矶湖人队等多支球队度和他进行接触。最终从家乡球队金州勇士队当中获得一份部分保障合同。
在新赛季里面,林书豪将会正式在NBA亮相。实际上,他也并不是NBA历史上中的第一位美籍亚裔球员。像是在勇士队历史上,就曾在1978年选秀大会上选中了汤森,而汤森是一位美籍菲律宾裔球员。而在63年前,则还有过一位沃特-米萨卡。但是这名非选秀球员还是引起了足够的轰动——尤其是在美国的华人圈子里面。举个例子,在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的多家亚洲媒体最近都派出了人马聚集在三藩市,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报道林书豪在篮球训练营里面即将进行的五分钟的简短演讲。
除了亚裔美籍球员这个特殊的身份之外,林书豪在学历上的经历也颇为吸引人眼球。他是一名来自哈佛加州分校的大四学生,修读经济学,在学校期间的平均绩点是3.1;当初他来到哈佛的时候,甚至没有人愿意为这名6尺3寸,运动能力出众的球员提供奖学金。他曾经获得加州地区最佳年轻运动员的称号。而此时此刻,这位曾经率领高中校队勇夺州篮球联赛冠军的黄种人,成为了哈佛大学历史上,近50年来首位登陆NBA的球员。
这样的事迹毫无疑问鼓舞了那些在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有着运动能力的孩子,可以不用再只是追逐在卷面上那个冷酷的分数,而可以在运动场上展现着他们的天赋。林书豪的登陆NBA在鼓舞着他们,挣脱“常春藤”(也指常春藤大学联盟)的束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对于林书豪而言,他需要屏蔽周围的聚光灯而专心致志的打球,习惯于美式生活的他开始步入了媒体的中心。尽管他的信仰、教育和生活习惯都和一般的美国青年无异,但是他的经历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时代》杂志在去年十二月曾经对林书豪进行专访;而CNN也在今年8月对他进行了特别访问;《纽约时报》在版面上刊载了一篇关于他的1000词的报道。
关于林书豪的成长,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书豪的父母亲将书豪从台湾带到了美国,同时也给林书豪极大的发展自由。他的父亲是一名电脑工程师,而对于自己儿子热爱篮球和对篮球的追逐,他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这和亚洲尤其是中国不少家庭的视觉不一样,在中国,太多父母希望给孩子定性,希望让他们成为医生等的某一固定职业,或者是非得在网球场上琢磨出个成就出来。
这一点使得林书豪带来了更胜于姚明的冲击力。他和姚明几乎没有任何共通之处,尽管他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球员,但是林书豪的发展之路和姚明截然不同——姚明是在举国体制下被培养出来的篮球明星,而林书豪则是在名校的书卷当中,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天赋,走上了NBA的大舞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