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涅涅茨人主要以驯养驯鹿为生
涅涅茨原意为“人”,其祖先住西伯利亚西南部。涅涅茨人是北极冻土带驯鹿牧民、渔民和猎人(特别是猎野鹿)。但有几个小型森林居民集团,以渔猎为本,主要使用驯鹿作运输工具。

生食鹿肉是他们的习惯
涅涅茨人有3万(1979年),占全俄罗斯人口的0.01%。涅涅茨人主要分布在涅涅茨民族区、亚马尔—涅涅民族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民族区(2.58万人),其余居住在汉特—曼西民族区、科米自治共和国等地区。
涅涅茨语属乌拉尔语系萨莫迪语族,使用俄文字母的文字。目前,涅涅茨人是讲乌拉语系萨莫耶德语支语言的最大集团。涅涅茨人信奉萨满教,后部分人改信东正教。涅涅茨人,旧称萨莫迪人、尤拉克人。涅涅茨人的族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丁零”人。

涅涅茨人驯鹿的本领与生俱来
中国汉代时丁零人游牧于萨彦岭地区。因战乱一批丁零人沿叶尼塞河向北迁移,到达北冰洋沿岸,其中一部分越过了乌拉尔山。他们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成分,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萨莫迪人。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涅涅茨人居住的地区全被俄国征服。十月革命后建立了涅涅茨民族区(1929年7月15日,属俄罗斯联邦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亚马尔—涅涅茨民族区(1930年12月10日,属秋明州)、泰梅尔民族区(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涅涅茨人自古以养鹿、捕鱼、狩猎为生,现在涅涅茨人居住的地区成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产地。在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3800公里的西伯利亚城镇纳德姆外。

涅涅茨人居住的帐篷
尽管考古学的证据指出驯鹿驯养的起源于2000多年前,但涅涅茨族的大规模放牧传统不超过400年历史。由于俄罗斯帝国从莫斯科向东扩张,其他当地人在逃亡途中侵入了涅涅茨人的驯鹿猎场。涅涅茨人转而进行驯鹿放牧,这使得他们避开不断涌入的人口,带着他们完整的生活向北迁移。

一年一度的春节时期,一位涅涅茨女人领着她那装扮好的驯鹿穿过亚瑟尔路
有些地区已由突厥诸语言和俄语取代萨莫耶德各种方言。在苏维埃政府统治下,改进了公社式集体生产,仍以饲养驯鹿为主要活动。传代以父系为宗,凡同祖氏族各有其住地,并有共同墓地、祭祀场以及氏族标记;氏族内部禁止通婚。妇女处于附属地位。巫医分为若干等级,各司专职。

涅涅茨的男孩们正在玩套绳索的游戏,这类游戏有助于掌握放牧驯鹿的技巧,几年之后他们便能放牧鹿群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