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部三大水厂供水受惠范围

西江水源地原貌
西江引水工程建成后,将全面置换广州西北部的石门、西村、江村三大水厂的现有水源,广州市中心城区水源水质100%达标,广州也将提前两年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越秀、荔湾、白云区以及天河区部分区域约600万市民受惠,广州市中心城区从此形成东江、北江、西江三江并举的优质水源新格局,工程对全面提升广州中心城区的供水质量,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实现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广州,推动广佛同城化,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筹划篇
民生为大,科学决策应运而生
广州珠水绕城、河网密布。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近年流溪河上游来水量日益减少,广州西北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汪洋书记指示:“广州要以2010年举办亚运会为动力,在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饮水质量问题上,做全省的表率”。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将“以民生为重,解决江村、西村、石门等供水厂原水水质问题,保障广州中心城区居民饮用水安全”的建议列为省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跟踪办理。广州市政府也就城市供水布局、水源水质以及亚运会供水安全保障等问题做出重要部署。
西江是珠江流域的第一大河流,年均径流量约2670亿立方米,占珠江流域总量80%,水量之丰沛仅次于长江,河流自净能力强。早在1984年,“西江”已出现在《广州市供水水源规划报告》里。根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对西江进行持续二十多年的跟踪监测,显示西江“高要”以下至“三水”河段的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Ⅱ类水源水平,是理想的取水水源。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各级政府民生为大、科学决策,当年5月广州市政府正式发文明确实施西江引水工程。2008年,广州市政府实施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对涉水项目实行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统筹管理。水投集团多方筹措为西江引水工程及水厂改造成功融资118亿元,并成立了支付中心,对工程款采取集中支付,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在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出具西江引水工程核准意见,初步设计通过广东省建设厅审批通过后,西江引水工程2008年12月29日正式动工,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负责工程具体实施。2009年9月,征拆任务全面完成,西江引水工程进入建设高峰期;2010年9月6日,西江引水工程全程71.6公里输水管线全线成功联通。
实施篇
各方携手,打造精品创新工程
在广东省全面实施珠三角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横跨广佛两市的西江引水工程,是“广佛同城化”的一个重要成果。
为让两地市民尽早喝上更安全、更优质的水源,广东省政府高屋建瓴、成立专门协调机制,特别是2009年9月10日,广东省政府成立西江引水工程联席会议机制。在广东省和广佛两市及三水、南海、白云三区各级党和政府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在4个月时间内,工程71.6公里管线涉及的征借地完成率从31%上升到98.16%,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关键先决条件。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