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经典旋律歌唱祖国
歌声可以唤醒一个时代的回忆,歌声可以体现一代人的情怀,歌声可以凝聚一代人的力量,歌声可以展现国家和社会的变迁。在9月30日晚21:35北京卫视播出的《五星夜话》国庆特别节目中,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耿莲凤和词作家甲丁一起聚首五星台,用经典的旋律与您歌唱祖国。
李双江、耿莲凤现场高歌
除了到场的三位嘉宾,台下的观众是由建设者合唱团、老年合唱团、大学生合唱团和少儿合唱团四个合唱方阵组成。五、六十年代的建国初期可以说是一段燃情岁月,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所有人都在积极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谈起那个年代的歌曲,李双江和耿莲凤分别提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和《咱们工人有力量》,并带着四个合唱方阵现场高歌。
在甲丁看来,《团结就是力量》和《咱们工人有力量》这类歌就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需要一种精神,而像《让我们荡起双桨》,则是那个年代人们柔情和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李双江曾跑到天安门“找感觉”
进入到七、八十年代,我们的共和国更是一片欣欣向荣,有很多人把那段日子称为纯真年代。对于那个年代的歌曲,李双江首推的就是《北京颂歌》。在节目中,他还追述了当年为了演绎好这首歌,他特意跑到天安门去找感觉的趣事。
很多八十年代出道的歌手一夜走红,歌曲中流动的节奏则让年轻人有一种自豪感。在甲丁眼中,与现在很多词曲创作者把创作当做一项工作不同,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把创作歌曲当做一种情感的表达。七、八十年代的歌曲体现了一种曲风的多元化,具有浓烈的时代背景。
随着祖国的逐渐富强,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共和国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成功,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庆,包括今年的世博会,很多人都跟随着共和国的脉搏感受着一个又一个激情时光。在节目中,甲丁特别提到了《国家》这首歌,他认为《国家》唱出了全球华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祝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