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基金品牌研究中心近日发布《基金仓位与基民申赎变化观察报告》。报告通过五年来数据统计考证得出结论:基金平均仓位屡成可供参考的典型反向指标,特别是在其最高仓位或最低仓位之时,参考作用极其明显;基金经理整体的主动“择时”表现极差,被业内人士戏称“操盘黑手”。
对于仓位决策,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市场上涨之前,基金经理高仓位持股待涨,在大盘向下调整之前,低仓位回避系统性风险,这才是最正确的决策选择。遗憾的是,5年来20个季度实战数据表现显示,基金经理的群体性仓位决策行为仅有6次做对,14次做错了,成功概率仅有30%,另外的70%则成了反向指标。
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基金经理轻仓避险愿望多数落空,重仓分享股市收益也未能心想事成。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基金经理整体最为悲观之际,后市反而提供良好的赚钱机会;基金经理整体最为乐观之时,大盘却给予了无情的打击。总体走势图型上可见,基金平均仓位变化与大盘走势基本上呈正向相关,大盘走强,基金仓位随之上升,大盘走弱,基金仓位也跟着下调,“高点重仓、低点轻仓”规律性现象明显。由此可知,此前坊间专家“基金仓位反向指标”的论断是有一定的客观事实依据的,基金经理因此被戏称为“操盘黑手”。
对此,编者分析认为,以“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为标榜的基金经理军团,高估自身对大势的研判决策能力,经常尝试波段操作部分可供灵活配置的基金资产,期望通过“高抛低吸”仓位获取“阿尔法”超额收益,结果是“屡错屡试,屡试屡错”,经常“追涨杀跌”做反了方向,甚至出现“底部割肉”“追高被套”等可悲现象。
实际上,国内基金行业中,“追名逐利”的基金经理“换岗”、“跳槽”、“奔私”极为频繁,5年来一直管理着同一只基金者屈指可数,而其中仓位决策能多次“做对”了方向者更是凤毛麟角。多数高学历的“英才”拿着高薪操纵巨资在市场博杀中博杀,调仓决策结果却还不如成熟的散户,而成了反向指标者更是举不胜举。
报告统计分析五年来基民净申购率指标,令人意外的是,近两年来,基民的净申购率指标与上证指数走势呈现背离现象,反映了投资决策“高抛低吸”理想状态,这与基金经理期间平均仓位屡次呈现“追涨杀跌”有着天壤之别。广大的散户阵营,随着成熟的基民越来越多,初期跟随股市行情“随波逐流”的群体性“波段操作”状况逐渐消逝,近两年基本上是“波澜不惊”,不因大跌而“斩仓”赎回基金,也不会在大涨之后“追捧”而加大申购力度,而且,还出现了“高抛低吸”的高明操作结果,堪称广大投资人的楷模典范。
基民群体之所以能够做出超越基金经理的高明投资接触行为,报告认为应该事出有因。一方面,部分被套牢者抱着“死了都不卖”的精神,没有在大盘底部赎回,减少了赎回的冲击;另一方面,坚持定投者用固定金额买基金,必然是“低吸高抛”的结果;此外,成熟老基民及机构投资者,借助老基金“抄底”并在满足收益之后“落袋为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知,管理层推动的、基金公司积极参与的“投资者教育”工作,近两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作为基金投资者所信任的基金经理,本身是受托“投资者”,而且是关系到广大持有人(基民)的切身利益、并影响众多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者”,调仓投资决策行为反映的专业水平仍然极为低下,并且数年来屡现违背道德风险的事件,基金经理是否更应该接受“投资者教育”呢?有什么办法可以令其今后少犯错而多为持有人赚取更大利益呢?报告编者留下了疑问,并明确指出:让基金经理平均仓位继续成为反向指标,绝非基金行业之幸、更非大多数投资者之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