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庆梁老人在家接受网易公益记者专访
舟曲遭受泥石流灾害,全国哀悼。吴庆梁老人想应该为灾区做点贡献,赶忙拿了1万块钱,跟单位反映希望为灾区捐款。单位领导回复这次舟曲不组织捐献,把钱退了回来,老人又想通过邮局直接往灾区汇款。这位家住北京朝阳区的82岁老人,尽管收入仅靠退休工资,但10多年来,他的善举却从没有停止。
吴老揣着一万块善款,正苦于无门捐赠,无意中看到了《北京青年报》对网易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网聚爱·希望工程365爱心行动”活动的报道。老人看完之后很激动,拿起电话拨打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会“网聚爱365”捐赠热线。老人说:“这个钱正好捐给他们,这不是一个人365,正好我算了,可以27个人,我说27这个数不太好,我就捐赠25个吧。”吴老打完电话,第二天一大早,中国青少年发展基会的工作人员赶到吴老家中,从老人手中接过善款9125元捐款时,许多在场的人都感动不已。这已经不是吴老第一次捐款捐物帮助孩子们了。

希望工程结对学生25人名单、吴庆梁老人捐款9125元的收据
说起自己的第一次捐款,老人至今印象深刻。1992年,吴庆梁为送母亲骨灰在老家安葬,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老家。离家50多年,重新踏上故土的吴老除了对家乡经济发展变化感到激动的同时,也看到了少数贫困地区家庭窘迫生活现状。贫困家庭的孩子无钱上学,交不起学费,更没钱买书本纸笔,每天只能吃窝头咸菜充饥,多数时候还要帮助家里干些杂活补贴。看到这些使吴老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49年时家庭困难,同样交不起学费上大学,幸而有机会而参加军校学习技能。受到党和国家政策帮助的吴老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为仍未脱离贫困线老家人做点什么,捐钱帮孩子回到课堂。
回到北京不久,吴老从自己5万购房款里抽出3万块用于捐赠。吴老希望有限的捐款能帮到更多人,随即联系了老家小学希望设立奖学金,用利息来资助几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同年在当地教委协助下正式成立“温县实验中学庆梁教育基金会”。十年来受助学生达189名。

温县实验中学庆梁教育基金 章程

09年吴庆梁奖学助学金发放清单

焦作日报题为《吴庆梁奖学金情暖家乡学子》剪报介绍
踏出为更多人奉献公益的这一步,吴老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扑在公益事业上。吴老在爱人生前就与她达成共识,希望为北京大学阿拉伯系成立一个奖学金。09年底同家人、老同学商议后作出了捐款决定。北大阿语系主任谢轶荣商议代表全系师生接受了捐款,设立专项奖学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