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白银市这几年一直在探索转型之路,并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白银经验”,并走进全国政协全国委员会9月8日举办的“21世纪论坛”。
论坛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白银市市委书记肖庆平。
《21世纪》: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白银为什么要力推转型?
肖庆平:白银市在1953年时只有7户人家,因为发现了铜矿,出于发展国防工业的需要,人就多起来了,属于典型的因矿设市的城市,现在已有180万人口。我们这里有两家大型企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和银光化学工业公司曾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50年来累计上缴利税60亿元,生产铜、铝、铅、锌4种有色金属产品430万吨,曾经创造了铜矿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全国同行第一的佳绩,白银公司的人有一段时间进中南海都不用下车。
从1980年代开始,白银市铜资源开始出现危机。自1996年以来,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累计亏损4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60%。白银市在2008年3月17日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我国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之一。
《21世纪》:白银的转型战略是什么?
肖庆平:我们的转型战略主要是进行结构调整。以前主要以有色金融为主,现在要转型,不可能一下子转到农业或者服务业上去。我们只能慢慢转,一方面在铜矿的加工生产上,延长产业链,同时寻找新的铜矿,另一方面向铅锌的方向上转,这两种资源很丰富。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逐步减少原有产业的比重,增加新产业,比如新能源产业,但是只能一点点退出旧产业,如果一下子退完,那不就去喝西北风了吗?
《21世纪》:那么,在转型过程中,新能源产业有哪些规划?
肖庆平:在我们的经济结构中,包括装备在内的能源产业产值占到GDP的30%,但新能源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小。我们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方向,主要以发展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目前,风电资源的总储蓄量在200万千瓦以上,可以开发的有一半,有十多个工厂已经列入了甘肃省风电场工程的发电规划。太阳能产业现在刚刚起步。
《21世纪》:白银市一方面城市要转型,一方面也要完成国家的节能减排任务,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
肖庆平: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转型,其次才能考虑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当然我们现在减排方面的压力很大。我们和产镍的金昌一样,过去是能耗大区,现在突然要减排,压力可想而知。对我们的减排工作,省里关注很大,环保部也在对我们重点监测。我们政府的压力很大,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些企业不敢引,不敢上,尽管它有效率有市场,我们也不能上。在二氧化硫和COD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方面,我们的压力更大,但必须得完成。
《21世纪》:目前国家对白银市有无特别的补贴政策?
肖庆平:国家对技术改造和特大型企业的电价补贴方面,还是有一些政策。我们正在向国家争取专门针对白银市的补贴政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