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再暴欺诈门 美证监会一个都不放过
继高盛欺诈风波之后,穆迪也因“误导监管层”而面临秋后算账。尤其是在穆迪等评级机构连续调低希腊等国家的主权信用等级,令欧元区领袖们大为恼火之际,穆迪“误导门”引人联想。分析人士称,从美国监管层来说,欧元区对美国评级机构的反应强烈,美国政府多少要有一个表态。同时,这一事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削弱评级机构的准确性和权威性的作用,或许可以淡化下调欧元区主权信用级别所造成的市场影响。
穆迪被查颇似高盛
近日,穆迪在公告中指出,其在3月18日收到美国证交会寄出的韦尔斯通知,该通知意味着,穆迪可能要为3年前的行为受到起诉。
美国证交会指出,穆迪在2007年申请NRSRO(国家认可统计评级机构)许可时所提交的描述其评级政策的材料包含虚假和误导性信息。穆迪在2008年时承认,其对10亿美元的11种固定收益投资产品给出了错误评级,正是基于这一事件的调查,美国证交会发现了穆迪的上述问题。
虽然目前穆迪被起诉还只停留在“可能”的阶段,但稍加盘点,就会发现穆迪和热闹非凡的高盛欺诈门事件有一定的共通点。
首先,事发原因都是年代久远的旧账,高盛是3年前销售的产品有欺诈,而穆迪是3年前的材料有问题,且其“罪行”均是可轻可重,弹性十足;其次,二者都是各自领域的寡头之一,其影响力早超越行业并影响到公共部门;再次,二者都在近日波澜不断的希腊债务危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风头正劲。
“这一事件和追查高盛的性质差不多。”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蒋舒博士表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