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报道

导演李少红手把手的给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说戏。

戏中小演员。新版《红楼梦 》中很多演员在拍戏时都是90后,大多未满18岁。

剧组对原著中所描写的贵族家庭奢华的生活,从环境布景到吃、穿、用等都是“尽可能的还原真实。
用“千唿万唤始出来”来形容电视剧新版《红楼梦》从筹备、拍摄到发行、播出的过程,并不为过。从2002年最初立项到2010年9月2日北京卫视全国播出,将近8年的等待考验着千万观众的耐心,同时也将投资方、导演、制片甚至演员的每一个琐事都被推到了各类媒体的“风口浪尖”。
无论是筹拍之初2006年那场遍及全国、声势浩大的“红楼梦中人”选秀,还是不断发生的换演员、换导演风波,再到一再延迟的停机时间、剧组时而传出的资金短缺,以及部分地面台播出后,面对一些观众、网友对新版《红楼梦》从演员到表现形式的各种质疑,这一切都使得新版《红楼梦》成为这个夏天最炙手可热的剧作。
显然,对于这部经典翻拍大戏,在电视剧这个已经成为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大市场里,红楼梦中人们“一把辛酸泪”的背后,是否收获了预期的收益?那些喧嚣的新闻热炒之中,又发生了哪些商业传奇?
如果要给新版《红楼梦》算笔账,还是要走进这个由制片方、发行方、播出方等众说纷纭构成的商业“大观园”。
“像申奥一样申报红楼”
——三家投资方的形成
作为出品方之一的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下称“华录百纳”),早在2002年起就开始了为重拍红楼梦而做着筹划、准备工作。
“新版《红楼梦》是国内唯一一次,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下称‘广电总局’)立项时,经过多家申请,经总局筛选后,最后由包括我们在内的两家公司去答辩、竞争,再由总局领导请专家评定的项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华录百纳总经理、新版《红楼梦》总制片人之一刘德宏回忆起当年申报项目的情景,不禁感慨,“那时,正值申奥成功不久,我们开玩笑说我们也要像申奥一样去申请《红楼梦》项目。”
2006年3月,广电总局发布了新版《红楼梦》立项的消息。刘德宏分析,华录百纳被选中成为唯一拥有新版《红楼梦》拍摄资格的机构,主要原因是:“我们从研发开始,资源配备准备早,包括剧本前期筹备,专家介入以及未来的实施方案等”。
87版《红楼梦》播映了20年后才能够有机会再拍摄的新版《红楼梦》,按刘德宏的说法,华录百纳把这个电视剧项目当成了“一个分成不同环节的大工程”。
立项成功后,新版《红楼梦》开始了电视剧剧本准备和漫长的等待导演时期。据刘德宏介绍:在立项之后的筹备工作推进过程中,华录百纳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下称“中影集团”)开始了合作,韩三平(新版《红楼梦》总制片人,中影集团董事长)确认了当时业界普遍认可的导演陈凯歌。但是,2004年陈凯歌正在筹备电影《无级》,随着时间进程,《无极》进入了拍摄阶段。这种情况下,大家把目光投向了曾经有过多次合作的导演胡玫。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