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式各样的攻城车也是大战中的一大看点。

官渡之战动作场面惨烈血腥。
(文/昨夜西风)电视剧新版《三国》于14、15日播出了重头戏、也是首场大型战役——官渡之战。曹操凭借此战役的击败袁绍,一举统一黄河以北大片土地,奠定了三分天下之一的魏国基础。网易娱乐特别推出官渡之战观剧报告,为您详解整场战役的全过程,以及新《三国》对此段落场面、人物刻画、演员表演的独家点评。
“官渡之战”全程详解
《三国》用了较大的篇幅来展现这场重大战役,与旧版相比简略了很多围绕官渡之战出现的谋略、人事以及一些时局性的变化,把重点放在了军事场面上。
一、作战篇
[开战前] 曹操先把袁绍请到两军战前,名义上是喝茶乞和,实际上利用这一手拖延时间,以便给自己的军队制造战机并且扰乱袁绍军心。
[首日第一战]
第一回合:曹军先发制人,万努奇发,漫天箭雨向袁军射去,袁军死伤无数;
第二回合,袁军派出战车队,曹方则利用盾牌和钩连枪组合掀翻战车,四两拨千斤,以巧取胜;
第三回合,袁军这方又祭出攻城用的冲撞车,而曹方则用了比较新奇的装备(带刺的铁轱辘),居然还能在空中飞舞,压得袁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第四回合,双方骑兵出场,互相厮杀。袁军抵挡不住曹兵的前后夹击,只好撤退,曹军乘胜掩杀。
[次日第二战] 曹操采用许攸的建议,奇袭袁军屯粮重地乌巢,击中袁军要害。袁绍反攻偷袭曹军大营,不料曹军早有准备,袁军再次中伏,二次大败。半路上又被许攸设伏,只剩下不足百人跟随。
[结果] 袁绍大败而归,气愤难当口吐鲜血,性命堪忧。
二、人物篇
[统帅] 在两军阵前,先是曹操对袁绍的一顿忽悠,中间居然还弄出一帮美女来骚扰袁军,然后屁颠屁颠地跑了,袁绍半天没回过味来。
[谋士] 曹方主要表现的谋士是荀彧,他始终是曹操的主心骨,而袁绍一方的谋士主要是表现许攸,但是始终交织着他和田丰、郭图两人的矛盾。曹操一方的经常露脸的武将是许褚张辽,袁方此时应该还有大将张郃、高览、淳于琼等人,但是新《三国》中这几个人几乎没有正面露脸。
[各方势力] 《三国》中把汉献帝也给“挟持”到了战场上,这个倒霉皇帝在战场只有哭的份,也难怪,这场战争表面上都是打着奉诏讨贼的旗帜,但是实际上根本没他什么事,他郁闷是很应该的。而外围人物方面,江东的孙策听说曹袁交兵,也蠢蠢欲动,计划袭击曹操的老窝许昌。为了表现刘备的仁义,新《三国》还安排刘备带着人马救了袁绍一命。这为将来三分天下的孙权和刘备的下一步举动做了铺垫。
三、计策篇
在新《三国》的官渡之战中,重点表现曹操的奸险,利用和袁绍的谈判机会,一个人使出四道计策:假意求和、献出天子、美女扰军、拖延时间以便利用太阳光线干扰袁军眼睛,就是不停地忽悠袁绍。按照新《三国》的意图,曹操的这四道计策可谓至关重要。
四、阵法篇
袁绍的如意算盘是双方两军对圆,光明正大硬碰硬地干一仗,那样他可以利用优势兵力击败曹操。而曹操则是通过拖延时间,先是扰乱袁军军心,然后采用侧后偷袭,再辅以正面进攻。显然曹操比袁绍灵活得多,也实际的多,这是他取胜的主观原因。具体到《三国》的官渡对决,主要出现以下阵法。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