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广州亚运会的其他话题……

返回广州亚运会……


我收藏的爽吧……


自由摄影师用遥控飞机航拍亚运场馆成长史(图)

1 自由摄影师用遥控飞机航拍亚运场馆成长史(图)
xixi16012010-10-04 12:53:32 发表
信息时报10月4日报道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黄东喜欢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因此,他选择了航拍摄影这个挑战性极强的工作。


为了练习航拍,黄东坚持3年从无间断


作为一名亚运会东道主,黄东眼中广州最美的建筑是亚运场馆。
因此,他用3年时间俯瞰这座城市,记录一座座亚运场馆的拔地而起。
亚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摄影师黄东把自己拍摄的这些亚运场馆航拍作品捐赠给广州亚组委,以表达一位普通市民对亚运的无限期待。
熟练操纵航模要两三年时间
黄东的航拍作品,是在遥控航模飞机上完成的。
这和很多人印象中在真正的飞机上完成的航拍,很不相同。
但在他的镜头里,航拍的独特视角呈现出的美感并不逊色:有“广州温网”之称的广东国际网球中心如碧绿荷叶绽放在萝岗,坐落于莲花山畔的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在阳光下泛着银色光芒,奥体游泳馆蓝白相间的建筑外观如琴键般孕育动感之美……
3年来,黄东用照片记录着一座座亚运场馆璀璨绽放。在他眼中,“最新的广州城市标志性建筑是亚运会场馆”。他忠实地用镜头记录着广州这座城市因亚运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冷冰冰的建筑变成了活生生会讲故事的主角。
45岁开始玩航模的摄影师
见到黄东的第一眼,你很难将他和那些艺术感十足的摄影作品联系在一起。朴实的着装,憨厚的笑容,黄东身上并没有摄影师的文艺范儿。但他的内心,却藏着一颗不折不扣的追求艺术的心。
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黄东的主要工作是拍摄美食,“广州大大小小的酒楼里用的菜谱,里面有很多美食照片都是我拍的。”现在,他已经记不得自己拍过多少张美食照片,见过多少种佳肴美味。黄东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参加广州美食节,一天拍下来,拍了一千多张照片,“看得都没有食欲了。”
这样自由的生活,很令人羡慕。可是不安分的黄东却不满足。北京奥运会前,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组航拍的奥运场馆照片,触动颇深,眼界打开!内心同时诞生了一个想法,从高空俯瞰大地,用航拍记录亚运场馆的建筑历程。
2007年夏天,45岁的黄东开始研究航拍。
航拍一般都需要飞机支持,因此非一般人力、物力、财力所能完成。因此在很多摄影师看来,航拍是遥不可及的事。黄东在思索了很久之后,选择用遥控航模飞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似乎看起来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但其实,并非如此。目前在国内通过飞机模型航拍,并拍到高画质画面的摄影师屈指可数。黄东此前虽然从事摄影多年,但对航空模型,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
他只得边摸索边学习,自己组装航模飞机。每天废寝忘食地研究网上的海量讯息,不停地做实验,在历尽千辛万苦后,黄东自制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架航模飞机。
但是,有了设备只是第一步。这些看起来比儿童遥控飞机玩具高级一些的专业航模飞机,操纵起来并不像玩具那么容易。玩航模的人都知道,要想熟练操纵航模飞机,没有两三年功夫是不可能的,更何况黄东还要让这些飞机乖乖听话,在几百米高空完成拍摄任务。
想要通过航拍拍到满意的作品,首先需要学的就是如何让飞机飞稳——不但要保证飞机能够安全起降,更重要的是能够控制飞机在空中保持平衡。
一旦没掌握好就会炸机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自由摄影师用遥控飞机航拍亚运场馆成长史(图)
xixi16012010-10-04 12:53:32 发表
每个周末,黄东都会到旧白云机场练习。每次飞行,他都要仰着头时刻关注飞机动向,调整飞行姿态,“哪怕是1秒的疏忽,没能及时修正飞机的飞行姿态,下一秒就有“炸机”(玩遥控飞机的行话,意指坠机)的危险。”
但是飞机远在百米之外的空中,一切都只能靠黄东手中的遥控器来控制,而且他选用的是直升机,这比那些带机翼可以在空中滑翔的航模飞机更难操控,有时风一刮就会发生“炸机”。而一旦“炸机”,这架航模飞机就要报销,几百块的成本就打了水漂。
尽管每次飞行前,黄东都仔细地测测风向,以免再生意外。但“炸机”状况却时有发生,这让黄东不由得心凉了一大截。
但他并不愿意放弃,暗暗给自己鼓劲儿,“这就好像小孩子学走路,肯定会摔。但摔倒了爬起来再跑,直到不摔,就学会跑了。”幸运的是,黄东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群广州航模爱好者协会的朋友,他们很快成了黄东的“技术顾问”,帮助他提高操控航模的技术。“先是50米,然后是80米,再是100米。”飞机越飞越高,黄东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信心也随之越来越高涨。
如今,经过3年的磨练,航模飞机在黄东的手里已如自己的手指般听话。他胸有成竹地说,“现在让它在我身旁2米起飞,飞回来的时候,还在这个地方。”
飞机上装视频解决取景问题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黄东希望的工作经验对从事航拍,有着巨大的帮助,拍摄取景、参数设置之类的摄影工作根本难不倒他。但是航模飞机飞在高空,他这个职业摄影师最初却变得不再专业,“开始的时候,拍的照片都是不堪入目的。一是根本没办法拍清晰,另外虽然飞机能够飞上去,但是刮起风,就很难控制飞机,这样一来就没办法精确取景。”
爱思考的黄东开始想各种办法。受电视台航拍体育比赛的启发,他想到了在飞机上安装视频传输装置的计划,“这个办法,解决了取景的问题。”
每次飞机落地都有种虚脱的感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黄东在认真研究有关图像远程传输技术后,终于自己动手搞定了这个技术难题。而且他在飞机上加装了图像传输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个相机调整装置,确保画面构图能够精确到他想要的效果。
为了拍到满意的航拍图片,黄东还必须“一心二用”。在航拍时他不但要控制飞机,同时还要调整相机,“这就好像是奥运赛场上的体操选手在参加平衡木项目,精神高度集中,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我都有种虚脱的感觉。”
但随着一张张满意的照片在他的镜头中展现,黄东也越来越兴奋,随着亚运场馆一座座展露阵容,黄东也带着自己的遥控飞机到各处场馆拍摄。
春夏秋冬,从无间断。
夏天即使地面温度高达56摄氏度,他依然在炙热的阳光下坚持拍摄,并始终抬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高空中的航模飞机。海心沙、亚运城、奥体中心、飞碟射击场……一处处亚运场馆在他的镜头中被记录下来。航拍的广阔视野让黄东对广州的城市之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我想以实际行动支持广州亚运会,并感谢那些亚运场馆的建设者。”
亚运结束后,黄东仍将继续自己的航拍之路,他计划在亚运后更多地拍摄广州的城市风貌,他想用航拍记录下广州的变迁。
全面改装造出5架拍照“战斗机”
黄东给自己的航模飞机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黄蜂!
如今他手中有5台“大黄蜂”直升机了,大、中、小各种规格,以适应不同的拍摄需要,最大载重可以达到4.5公斤。小到卡片机,大到单反,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专机”。而为了制造这些强悍的“大黄蜂”,黄东不知道在它们身上做了多少次“手术”。改装脚架、加装飞行稳定器、改装相机、改装飞机遥控器、加装视频传输设备……黄东依靠着自己一次次摸索将航模飞机改装成能够适应高画质拍照的“战斗机”。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自由摄影师用遥控飞机航拍亚运场馆成长史(图)
xixi16012010-10-04 12:53:32 发表
对飞机的改装,黄东解释道,“之所以要改装,主要是一般飞机模型为了做花式,都极力追求机动性,而这却不能够适应飞机模型航拍所追求机身平稳的需要。”为此,黄东除了选择宽大的脚架外,还在机身上加装了自动飞行稳定器,来保证拍照时机身的平稳。
此外,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照片的质量,黄东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拍摄系统的改造上,其中“大黄蜂”的绝招就是视频传输技术。黄东在普通相机上加装摄像头,并在飞机机身加装视频传输设备,这样一来在地面就能够同步看到飞机上捆绑的相机镜头的取景,再通过遥控装置调整构图,最终完成一张照片的拍摄。这样在两三公里半径内他都可以完成航拍。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