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作家、反假斗士方舟子
瘦高个儿、短裤、凉鞋、T恤,身板始终挺得笔直,远远走来的方舟子,装束很清爽,体型有些单薄。
直走,拐弯,穿过两三条横着的小马路,在到达茶楼之前,方舟子很留神走过身边的每一位路人。坐下来之后,表述谦和的这位斗士,在谈到写作和打假时,逻辑严密,语速很快,而一旦涉及个人和家庭,则迟疑不决,粗粗带过,甚至绝口不提。他说,这是他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
“唐骏翻不了案”
方舟子第一次听说唐骏这个人,是在2009年4月,一位网名为Albert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给新语丝网站投稿,说加州理工学院校园不算大,在这里求学的中国人,多数是相互认识的,而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提到他就读该校的时间,恰与Albert有重合的部分,应该彼此相识才对。但Albert找到当年校友全部名单,没有发现唐骏的名字,他当即认定,唐骏是在撒谎。收到稿件后,方舟子作了一番核实,加了一段小注,发到网站上。接下来,又将关注的话题转到了常规的医学、保健、生物学上。
耐人寻味的是,2010年有记者采访唐骏助理李欣时,她的回复是,方舟子是个偏执狂,他在一年前就盯上唐骏了。方舟子据此猜测,唐骏团队或许一年前就关注到这条爆料了。
7月,有一位叫“萨根”的网友问方舟子:你对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怎么看?由于一年前有过对唐骏学历门的基本核实,方舟子马上敲字出来说,唐骏那个博士是假的,他是想告诉大家,复制他的假学历吗?
有位很较真的网友让他拿出证据证明,方舟子这次发现,这个叫做唐骏的先生,俨然青年导师,有大量粉丝追随着,他决心认真调查,给这些粉丝们“消消毒”。在当当网上,他找到了该书的电子版,这是出版社出于市场推广的考虑,放到网上的正版。方舟子看后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不但学历造假无疑,而且整本书中关于留学经历的描述,绝大多数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在美国有过留学经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胡编的。”
方舟子将他认定唐骏作假的内容,陆续发到了微博上,网民与媒体火热跟进迅速开始了。唐骏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声浪。从7月6日开始,唐骏微博停止更新,手机只响不接,助理李欣也不再回复,这与此前随和阳光的唐骏形象,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按照方舟子对美国社会生态的了解,唐骏会被开除或引咎辞职,但在讲究人情的中国社会,这事很难办,而且唐骏主动辞职几无希望,有可能“不了了之”。
有没有可能打错?方舟子十分肯定地说,唐骏这事儿不可能错,证据太确凿了,他翻不过来了。
打假也是科普的一部分
《财经》编辑方玄昌是方舟子的朋友,两人在揭露学术造假上曾有多次合作。2010年6月26日晚,方玄昌险些丧命于职业杀手的突然袭击,这让方舟子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他身处环境的凶险。一个月来,方舟子陆续接到了几个电话和邮件。虽然他对“杀个人就像切菜一样”、“你小心点,有人要整你”等信息见怪不怪,但他还是报了警。
十年间,方舟子将一个个丑闻披露开来,成多败少,树敌无数。
1985年,从福建晋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时,方舟子18岁,结束五年本科后去了美国,1991年1月正式入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1995年年底拿到博士学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