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见坤 方舟子(资料图)
新闻回放:陕西省高三应届毕业生孙见坤,参加复旦大学为自主招生而举办的“博雅杯”,获得加分,但最终因为和一本分数线相隔6分,而被山西大学录取。后有报道称,复旦大学8名教授因赏识孙见坤的“国学天才”,向陕西省招办联合写推荐信,希望破格录取孙见坤,但未果,此事引起教育界对高考招生制度“宁弃钱钟书也不要公平”的审问。后来复旦大学出面解释,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
八教授欲录落榜天才 陕西招办拒放行
国学天才被卡 又是"宁弃钱钟书也要公平"
8个教授招不进1个国学天才?复旦回应:假的!
据南方日报报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破格录取陕西省高三学生孙见坤的事件,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关注与热议。然而,就在复旦大学招生办在向外解释“复旦八位教授从未联名写请愿书”,也从未称赞孙见坤是“国学天才”或“奇才”后,昨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列指“国学天才”的“剽窃作品”,更感“高校自主招生绝对不可行”。
痛失自主招生资格
2009年10月,陕西省高新唐南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孙见坤参加了2010年度复旦“博雅杯”全国征文大赛并获一等奖。对其面试的4位评审专家意见一致:希望学校将孙见坤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来。为了慎重起见,复旦大学还另请了4位文史类专业的教授对孙见坤进行二次面试。
在这一过程中,有媒体报道复旦有关评委认为孙见坤是其见过的“对国学最有钻研精神和天赋的学生之一”,“对《山海经》的注释水平和见解,甚至高于在读的研究生”,“是个可造之才”。
最终,孙见坤被列入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试验名单,高考只要“达到一本线”,就能以自主招生资格入读复旦大学。然而,今年6月孙见坤参加高考后成绩低于陕西省一本线6分,按章程不能被复旦录取。
复旦未能破格录取
据了解,在获知孙见坤没达到一本线的消息后,复旦大学文史哲专业的8名专家曾向学校建议,希望将他破格录取到历史系。复旦大学招生领导小组决定破格录取该生,并与陕西省招办联系落实此事。
经过反复沟通和协商,陕西省招办认为复旦“博雅杯”章程中“没有提到破格录取的条例”,因此孙见坤不符合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条件,不能予以投档录取。
“专家确实是有向学校建议破格录取孙见坤,但并没有如一些媒体报道所说联合签署了一份请愿书。”复旦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表示,有的媒体把孙见坤说成“国学奇才”甚至“天才”,而复旦专家对他的评价是“在中国古典文化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
“国学天才”无才无德?
就在大部分媒体为孙见坤喊屈的时候,昨天下午,“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中对孙见坤毫不客气地点评为“不仅无才无学,还无德”。
方舟子微博称,其在读了孙见坤所写的“七字唱”后“笑喷”,“没才没学,半通不通,连普通中学生的水平都不如”。随后继续发博对孙见坤早前作品进行“翻旧账”。
即使引发“热议”的、孙见坤在复旦“博雅杯”获得一等奖的文章《<山海经性质及成书年代考》,方舟子也毫不客气地评价为“不过是东抄西凑普及山海经的大路货,再加上一点自己的胡思乱想,看不出有任何过人的国学修养”。
方舟子在微博中不仅“盯”上了孙见坤,还对复旦国学教授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原谅一个没有才气的年轻人的狂妄,却很难原谅复旦那几位国学教授。当今国学水平之低再次超出我的想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