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不久,他加入教育软件公司浙大网络,一直做到主管全国销售和渠道建设的总裁助理。2007年底,因为浙大网络上市受阻,徐放决定辞职,离开软件行业进入节能减排市场。今年7月29日,他创办的杭州鼎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松和资本、凌越资本3000万元的投资。“如果浙大网络成功上市,我根本不会考虑自己创业。”徐放告诉《环球企业家》。从经理人转变为创业者之后,他希望未来几年鼎楚科技可以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鼎楚科技董事长徐放期待未来可以敲开宝钢的门)
鼎楚科技的商业模式与软件行业有着巨大差距,它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工业循环水系统过程能量优化,来实现减少能量的损耗。在很多大型工厂的高温设备中,必须使用水泵来推动水流动来进行循环冷却,鼎楚科技的市场即存在于这一台台水泵构建的冷却系统之中。徐放喜欢引用的一个数据是,2008年时的统计表明,当年中国总发电量的14%应用在工业循环水上。如果能驯服这一“电老虎”,每降低工业循环水能耗的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节约数十亿千瓦的电力。
这一异常庞大的耗电量数据带给鼎楚科技的机会是,通过对水泵、管网、热交换装置等全流程的分析之后,几乎每一套工业循环水系统都有降低能耗的改造空间。鼎楚科技称,中国工业循环水泵系统运行效率约为50%。经过鼎楚科技改造之后,这一运行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对于一套大型水循环系统来说,一年的节能空间通常在几百万至上千万元。
徐放并不为市场需求担心,他以最近刚去过的新疆石河子的一个化工园区为例说,如果这一个园区全部改造,就足以撑起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需要,“这样的园区在全国多如牛毛”。现在,鼎楚科技的客户名单中已经包括武钢、新余钢铁、中粮生化等大型公司。
鼎楚科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此前大型工厂对于循环水系统的高能耗毫不在意,自然也少有专业公司来为此提供解决方案。但自2009年开始,很多客户自己找上门来,他们的动力来自于节能减排指标的压力。
2010年是中国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按规划,要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但直到现在,很多地区的节能减排进展并不乐观。对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以及大型企业最高管理者来说,关停高耗能生产线当然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但这同时意味着当地经济以及企业业绩的下滑。9月初,河北、广西、广东、江苏等省份的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钢铁生产企业,被强制性拉闸限电,或者提高供电价格。对这些面临停工的钢铁企业来说,鼎楚科技的节能方案可以为他们解决一部分烦恼,而且既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不需要企业投入资金。
敲开大公司的门
在鼎楚科技提供的合同能源管理方案之中,客户并不需要为循环水系统的改造进行投资,前期投资全部由鼎楚完成,客户只需要将改造前后节省下来的能耗价值的70%至80%分成给鼎楚,这一期限持续4至5年时间。“对于我们的客户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掏一分钱。相比不改造,还相当于他额外有一笔收入。”
即便如此,在2009年之前,鼎楚科技依然很难得到大型公司的认可。首要原因是改造带来的安全性顾虑。对于起到持续降温作用的循环水系统来说,尽管大部分企业都知道经过一些改造可以降低能耗,但一旦改造中出现纰漏,比如冷水供应不畅,将可能发生爆炸之类的事故。徐放认为,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提出足够安全的解决方案,自然会赢得市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