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产细则在“国十条”出台一个半月后,仍然没有出来。
对于“迟到”的原因,相关人士透露与细则绑定房产税一起出台有关,但短期房产税批准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从而延迟了细则的出台。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刘渊认为,调控政策出台已一个半月,各地市场呈现成交量萎缩,但价格依旧坚挺之势。在这个时段,上海的调控细则备受关注,有望成为各地楼市下一步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因绑定房产税迟出?
在5月27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表示,上海正在抓紧制定贯彻“国十条”的实施意见。
是什么原因,使得上海的细则迟迟没有出台?
“这主要是由于细则中可能会包括房产税的缘故。上海原计划将落实国十条细则与房产税绑定在一起出台,但由于沪版房产税目前还没有获得中央部委最终批准,因此细则的最终公布只得一再推后。”一位接近政策制定团队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在中富投资研究部主任汪峰看来,上海细则的出台与房产税的绑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在第一时间推出,为更好的决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上海细则晚于京、广、深等城市出台的优势在于,上海看到“国十条”对各地楼市的影响有多大,而这些信息则为上海制定“火候恰当”的政策找到了最新的市场依据。
中国指数研究院6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上海商品房成交73.26万平方米,环比4月下滑49.16%,较去年同期下跌72.60%。
“5月本应为销售旺季,但由于今年的调控政策异常严厉,交易量不增反降。”沪置地产策划总监付琦认为,未来楼市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政府、开发商、购房人都不好做决策。
“轻还是重?尺度不好拿捏。细则太轻,可能达不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过严,又可能把房地产调控得‘喘不过气’,影响地方经济。”薛建雄说。
温和还是严厉难解
对什么才是“恰当的火候”,世联地产(002285,股吧)分析师陈志鹏认为,在适当的时机出台政策,既能从短期抑制房产投机、打击炒房,使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被控制住,又能保证房地产对地方经济长期的拉动作用。
付琦指出,虽然上海细则晚出比其它城市可以了解到市场反应,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容易,这正是政策制定者所担心的问题。
“‘国十条’对市场的影响已经相当大了,上海的房价涨幅虽然减小,但可能离购房者价格有所下调的预期离得还比较远。如果出的细则力度不大,可能过几个月后,房价会出现快速反弹。而房价在短时间内再次反弹,这恐怕是领导不愿看到的。”付琦表示。
而就“严厉”和“温和”两种不同的政策,中国指数研究院在近期进行综合调研后做出了估测。
据中指的估测,如果上海细则偏温和,预计经过3个月左右的政策观测期后将逐步回稳,价格将在第三季度进行调整。而开发商10%—15%的降价区间,将有效推动当前市场交易量。
但如果细则从严,包括房产税的推出,预计交易量将面临二次探底。届时价格将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开发商需要考虑价格下降30%的政策线。
那么政策将会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陈志鹏表示,预计细则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增加土地供给,加快保障房的建设。
“应该会从实施差异性的信贷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来控制多套购买的行为。媒体报道的房产税正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而对开发商的约束,可能会加强商品房预售的透明度,保证市场供应量。”付琦认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