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每个新妈妈的奶水都可以喂饱自己的宝宝,首先就要判断自己的奶水是不是够吃?

四大妙招判断宝宝是否够吃
第一次喂宝宝吃奶,新妈妈总是有些手忙脚乱,不知道到底要给宝宝喂多少奶才合适。有时候宝宝吃着奶就睡着了,有时候宝宝吃完奶却哭个不停,让新妈妈们焦头烂额,不知道到底宝宝吃饱了没有?
妙招1 宝宝下咽的声音来判断
宝宝吃奶的时候肯定会有声音,妈妈仔细地观察宝宝咽奶的声音,如果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大概15分钟,可以判断宝宝基本上已经吃饱了。如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则说明奶量不足。
妙招2 宝宝吃奶后是否有满足感
观察宝宝吃完奶后是不是有满足感,可以帮助妈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如果喂饱后宝宝对你笑,或者不哭了,或马上安静入眠,这些迹象都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如果吃奶后继续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妙招3 观察宝宝大小便次数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还可以从宝宝的大小便次数上来判断。如果宝宝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且呈金黄色稠便;这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奶量不够的时候,尿量不多,大便少,且呈绿色稀便。
妙招四:衡量体重增减
可以通过0~6个月男宝宝和女宝宝体重增长的正常范围值来作参考(单位:公斤),第一个月体重:男孩2.6~4.2,女孩2.5~4.0;第二个月体重:男孩3.6~5.5,女孩3.3~5.2;第三个月体重:男孩4.5~6.8,女孩4.1~6.3;第四个月体重:男孩5.2~7.7,女孩4.7~7.2;第五个月体重:男孩5.8~8.4,女孩5.2~7.9;第六个月体重:男孩6.2~9.0,女孩5.6~8.4。
如果体重增长不够,或反而减轻了,那么宝宝要么生病了,要么就是喂养不当。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
避开母乳喂养的误区
宝宝的到来让新妈妈幸福自豪的同时,也担忧自己的奶水能不能满足宝宝,很多新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会碰到母乳不足的情况,造成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避开母乳喂养的误区呢?新妈妈碰到这些情况时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宝宝吃饱、吃好。
误区1 新妈妈精神紧张
新妈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错误估计了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造成妈妈信心不足。尤其当宝宝哭泣时,更容易让妈妈感到挫折,因而给宝宝喝配方奶粉,造成宝宝吃饱后,不再吸吮妈妈乳头,也就不会刺激母体分泌乳汁。
妈妈该做的:保持信心,保证休息时间。乳汁分泌与神经中枢关系密切,过度紧张、忧虑、愤怒、惊恐等不良精神状态可引起乳汁分泌减少。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对母乳喂养抱有信心,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与宝宝同步休息法,减少干扰。
听轻松的音乐,看健康有趣的书画,有利于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家庭其他成员应照顾好乳母,多加安慰鼓励,并主动分担家务,防止新妈妈过度疲劳。
误区2 给宝宝过早添加辅食
担心宝宝吃不饱的妈妈开始用混合喂养的方式来代替纯母乳,宝宝一旦习惯了更容易喝到奶的奶瓶,就逐渐不愿意再吃妈妈的奶,缺少吸吮的乳房很快就会减少乳汁的分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