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8月17日报道:目前全市至少有七八十家餐具消毒公司,而经过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合格的只有10个品牌,市场上每天要销售一次性的消毒餐具40万套左右,其中六成为“无生产地址、无产品检测合格报告、无符合卫生部规定软硬件设施”的三无产品。
这则消息对普通市民而言,很大程度上又发出了一个“信任危机”信号,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度太低了点吧?许多人虽然平时和朋友下下馆子、喝个茶的,习惯性地用热茶水泡洗一次才敢放心使用其提供的碗筷,但是每次都要遭受服务员的质疑:都经过中心统一消毒包装了,你又重复洗一次不是浪费资源吗?服务员极不情愿地端来茶水缸,我们悬吊起来的心才稍稍松懈,这是哪门子道理啊,花钱买罪受?
现在,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结果赋予我们更加坚定的理由,以往憋受的那口恶气可以真正释放出来了:使用公共餐具前,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可靠,所谓的消毒餐具,六成是毫无保障的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按照卫生部的相关文件规定,从今年7月起,作为新兴行业的消毒餐具企业正式纳入卫生部门监管的范围,这就结束了“无头监管”的状态。但是对于无牌企业、“黑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相关法规规定却是由城市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查处治理。
由此可见,消毒餐具的质量问题和市民餐饮安全问题,在焦急地唿唤着社会的诚信回归,一方面要靠企业在行业协会的带领组织下高度自律,建立产品质量的诚信机制,提升自身形象,从根本上维护这个行业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从制度层面上看,亟须建立卫生部门和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的沟通机制,只有实现部门间的联动,真正落实好对消毒餐具市场的有效监管和综合治理,才能还市民一个放心的“安全餐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