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爱铭
国庆长假,在南非与阿根廷展馆之间的通道上,一男一女两位志愿者搭档,配合超乎常人的默契,他们就是杨浦区青少年事务社工聂军和侯秀勤夫妇。杨浦团区委透露,节日期间,区内有不少夫妻档、亲戚档一起上岗,在世博园并肩担任志愿者。
“我们是9月25日上岗的,10天以来,两个人有商有量,服务效率提高很多。”聂军和侯秀勤是杨浦区第3批世博园区高峰志愿者。从6月份开始,杨浦区共有537名高峰岗位志愿者分3批进入园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些“小白菜”主要由白领青年、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组成,其中很多人都是周一到周五工作,双休日放弃休息到园区做志愿者,过起了“5+2”的生活。聂军和侯秀勤去年年初招募时携手报名,在入园前的多次培训中,他们认真听讲做笔记,在《上海市世博会园区志愿者读本》上贴满了小贴纸,做到熟读熟记。回家后,两人一个当游客,一个做志愿者,模拟在园区的服务场景,早早就进入了状态。
入园区后,聂军和侯秀勤被安排在同一个岗位。聂军作为小组长,在完成自身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到其他组员的岗点了解工作情况。在他离开时,侯秀勤就放弃自己的轮休时间,顶岗服务,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个国庆长假,他们没有一天休息,连续7天工作。其实,两人平时的工作也十分繁忙,但是他们都觉得做“小白菜”收获很大。“面对社区青少年的时候,我跟他们讲很多志愿者的小故事,还介绍世博会的情况,”聂军说,“他们知道我们是‘小白菜’,对我们更加尊重,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更近了。”
本报记者 李爱铭国庆长假,在南非与阿根廷展馆之间的通道上,一男一女两位志愿者搭档,配合超乎常人的默契,他们就是杨浦区青少年事务社工聂军和侯秀勤夫妇。
“我们是9月25日上岗的,10天以来,两个人有商有量,服务效率提高很多。
入园区后,聂军和侯秀勤被安排在同一个岗位。
世博园的志愿者,除了这对夫妻档,还有一些亲属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