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B/DB5F700EB7DD7671F04B8D69BC02D52B.jpg)
事件回放: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集美家具等纷纷在今年开足马力,在北京、天津、厦门甚至国外攻城略地,开设新店。相比之下,在北京南三环经营已十五年之久的老字号家居卖场“城外诚”,却显得有些冷静。“跟其他卖场的战略不一样,我们在原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用城外诚家居广场董事长、总经理刘长河的话来说,城外诚的战略可以称为夯实基础、原地扩张。
15年原地扩张面积20多倍
1995年城外诚家居广场成立之初,经营面积只有8000平方米。据刘长河介绍,经过15年的发展,如今城外诚的经营面积已达18万平方米,成为京城单体面积最大的家居卖场。当其他家居卖场大量跑马圈地时,城外诚选择了继续在南三环的大本营内稳扎稳打。除原有的家具建材馆之外,家居饰品交易中心、婚庆广场陆续成立;今年8月,城外诚家装建材交易中心开业,将原有数千平米的建材经营面积扩大为3万平米;九月,经过升级、调整、重装改造后的儿童家具及沙发软床区也陆续亮相。
为何选择原地扩张?刘长河表示,虽然目前城外诚仍旧在原地发展,但并没有停滞不前,经营面积一直在扩大,店面的定位、品类布局也都更为合理了。同时,通过夯实基础、内部整合和商品调整,城外诚提升了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
刘长河还表示,目前城外诚向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会考虑去城外发展,但绝不盲目发展。“城外诚不开店则已,一开店一定是大手笔。”刘长河如是说。
经销商日子已经难过
据宁波家具商会统计,宁波的家具经营网点已达到70万平方米,未来两年内,将再增加70万左右平方米,光红星美凯龙就至少占3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设网点于各市场的600多家经营户,日子却未见得好过。
该商会秘书长杨君渊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一家家具卖场开一个300平方米的专卖店,今年要比去年多花8万多元,主要是装饰材料、仓储、租金、人工等费用涨价所至。而今年以来,多家市场的经营户反映,家具平均月销售额要比去年同期下降18%,亏损的经营户已从去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有些家具商场的摊位空置率已明显上升。
一位曾从传媒业跳出来做家具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曾做过两个品牌家具的总代理,每新开一个市场,便开一个连锁网点,惟恐“踏空”,一年花了上百万元,结果一个大亏,一个保平,“吃”进的家具不能退货,最后只能大削价处理。随着网点不断扩大、经营费用与日俱增,但经营环境已发生变化,现在家具行业的风险也在递增。
互联网加速行业洗牌
采访嘉宾:斯达可家具副总经理 孙汝俊
记者:王欣怡
【记者】:首先,感谢孙总接受我们的采访。思达可作为外向型中国家具企业的代表,近年在国内市场的成长历程是怎样的?尤其是今年以来的市场情况如何?
【孙汝俊】:思达可原来主要服务于海外专业的家具买家。近年来,思达可为了更好地为国内客户服务,主要对国内市场的客户,以及思达可内销方面的战略、资源和过程管理进行不断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今年,思达可以自然的选材,国际化的设计为基础,以定制、特色、伙伴营销等作为方法,坚持开展绩效管理等工作,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准和产品价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