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他像跳蚤,坐不住;有人说他像机关枪,语速快,说起来不打磕巴。
竞争对手在他的眼里,不管多强大,都变成了纸老虎。为了打击竞争者,他像猛张飞一样上阵,猛攻对手。在周鸿祎10多年的互联网生涯中,竞争对手几乎囊括了所有知名的互联网机构——阿里巴巴、百度、CNNIC,现在是瑞星、金山、卡巴斯基。
这就是周鸿祎。
他第一个使用了微博客这种新传播工具,在5月26日下午的4个小时的时间里,连续发布了42条微博,披露360与金山之间的恩怨。随后几天, “红衣大炮”炮声隆隆,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量从最初的2万多飞速增长到16万。
此时,百度公司内部在快速转发一封邮件:“他回来了!”他,就是周鸿祎,2003年曾经与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在IE浏览器上展开了地址栏搜索大战,并将商战诉诸于司法。
然而,周鸿祎又被公认为互联网上极具创新能力的人物。当别人忙着拷贝美国门户模式的时候,他从地址栏看到了生意机会,做出来3721;当SNS炙手可热的时候,他又在电脑的右下角重新定义了互联网安全,做出来360。这个崇尚颠覆式创新的人似乎总是在寻找革命的道路,当然他背后肯定跟着一大群人——既然他通过革命抢走了别人的生意,人家也有理由通过模仿抢他的生意。
如果《血型与性格》一书的作者约尔格·艾克曼看到周鸿祎,交谈半个小时左右,这位曾经担任过记者的心理学家就能准确指出周的血型。艾克曼指出,AB血型的人难以捉摸。有时候人们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这种血型的人时常会遭遇到A、B两种互相对立的性格的困扰,混杂着A型血的激情、热烈和B型血的固执、平静。但同时又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当AB血型的人能巧妙利用A、B两种气质,那世界的机会之门将会向他打开。
对,周鸿祎就是AB血型的人。
为互联网而生?
2010年5月12日,周鸿祎到清华大学做讲座。一个学生举手提问如何看待联想进入移动市场,在中国市场挑战苹果的举动。
周鸿祎想了想,回答说:“中国有很多一流的硬件公司,它们有很强大的渠道。但是,对一些硬件公司来说,把货推进渠道里,拿到货款就算是完成销售了。好一些的公司,会通过售后服务来进一步与用户沟通。但对苹果来说,把货交到用户手里面,拿到货款,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它还能持续地与用户沟通,这样才能持续地优化产品。苹果与用户沟通的一个渠道,其实就是App Store。对苹果来说,这既是销售渠道,也是沟通渠道。”
苹果从电脑向移动通信市场转型,这是不是预示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传统的营销基于4P,即价格(Price)、产品(Product)、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渠道被纳入4P之一,与价格、产品和促销具有同等重要性,在于传统的商业对渠道有极强的依赖。收入来源于渠道,而且厂商无法与用户直接沟通。
然而,互联网正在改变这种业态。
在互联网上,无论是Web应用,还是客户端,厂商都可以直接与用户沟通。由于没有中间的渠道,用户可以直接向厂商反馈意见。在4P中,以互联网思维运营的企业在不自觉地加大了产品的重要性,相形之下,渠道的重要性却在不断弱化。
“互联网产品不是开发出来的,而是运营出来的。”周鸿祎曾经如此评价互联网软件。这种边使用,边反馈的过程,就是持续优化的机制,也是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基础。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