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伟
昨日,在大盘一路狂跌至2573点之际,挂牌名为NST昌河的股票却高开22.05元,大涨近165%!盘中更是一度上攻到25.58元。到收市时,该股虽然回落到22.42元,但相比2009年4月份重组停牌前8.34元的收盘价,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王亚伟所掌管的华夏大盘以该股第一大流通股的身份,轻松斩获约9000万元的利润!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成功操盘了ST昌河并斩获巨额利润,华夏大盘的灵魂人物王亚伟却再次迎来了其职业生涯的“辞职”说。
辞职 “没影的事”
事实上,上个周末围绕王亚伟辞职一事的新闻不断 在媒体称王亚伟提出辞职被证监会否定之后,很快又有媒体采访证监会有关部门,获得的回复是根本没有收到这样的报告。而记者昨日下午再次联系华夏基金的新闻联络人,她也信誓旦旦地表示:这根本是违背事实的不实报道,王总今天下午还在公司开投策会呢。她表示,公司方面非常明确地表示,有关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以及王亚伟辞职一事纯属“没影的事”。
但是,有关王亚伟辞职一说,早在他辞去华夏基金的投资策略委员会主席一职之时就开始有人猜测,而早在一个月前,“王亚伟肯定辞职”的说法便在业内流传开来,结合这一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所面临的股东变化格局,证监会以“影响太大”一说予以否决似乎也有几分可信之处。
对于为何有关王亚伟总是“被辞职”,业内不愿公开身份的人士向记者分析,主要是四个原因,一个是华夏基金公司面临股权转让,通常此时管理层有可能出现变动;二是近期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纷纷辞职,引发市场对这位元老级人物去留的猜测;第三则是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不太到位,很多人对优秀的基金经理不转去做回报更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员感到不解;第四则是,以王亚伟目前的影响力,他在媒体上已经成为某种“娱乐性新闻”的发源地,以王亚伟的个性,这种生活肯定是他非常讨厌的,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猜测他会离职。
不过,仔细搜索网上有关王亚伟的议论,记者发现,让王亚伟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辞职风波”的,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王亚伟头顶“王者归来”的响亮名头,带领华夏大盘成为中国基金史上第一个净值冲上10元大关的管理人,市场上有关其精准埋伏重组股的议论也不绝于耳。
先后重仓重组股鲜有失手
以ST昌河为例,该股2007年巨额亏损5.9亿元,2008年又再次亏损4.2亿元,从而戴上了ST的帽子,所有机构投资者均避之唯恐不及,华夏大盘却在2009年4月份该股停牌前重仓买入601万股,华夏策略精选(王管理的另一只基金)也买入300万股,成为唯一进入该股前十大股东的基金公司。在该股昨日复牌后,两只基金总共收获约1.4亿元收入。
有细心人士统计,从2006年起,王亚伟先后重仓投资*ST广厦、*ST昌河、胜利股份、吉林森工、天保基建、中航精机、海南高速、陕国投A、浙江阳光、中恒集团、浙江东日、国阳新能、峨眉山A、乐凯胶片等重组概念股,鲜有失手。
尤其令人疑惑的是,王亚伟曾公开表示,他不会投资垄断行业或是军工股,因为这些企业运作透明度较差,且并非真正参与市场竞争,其盈利对政策的依赖太大,所以风险很大。但是ST昌河的大股东是中航科工,历史上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可以说一直是身兼垄断与军工概念于一身,王亚伟“孤胆深入”仅仅是“合理推测”?似乎未能服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