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恒源副董事长甄秦安
一场自海南三亚登陆的台风,威力直接波及到位于湖南长沙的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月16日晚,台风“康森”来袭,其在三亚部分地区的风速达到了少见的16级,破坏力惊人。中科恒源副董事长甄秦安和他分布在长沙、三亚的同事自此度过了异常忙碌的一周,这家公司为三亚海棠湾建设的1028多盏路灯有1/3被“康森”破坏,他们必须修复。
被定位为“国家海岸”的海棠湾,是海南省正在开发建设的高端度假区,但这些路灯备受关注,并非源自此项目的地理位置,而在于其并不需要电网来供电,直接采用太阳能、风能这两种清洁能源。在“康森”来临之时受损,并不意味着这种路灯更为娇贵。在安装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海棠湾的这1000多盏路灯顺利经受住了三场台风的考验,“康森”这样级别的台风并非常见。
这些路灯排列在海棠湾总长180公里的道路的两侧,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路灯灯杆的顶端,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的风扇、太阳能电池板。这两件设备,确保只要风速、日照能满足一点,即可保证正常供电。这套风光互补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机、蓄电池、控制器。控制器在系统中相当于中枢神经地位,根据天气状况的瞬时变化,进行风能、太阳能发电以及蓄电池储能的调配。
中科恒源的能耐在于,在小型风机方面技术领先。比如在风速2.5米/秒时,中科恒源提供的系统即可发电,行业内的普遍标准要达到3.5米/秒。中国近80%的地区属于低风速(2.4米/秒)地区,这一技术优势让中科恒源能够拥有更广泛的市场应用机会。
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已是被讲述得太多的故事,无论是上市后创造中国首富的尚德,还是第一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英利,这一领域创造财富和传奇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新的掘金者。与为电站提供组件,动辄投资几亿建生产线的尚德、英利不同的是,中科恒源走的是一条“平民化”的路线。“他们是主力军,但要整个(能源供给的)改变和替代,就要打一场人民战争,要在每一条道路上、每一个人的家里用上。”甄秦安告诉《环球企业家》。
风光互补被新能源产业提及,才不过五六年时间,但中国已有上百家公司宣称已经对此进行投资。2005年成立的中科恒源是其中商业项目实施最多的一家,在2009年一年即签订超过5亿的订单。但显然,这个市场并不像风能、太阳能那样巨头云集,活跃其中的大多是以灵巧见长的中小公司。他们快速地掀起了喧嚣,但主流的商业应用依然还在探索之中。
集成风、光
在甄秦安看来,风光互补的应用范围将会很广,比如路灯供电、家庭用电、监控器、通信基站、环境监测等多方面。其中给路灯供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应用,中科恒源的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这一市场。
路灯是一个传统而稳定的市场,但中科恒源在2009年不断飞来的订单似乎打破了这个惯例。中科恒源董事长向军称,2009年是市场的“高速启蒙期”。中科恒源在这一年的一季度还只有几十万的订单,第二季度即增长至五六百万订单,第三季度达到1000万左右,第四季度一下拿到了5亿的订单。尽管这些订单尚未全部执行,但是中科恒源在2009年还是取得了1.3亿元的销售额,此前一年这个数字是2800万。近5倍的销售增长,已能看出市场的悄然开启。现在,中科恒源的风光互补路灯已经架设在三亚海棠湾、株洲G320国道、益阳城际干道、深圳华侨城、内蒙古黄河湿地等。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