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中国网球公开赛一场特殊的男子双打比赛,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李喆/公茂鑫对阵卢彦勋/马耶尔——海峡两岸的三名男子网球选手同场竞技,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毕竟,就在今年,卢彦勋令人吃惊地跻身温网男单八强;而公茂鑫、李喆等一众内地男单选择,则只能依靠外卡参加ATP巡回赛。即便是这场双打,最终也是卢彦勋和马耶尔获胜跻身男双四强。
“我觉得今天比赛双方都打得非常好,我们只是更幸运一些才取胜了比赛。”赛后,卢彦勋说能够获胜比赛,他靠的是运气。虽然,仅仅在双打比赛开始前一个小时,他才结束了中网男单的八分之一比赛——在三盘鏖战后,卢彦勋惜败西班牙好手费雷尔。
卢彦勋在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总爱提到运气,像是能够自负盈亏地将网球之路走好,他说更多也是靠运气,“毕竟在台湾,一切的投入都是靠自己,在你熬出来之前,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危机。”卢彦勋说,因为运气够好,所以他能够靠朋友、企业的资助,度过接踵而至的难关,“虽然大家看到的是我和杨宗桦现在成绩比较好,熬出来了,但我们之后可能有7、80个选手都因为各种问题没能坚持下来。”
诚如卢彦勋所说,中华台北选手的成长之路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偶然,甚至会遇到因为经济危机,而不得不临时退出比赛的窘境。所以当举国体制四个字变成问题抛向卢彦勋时,他很难掩饰自己的羡慕之情,“有保障肯定会更加安心,毕竟很多细节的问题其实很耗损精力。”但随后,卢彦勋也说出“个体户”的好处,“因为像是大陆选手,他们可能会有每年度固定参加的比赛,所以当他们状态不好的时候,也没办法调整赛程,这一点我们可能会有更好的灵活度。”
各有利弊,这就是卢彦勋对于举国体制的评价。而李喆和公茂鑫则说,大陆选手,尤其是男选手很难走金花一样的职业之路,“我的父母一个月加起来只能挣3000块钱,真的供不起我自己打。”李喆说,举国体制或许是最适合中国网球选手的方式,“情况不同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现在我们都很适应,也对于未来有着自己的期待。”公茂鑫说,不能武断地说因为中华台北选手的成绩,较之大陆选手优秀,就否定举国体制,“我们每个人都很拼,TOP100同样也是我们的目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