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7000打工子弟享同城待遇
参与辖区内大派位、推优入学及特长生录取
本报讯(记者贾晓燕)昨起,北京市各区县“小升初”政策陆续公布。海淀区7000名打工子弟将和辖区内的北京学生一样参加大派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还可以参加推优入学及特长生录取。
今年,海淀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共有两万人,其中,1.3万为京籍学生,7000名是借读生。在7000人当中,约有5000人在公办小学就读、300人在两所已经批准的民办校就读,其余学生在未经批准的18所打工子弟学校上学。
前不久,市教委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的大政策,并宣布:用3到5年时间,彻底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同城待遇问题。海淀区经过研究决定:从今年起,让所有具有海淀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京籍学生一样参加全区派位,并允许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员子女参加推优入学及特长生录取。
海淀区全区中小学生总数为22万人,比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的总和还多两万人,其中,包括打工子弟和高知人才随迁子女在内,共有外来学生5.5万人左右。为此,海淀区近年来每年都要投入4个亿用于解决外来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往年,在该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自己联系学校。为严格落实,目前,海淀教委已要求各中学不得以小班化教学、教改实验、小区配套等借口拒绝非京籍学生入学。
不过,此举实施后,海淀区初中入学人数将明显增加,有可能导致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紧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非京籍学生有机会进入优质中学,薄弱校也可能接收更多本地孩子,有利于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据悉,今年海淀区“小升初”推优将延用去年“打分排队”的做法,推优条件仍是48项,满分仍是100分。但今年的几大项目分值有所调整:“素质评价”从60分提高到70分,“荣誉称号”从30分降至20分,“班干部”一项从4分改为2分,科技艺术竞赛成绩从6分改为8分。
对于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名校今年是否会接收大派位学生一事,海淀区教委有关人士表示,这些学校主要招收高校子弟,本来就符合就近入学的原则。有所变化的是,今年这些学校接收推荐分配入学学生的比例会有所调整,“比如人大附中计划招收120人,就比去年多15人。”
担心: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承载
一位北京的老师说,实施同城待遇政策,现有的教育资源可能承载不了,会导致教育竞争更加恶化。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将来外地学生还是要回原籍考试,仅“小升初”实现同城待遇是远远不够的。对北京学生而言,只能享受一份政府的教育投入,而在北京读书的外地学生却能同时享有原籍和北京两份政府的教育投入,增加了新的不公平。也有人担心,教育基础比较强的海淀区实行同城待遇后,在其他区县的打工子弟可能会大规模流入,应当早日实现全市同城待遇,避免都集中到一个地方。
赞同:避免孩子“低人一等”感
来自天津的李女士认为,外地人为北京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当一部分还尽了纳税者的义务,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和北京孩子同等的教育,实在不公平。特别是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孩子从小就感觉比别人“低一等”,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现在,外地学生“小升初”时可以与北京学生享同城待遇了,她双手拥护。
链接
其他区县同城待遇政策
东城:目前,该区在小学就读的共有六七百名非京籍学生。往年,他们会在教委的安排下进入7至10所公办学校就读,包括国子监中学、125中学等。教委将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籍情况以及现住址等条件,就近为他们安排学校。今年,区教委将进一步推进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同城待遇的力度,有望让他们与东城学生一样参加派位、推优和特长生录取。
回复该发言
北京市海淀区7000名打工子弟名享同城待遇
2 回复:北京市海淀区7000名打工子弟名享同城待遇
jdlp10122010-10-08 00:09:15 发表
西城:该区面临“小升初”的八九百名非京籍学生,只要学生父母能提供在西城区域内的暂住证以及户口本儿,证明孩子与自己是亲子关系,区教委就负责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在西城有学籍的“小升初”学生,与西城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可参加大派位、推优、特长生录取等多种升学方式。
宣武:该区约有7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实行电脑派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程序上与宣武学生有所不同。在该区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毕业时,可以根据意向到目标中学进行登记,若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将由招办负责为其协调就近入学。目前,区教委正考虑修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程序。
回复该发言
宣武:该区约有7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实行电脑派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入学程序上与宣武学生有所不同。在该区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学毕业时,可以根据意向到目标中学进行登记,若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将由招办负责为其协调就近入学。目前,区教委正考虑修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程序。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