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校概况
1.著名百年学府
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也就是说对北京考生而言,进入北师大,接受的是综合性大学的培养,做教师已经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
“七五”、“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师大继北大、清华等高校之后第10个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
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2010年“中国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8位;是《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15所一流大学之一,10所研究I型大学之一。
2.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设有23个教学单位,201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200人,研究生4300余人。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其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2009届本科毕业生中有56%以上继续攻读本校、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生或到境外深造,推荐免试研究生(含本科直博生)占毕业生的30%以上。其余主要进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新闻出版部门、重点中学等单位或部门工作。
北师大为学生的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各类人才。
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哲学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毛泽东主席的老师、著名语言文学家符定一。
有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如秉志、汪德昭、俞德浚等。1984年毕业于我校生物系的王晓东校友,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当年入选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41岁)。
有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部门负责人,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杨明轩、周谷城、王光英、楚图南、许嘉璐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
有百余位全国高校领导,如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等。
3.坚持精英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总体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57个本科专业,1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在全国高校居于前列。
学科总体实力雄厚,文理基础学科在全国位居前列。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北师大有1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排名全国第一。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各学科、各专业排名”中,北师大有20个本科专业进入A++行列。
名师荟萃、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其中双聘院士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拥有专任教师1680余名,其中具有海外学历人员200人,高级职称人数占72%;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1%,比例居高校前位。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三三制的选人制度,每年选留教师,全部为博士,且其中海外博士不少于30%,优化了教师的学缘结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