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同业竞争
上月,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中国长安出具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将昌河汽车和哈汽集团注入长安汽车的承诺函》,承诺在昌河汽车和哈汽集团均连续两年盈利、具备持续发展能力且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提议将两家企业注入长安汽车;同时还出具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将合资公司注入长安汽车的承诺函》,承诺在合资项目建成并投产时,提议将持有的合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长安汽车。
对于上述决定的原因,长安方面解释为:“新长安对哈飞、昌河的重组、与PSA的合资行为可能导致长安汽车与控股股东中国长安之间一定程度的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目前这样处理是为避免并最终解决问题,更好地维护公司投资者利益。”对于母公司的决定,长安汽车方面表示还不是合适的时候发表看法。
“由于重组哈飞、昌河,以及与PSA签订合资协议的均为中国长安,如果不把这些资产注入长安汽车,未来哈飞、昌河的微车、合资公司的轿车可能与长安汽车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潜在竞争,容易使投资者产生质疑。而将这些竞争性资产注入长安汽车也能使企业的治理更加顺畅。”对于将哈飞、昌河以及合资公司注入长安汽车的决策,业内人士如是分析。
这是继去年12月新长安将哈飞、昌河收入囊中以后,第一次较为明确地“安排”了两者的去向。
“尽管暂时看来长安对哈飞、昌河的整合没有什么大动作,但实际上是有一些行动的。如与PSA的合资项目可以看做是在盘活哈飞在深圳的工厂。”J.D. Power分析师认为,从主管合资公司的邹文超被调任昌河董事长可以看出,长安想把这一块抓起来。“国企之间的整合并不像民营资本那样直截了当,江铃控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还牵涉到地方政府、国企内部架构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因此长安(整合哈飞、昌河)这么久没有大动作,是可以理解的。它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理清这些关系。”前述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新项目待“输血”
据企业公布的8月产销快报显示,长安汽车当月销量为29381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全年累计已售出361964辆汽车,如加上合资公司等的销量,则已达到1188650辆,要完成集团今年220万辆的目标应该不成问题,而要达到徐留平所说2015年300万辆的目标也并不算空想。徐留平甚至提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扩张目标,十年后,长安要向着产销500万辆进军。
无论是去年重组哈飞、昌河,还是最近牵手PSA,或者是几个月以来与各地政府的接触,无不是以这个激动人心的梦想为出发点,每一个脚印,都见证了徐留平打造世界一流车企的努力。5月11日,中国长安与黑龙江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12日,长安再次与江西景德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月,长安汽车分别和南京、河北省、合肥市、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