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经济“保增长”,新兴经济“控泡沫”,全球经济演变格局没有改变,各种矛盾目前较为集中。外围经济竞争性放货币,人民币也成“众矢之的”,同时中国对泡沫担忧在强化。政策底和经济底很难形成合力,市场震荡格局依然是主基调。预期十月存在调整风险,然后市场将震荡上行。
商品强周期行业有反弹机会。美元回落,BDI 企稳回升,对全球经济较为敏感的韩国股市大幅上涨。美股和美债同步上涨也显示风险偏好强化。节日期间,美国和香港股市的能源和原材料行业表现较好。但商品仍受制于新兴经济的政策调控,“政策顶”使得更多的是反弹机会。
中期投资主线:调结构与抗通胀下的结构型机会。“消费类”需抗通胀,“周期类”需抗通缩。品牌、供给结构、轻资产公司相对部分消费能够抗通胀,如中药、白酒、商业、传媒。可选消费因为成本下降和需求回升相对能够抗通缩。地产库存上升之后,销量好转才不至于引发地产价格快速上升,地产调控政策预期也将逐步回落。因此待地产库存上升时,可关注地产和创业板。(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