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7%,比8月份上升1.6%。
本月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除新出口订单指数、存货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落外,其余主要指数均保持上升。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6.9%,比8月上升0.7%,其中,建筑业最高达到54.7%,生产性服务业为52.9%,消费性服务业为48.8%。
数据显示,9月收费价格指数为53.2%,比8月上升1.4%,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持续攀升,上涨1.2%达到60.5%,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高位,处在67.2%,略微上升0.1%。
10月8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高伟对《财经》记者说:“从9月份数据来看,中国整体非制造业处高位运行,今年7、8、9月该指数均保持在60%以上。”究其原因,高伟认为与今年9月份的季节性调整以及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息息相关。
高伟分析,9月份不仅消费性服务业有所增长,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建筑业等全面增长,“这是与往年同期相比最大的不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此前公布,今年9月宏观经济先行指标 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纪人指数(PMI)从8月的51.7%上升为53.8%。高伟认为,相对制造业而言,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目前包括三大部分,即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
非制造业整体数据与制造业数据的“指标设计、计算方法、调查方式和制造业一致”,并根据非制造业本身的特点来设置,两者单项指标基本相同。但高伟指出,中国的非制造业目前“缺乏综合指数”,中国目前只是参照国际通行的数据,不过即使是美国也是在2008年1月份才有综合指数的计算。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非制造业PMI指数体系,由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10项扩散指数构成。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
高伟表示:“未来中国非制造业综合指数是通过计算还是合成,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发展来看。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