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智宇的童年就生活在竞赛之中 (图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新闻回放:
长江日报9月7日报道昨日,一个关于北大大四毕业生“数学才子”柳智宇拒绝美国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选择出家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迅速传播。这个帖子爆料:“北大数学系柳智宇出家到北京某寺庙!北大数院的柳智宇到了最后他还是拒掉了MIT(记者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全奖,然后就跑到北京某寺庙出家了。”【全文】
相关新闻:
北大才子疑出家为僧 拒美国名校全奖
“北大才子”有传统 三任社长都已出家
□高中语文老师文勇记得,他为学生们讲屈子的《离骚》,“课文仅是摘录了几十句,柳智宇就把全部文本背下来,还模仿骚体写下回忆过去时光的几百句诗句,取名《九忆》。”
□ 我仍记得他当年一心向佛时跟家里的争执,后来他的父母拗不过他,只能随他信了佛。他向周边的人宣扬教义,包括我们这些室友和他的父母。
南方人物周刊报道 午夜10点。上完一天的课后,柳超美总算能从心底里缓口气了。他正踏上回家的班车。这段时间,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伴随车身的晃荡,他的声音发颤:“我们8月份去过龙泉寺,把他带回来了。可他不干呐,还是要出家。”快一个月了,儿子柳智宇隐身在北京的寺庙中,手机处于关机状态。
作为武汉华师一附中的高级物理教师,柳超美一生信奉的无非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眼下,“家”与“天下”就是难平。媒体、网络连日铺天盖地——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柳智宇,在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金后,……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他妈妈年纪大了,承受不了又病了,这个伢不懂事呀。我太注重民主了,他好像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样。“网上称理解他的多是学生,那是一种变相的发泄。我相信全天下99%的家长都认为他很草率。”“寺里的住持学诚地位高了,不见我们。见也不好,反正我们是谈不拢的……”
从江夏区汤逊湖到武昌大东门要一个小时的颠簸。忧怨似那厢的信号,牵牵绊绊。隔天后,柳超美的小灵通彻底不通了。
国际数学大赛在即,他还在读《庄子》
“柳智宇与佛学的缘分原不属最高。他与哲学的缘分才算最高。数学对他更像是顺带的事”
此刻,柳智宇高中班主任文勇较能平静地接受柳智宇的决择。他更担心的反而是爱徒的身体。那个过去每天坐在柳超美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弱小身板,深印在他的记忆中,“柳老师在想这个独生子是不是太自私无情。我不这样想。”面对当地媒体的来访,文勇多是回绝。一来顾念老同事柳超美的感受。再者,他早定下基调,“那孩子不会被一般世俗中人理解。他思考方式独特,数学上更是个天才。”
网上,曾有人以华师一附中第一届学生科学院社科部部长的名义写过:
他(柳智宇)的智商起码280以上,……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上我们科学院审评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论文答辩的时候,……最后有一个人颤颤巍巍站起来,用颤抖的声音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柳智宇回答:“这个构思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张欣却不太相信这些。他是柳智宇高中时代的同窗好友,从巴黎打来了电话:
“在高二寒假之前,柳智宇与数学组另外一个同学之间还是有明显差距的。他的强不在于他的锋芒毕露或者解难题能力超群,班上有比他聪明的,但没有比他纯粹执著的。”“每次假期归来,数学组很多人都会水平倒退,简单题、难题会全面告急。但柳智宇厚积薄发,让人感觉到明显地进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