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中铝”?
在山西铝厂,30%工人竞争上岗的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在河南铝厂,大量赋闲在家的职工每月只能领取几百元的补贴。职工们知道,铝厂辉煌期已成过去,一些职工开始另谋出路。
一位接近中铝高层的人士说,中铝公司不会退出铝业。但他不否认,中铝公司已无力扭转铝业颓势,正在压缩铝主业。
在亏损之际,中铝公司强化了横向发展的决心,并提出多金属发展战略和再造中铝计划。而支撑此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其铜业务的盈利能力,在铝业亏损的2009年,仅云南铜业即为中铝带来3.9亿元利润。
横向行动已在进行中: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年初成立并运营,涵盖了其旗下5年来收购的铜板块所有业务;2007年划拨中铝公司之后处于停运状态的中国稀土开发公司重新启动,中铝公司也通过与江西省政府的合作进入稀土资源大省江西;出资13.5亿美元与力拓合作进入几内亚铁矿
不过,中铝公司的横向扩张,并不被市场看好。
中铝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中铝股份与力拓7月29日签订合作开发几内亚铁矿项目协议后,专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客观独立的信用评级的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将其“BBB+”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该项目的前期合作工作皆由中铝公司出面,3月19日的非约束性合作谅解备忘录也是由中铝公司与力拓签订。分析人士认为由中铝股份接手此项目,显示了中铝公司对铝主业的信心丧失,希望铁矿石项目可以为其提供新的盈利点。
与中铝公司的意图不同,此等转变反而成为标准普尔降低中铝股份信用评级的依据。而且该项目尚有极大不确定性。分析人士指出,“力拓在西芒杜特许勘探区块的界线仍存在争议,该项目还需要大量的开发经费才可进入运营阶段,该矿5年内提供产能贡献是小概率事件 ”
中铝公司在江西的稀土谋略也非朝夕可以竞功。
五矿集团在南方稀土市场已经布局多年,中铝公司宣布进入江西之时,长期观察有色行业的分析人士即指出两大央企必然恶战,中铝公司作为后来者未必有优势;南方稀土市场目前掌握最多采矿权的地方国资也在集结力量以对抗央企的整合
在初见成效的铜业务板块,中铝公司同样面临巨大挑战。分析人士认为,不能实现中国铜行业的集中,中铝公司的中国铜业有限公司意义不大,散乱的局面不过是又一个“铝业”的翻版。
中铝公司在多金属横向扩张路上渐行渐远,但这一切让“再造中铝”计划蒙上阴影。
一位业内权威人士认为,中铝公司强调单一主业风险根本站不住脚。一方面大量市场力量仍可盈利,凸显亏损是中铝公司自身经营、管理问题;另一方面,风险来源于中铝公司自身在极具战略意义的关键节点未曾主动布局,“一味执着于垄断暴利和下游收购,才导致后来的被动局面。”
主业废立
铝加工板块始终是中铝公司的一处伤心地。中铝公司强势收购大量电解铝企业并确立了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厂和第三大电解铝厂地位之后,其在铝加工板块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且持续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贡献者”。
自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成立独立的铝加工板块之后,这块业务便持续亏损 2008 年亏损3.29亿元,2009 年亏损6.12亿元,2010年上半年亏损1.42亿元。
但中铝公司的“多元化”,却在冲击着相关行业。铝材行业之外,中铝公司介入五矿集团与南方稀土市场的博弈之中,正在增加着稀土行业治理的难度。
中国高层政府对稀土行业的整治早有计划,对中铝公司也曾寄予厚望,甚至于2007年将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无偿划转至其名下。但中铝公司迟迟未有运营。相反,另一家央企五矿集团却已在南方稀土市场经营多年并拥有诸多实体产业。
回复该发言
中国铝业:失控主业扩张
2 回复:中国铝业:失控主业扩张
jdlp10122010-10-09 17:05:53 发表
中央政府新一轮治理预期下,中铝公司通过与稀土资源大省江西省政府合作,强势介入。但南方稀土市场局面已经复杂,中铝公司合作对象江钨控股也仅是地方政府掣肘五矿集团的棋子。
中铝公司能否分得稀土整合盛宴一杯羹尚且不知,但稀土行业的乱战已经显现。南方稀土行业从业者认为,中铝公司将自身置于赌局之中,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南方五省十四市的地方稀土势力,正在集结对抗稀土采矿权的收集,两大央企之间的内耗必将上演。
中铝公司在多金属战略、再造中铝计划下,横向扩张所形成的负面冲击必将继续。相关行业市场力量虽无法理解央企缺乏国家战略的扩张举动,也只能无奈接受其冲击。
观察家指出,中铝公司作为央企在主业经营失败之后,囿于业绩考核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铝公司依靠央企身份进行横向扩张仍有优势;前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介绍,其扩张领域也是经过国资委认可的。
该学者认为,各界早对央企该做什么有过探讨 央企应该集中于做民间资本不能做、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行业,但并没具体细化对垄断性、竞争性行业央企的约束。
铝业春秋
“非中铝系”的崛起,打破了中铝的垄断地位,并让中铝陷入被动的转型中
冶金部撤销是中国铝业“战国时代”的开篇。山西铝厂、河南铝厂、山东铝厂、广西平果铝厂等国内七大铝厂独立出来。这些铝厂虽名义上受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节制,但实际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都是各自为政。
2001年中铝公司成立之后。七大家最大的氧化铝厂成为中铝公司各地分厂。
“中铝公司成立,实际上是为七大各自为政的氧化铝厂找了一个管家。”中国有色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中铝公司成立后的十年内,迅速完成了对七大氧化厂的统一,接管了各分厂的铝土矿以及统一部署生产、销售,并实现了对各“藩王”财务大权的集中,各地分厂实质上仅成为中铝公司的生产车间。
“这也意味着中铝公司垄断了中国氧化铝市场。”一位多年从事铝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此后氧化铝进入中铝所控制的暴利行业阶段。经过2003年、2004年连续10次价格上调,2005年、2006年价格最高曾超过每吨6000元。中铝公司借此实现了大量的盈利。
这一时期内,中铝公司利用对上游材料氧化铝的控制强势收购了大量的电解铝、铝材加工企业。
而今年以来,氧化铝价格已经回落到中铝公司成立之前的价位。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的氧化铝现货出厂价为每吨2750元。
氧化铝价格回落的背后,是中国氧化铝市场回归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中国有色行业协会人士介绍,这几年来,由于氧化铝的价格高企,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进入这一行业。目前中铝公司的氧化铝生产能力仅占全国市场的30%,非“中铝系”占据着氧化铝市场的半壁以上江山。
在规模化发展方面,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和民营资本以咄咄逼人之势后来居上。山西铝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方形成220万吨全国最大氧化铝厂的地位,被山东魏桥一个氧化铝项目远远超过 其启动项目即达400万吨。
在山西境内,山西铝厂同样不再一家独大。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山西省孝义市镁铝有限公司、开曼铝业等几家民营或者地方国资铝厂已经形成近500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是中铝山西铝厂的两倍以上。
从2008年起,非“中铝系”以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成为市场的主流。
对于失控的铝主业,中铝公司已无意恋战,压缩主业、转向多金属矿业公司的行动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这更让中铝公司与萨帕合资组建铝型材厂的行为显得突兀。
回复该发言
中铝公司能否分得稀土整合盛宴一杯羹尚且不知,但稀土行业的乱战已经显现。南方稀土行业从业者认为,中铝公司将自身置于赌局之中,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南方五省十四市的地方稀土势力,正在集结对抗稀土采矿权的收集,两大央企之间的内耗必将上演。
中铝公司在多金属战略、再造中铝计划下,横向扩张所形成的负面冲击必将继续。相关行业市场力量虽无法理解央企缺乏国家战略的扩张举动,也只能无奈接受其冲击。
观察家指出,中铝公司作为央企在主业经营失败之后,囿于业绩考核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铝公司依靠央企身份进行横向扩张仍有优势;前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介绍,其扩张领域也是经过国资委认可的。
该学者认为,各界早对央企该做什么有过探讨 央企应该集中于做民间资本不能做、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行业,但并没具体细化对垄断性、竞争性行业央企的约束。
铝业春秋
“非中铝系”的崛起,打破了中铝的垄断地位,并让中铝陷入被动的转型中
冶金部撤销是中国铝业“战国时代”的开篇。山西铝厂、河南铝厂、山东铝厂、广西平果铝厂等国内七大铝厂独立出来。这些铝厂虽名义上受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节制,但实际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都是各自为政。
2001年中铝公司成立之后。七大家最大的氧化铝厂成为中铝公司各地分厂。
“中铝公司成立,实际上是为七大各自为政的氧化铝厂找了一个管家。”中国有色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中铝公司成立后的十年内,迅速完成了对七大氧化厂的统一,接管了各分厂的铝土矿以及统一部署生产、销售,并实现了对各“藩王”财务大权的集中,各地分厂实质上仅成为中铝公司的生产车间。
“这也意味着中铝公司垄断了中国氧化铝市场。”一位多年从事铝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此后氧化铝进入中铝所控制的暴利行业阶段。经过2003年、2004年连续10次价格上调,2005年、2006年价格最高曾超过每吨6000元。中铝公司借此实现了大量的盈利。
这一时期内,中铝公司利用对上游材料氧化铝的控制强势收购了大量的电解铝、铝材加工企业。
而今年以来,氧化铝价格已经回落到中铝公司成立之前的价位。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的氧化铝现货出厂价为每吨2750元。
氧化铝价格回落的背后,是中国氧化铝市场回归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中国有色行业协会人士介绍,这几年来,由于氧化铝的价格高企,很多中小企业纷纷进入这一行业。目前中铝公司的氧化铝生产能力仅占全国市场的30%,非“中铝系”占据着氧化铝市场的半壁以上江山。
在规模化发展方面,地方政府支持的项目和民营资本以咄咄逼人之势后来居上。山西铝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方形成220万吨全国最大氧化铝厂的地位,被山东魏桥一个氧化铝项目远远超过 其启动项目即达400万吨。
在山西境内,山西铝厂同样不再一家独大。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山西省孝义市镁铝有限公司、开曼铝业等几家民营或者地方国资铝厂已经形成近500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是中铝山西铝厂的两倍以上。
从2008年起,非“中铝系”以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成为市场的主流。
对于失控的铝主业,中铝公司已无意恋战,压缩主业、转向多金属矿业公司的行动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这更让中铝公司与萨帕合资组建铝型材厂的行为显得突兀。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国铝业:失控主业扩张
jdlp10122010-10-09 17:05:53 发表
2010年7月21日,中国铝业宣布与全球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商瑞典萨帕公司组建一家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开拓国内高铁市场。此消息一出,中国铝材行业纷纷表达对中铝公司的质疑。
萨帕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生产商。据称,此前美国对中国铝型材的“双反”调查幕后参与者就是萨帕。
入中国铝材市场是萨帕与中铝合资的真正目的。行业人士分析,欧、美早已经过高速发展而大量使用铝材的阶段,迅速发展的中国铝材市场尚有无限空间,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市场。
虽然中铝公司出面表态,可以利用与萨帕合作进入全球市场和掌握过硬的技术。但中国有色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中铝公司此举显然让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尚在与海外“双反”势力博弈的铝材行业大受打击。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铝是巨亏之下,急需寻找新的投资亮点。”一位业内专家说,“就行业来看,这个行为可以说是饮鸩止渴。”(记者 宋清华)
主业废立
铝加工板块始终是中铝公司的一处伤心地。中铝公司强势收购大量电解铝企业并确立了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厂和第三大电解铝厂地位之后,其在铝加工板块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且持续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贡献者”。
自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成立独立的铝加工板块之后,这块业务便持续亏损 2008 年亏损3.29亿元,2009 年亏损6.12亿元,2010年上半年亏损1.42亿元。
但中铝公司的“多元化”,却在冲击着相关行业。铝材行业之外,中铝公司介入五矿集团与南方稀土市场的博弈之中,正在增加着稀土行业治理的难度。
中国高层政府对稀土行业的整治早有计划,对中铝公司也曾寄予厚望,甚至于2007年将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无偿划转至其名下。但中铝公司迟迟未有运营。相反,另一家央企五矿集团却已在南方稀土市场经营多年并拥有诸多实体产业。
中央政府新一轮治理预期下,中铝公司通过与稀土资源大省江西省政府合作,强势介入。但南方稀土市场局面已经复杂,中铝公司合作对象江钨控股也仅是地方政府掣肘五矿集团的棋子。
中铝公司能否分得稀土整合盛宴一杯羹尚且不知,但稀土行业的乱战已经显现。南方稀土行业从业者认为,中铝公司将自身置于赌局之中,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南方五省十四市的地方稀土势力,正在集结对抗稀土采矿权的收集,两大央企之间的内耗必将上演。
中铝公司在多金属战略、再造中铝计划下,横向扩张所形成的负面冲击必将继续。相关行业市场力量虽无法理解央企缺乏国家战略的扩张举动,也只能无奈接受其冲击。
观察家指出,中铝公司作为央企在主业经营失败之后,囿于业绩考核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铝公司依靠央企身份进行横向扩张仍有优势;前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介绍,其扩张领域也是经过国资委认可的。
该学者认为,各界早对央企该做什么有过探讨 央企应该集中于做民间资本不能做、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行业,但并没具体细化对垄断性、竞争性行业央企的约束。(记者 宋清华)
回复该发言
萨帕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铝型材生产商。据称,此前美国对中国铝型材的“双反”调查幕后参与者就是萨帕。
入中国铝材市场是萨帕与中铝合资的真正目的。行业人士分析,欧、美早已经过高速发展而大量使用铝材的阶段,迅速发展的中国铝材市场尚有无限空间,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市场。
虽然中铝公司出面表态,可以利用与萨帕合作进入全球市场和掌握过硬的技术。但中国有色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中铝公司此举显然让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尚在与海外“双反”势力博弈的铝材行业大受打击。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铝是巨亏之下,急需寻找新的投资亮点。”一位业内专家说,“就行业来看,这个行为可以说是饮鸩止渴。”(记者 宋清华)
主业废立
铝加工板块始终是中铝公司的一处伤心地。中铝公司强势收购大量电解铝企业并确立了全球第二大氧化铝厂和第三大电解铝厂地位之后,其在铝加工板块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且持续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贡献者”。
自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600.HK,601600.SH下称中铝股份)成立独立的铝加工板块之后,这块业务便持续亏损 2008 年亏损3.29亿元,2009 年亏损6.12亿元,2010年上半年亏损1.42亿元。
但中铝公司的“多元化”,却在冲击着相关行业。铝材行业之外,中铝公司介入五矿集团与南方稀土市场的博弈之中,正在增加着稀土行业治理的难度。
中国高层政府对稀土行业的整治早有计划,对中铝公司也曾寄予厚望,甚至于2007年将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无偿划转至其名下。但中铝公司迟迟未有运营。相反,另一家央企五矿集团却已在南方稀土市场经营多年并拥有诸多实体产业。
中央政府新一轮治理预期下,中铝公司通过与稀土资源大省江西省政府合作,强势介入。但南方稀土市场局面已经复杂,中铝公司合作对象江钨控股也仅是地方政府掣肘五矿集团的棋子。
中铝公司能否分得稀土整合盛宴一杯羹尚且不知,但稀土行业的乱战已经显现。南方稀土行业从业者认为,中铝公司将自身置于赌局之中,只会让局面更加复杂。南方五省十四市的地方稀土势力,正在集结对抗稀土采矿权的收集,两大央企之间的内耗必将上演。
中铝公司在多金属战略、再造中铝计划下,横向扩张所形成的负面冲击必将继续。相关行业市场力量虽无法理解央企缺乏国家战略的扩张举动,也只能无奈接受其冲击。
观察家指出,中铝公司作为央企在主业经营失败之后,囿于业绩考核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中铝公司依靠央企身份进行横向扩张仍有优势;前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介绍,其扩张领域也是经过国资委认可的。
该学者认为,各界早对央企该做什么有过探讨 央企应该集中于做民间资本不能做、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行业,但并没具体细化对垄断性、竞争性行业央企的约束。(记者 宋清华)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