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持广州亚运吉祥物的达娃央宗。

20年前达娃央宗将火炬交给体操王子李宁。

达娃央宗在自家的小院与记者合影留念。
在亚运圣火再次点燃之际,记者远赴拉萨,辗转找到昔日闻名世界的亚运“圣女”,追寻她二十年与圣火结缘的传奇人生,倾听她对广州亚运的期待与祝福。
今天上午,广州亚运会的圣火将在北京居庸关长城隆重采集,亚运圣火的光芒将第二次照亮神州大地。抚今追昔,时光回溯到20年前,在念青唐古拉山下的雪域高原,为北京亚运会成功采集火种的,是一个来自拉萨的14岁藏族女孩。更为传奇的是,在此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又两次传递奥运火炬,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炬之女”。
她就是达娃央宗,即将到来的广州亚运会,她成为首个确定身份的火炬手。在亚运圣火再次点燃之际,记者远赴拉萨,专访了这位闻名世界的亚运“圣女”。
年少时:意外成为亚运采火圣女
一晃二十年,昔日采集圣火的雪山少女,如今已是一个10岁男孩的母亲,并且担任了西藏大学的团委副书记。在一间藏式风格装修的宽敞屋子里,坐在记者面前的达娃央宗回忆起当年采集亚运圣火时表示,“从被选中到完成点火,总共还不到一天时间,来得太突然,自己很幸运。”
1990年8月17日凌晨,当时还是西藏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的达央(她的昵称)和工作人员即启程前往念青唐古拉山进行火种采集仪式。“那一天阳光好,风很大,特别冷。九点多钟,采集正式开始,我把火把放到太阳灶中间,十几秒钟就点着了,非常顺利。”达央将火种交给体操王子李宁,顺利完成任务。
随着电视直播,一个手举亚运圣火,面带迷人微笑,身穿藏式长裙的少女形象,成了国人永恒的亚运记忆。四年后,在念青唐古拉山的这一取火位置,竖立起了一座达央手举火炬的雕塑,定格了这一经典镜头。
此后,达央成了国人瞩目的圣火女孩。当时达央有很多机会去北京发展,但因为生活习惯、天气和对家乡的思念,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雪域高原。即使如此,“圣女”光环还是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她结识了台湾歌手张洪量等明星朋友,还为西藏一家企业做代言;有导演找到她,她接连拍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拉萨往事》、《西藏风云》等几部反映西藏历史生活的电影和电视剧。
再牵手:两次传递奥运火炬
让所有人最羡慕的,仍是达央与火炬的不解之缘。2004年,达央当时在西南民族大学进修,被学校推荐为奥运火炬手,到北京参加了雅典奥运会火炬传递。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再次成功当选火炬手。北京奥运会时,达央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100名西藏大学生志愿者的领队,并获评优秀志愿者。这些藏族大学生在奥运乒乓球馆服务20多天,主要负责统计比分。高原地区的学生来到平原,除了天气太热不习惯,还出现“醉氧”等不适反应,生病的比较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