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9月19日,北京中坤大厦,黄怒波在大厦天台上养了3只从国外带回的鹦鹉。姜晓明摄
几年前,黄怒波自称自己是“二流的诗人,三流的企业家”,而现在,他认为自己“在地产行业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如果以财富来论英雄的话,按照2009年《福布斯》富豪榜的统计,他的身家有67亿
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的个子很高,1米9,当他站起来握手的时候,这种优势就会非常凸显。黄怒波有着多重身份:诗人,官员,商人。
黄怒波是一个枭雄式人物,他身上有那个时代很浓厚的印记:两岁时,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含冤自杀,13岁失去母亲,中年,又曾遭遇女人的抛弃、朋友及下属的背叛……他亲手写的那篇《我所经历的最凶险的公司政治》,历陈了他在政界和商界所经历的排挤、背叛和勾心斗角。
当然,他也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黑五类”子女的黄玉平摇身变成 “黄会计”,加入共产党。看着河水拍岸,将名字改成众人熟知的“黄怒波”。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他考取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可以说,黄怒波是出类拔萃的。在他以后的人生当中,这种不同一直以某种方式延续。
几年前,黄怒波自称是“二流的诗人,三流的企业家”,而现在,他认为自己“在地产行业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某种程度上,黄怒波的确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1997 年,黄怒波掘到第一桶金后,决定拿出家底、投资400 万元,用于安徽黟县宏村的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
此后,从宏村到南疆、从美国的田纳西州到日本的北海道……做旅游地产。他竭力避免同垄断体的碰撞,因为没有一个正当经营的商人,可以同那些垄断了权力和资源的巨头们争夺利益。当然,他也获得了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如果以财富来论英雄的话,按照2009年《福布斯》富豪榜的统计,他的身家有67亿。
一度,生活中所有的困难以某种方式来袭的时候,黄怒波寄情于诗歌,黄怒波说,“写诗,就是一次次把伤疤揭开来给人看!”的确,在黄怒波的身上,有诗人的感性,也有商人的理性,这两种特质集于一身的时候,就会呈现某种背离的矛盾。
这种矛盾性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普遍的生存智慧:既遵守规则又游离在规则之外,当然,黄怒波清晰地知道,边界在哪里。他说,登山使得山上的自己看山下的自己时,如同在演戏,他告诫自己,不要把话说大了。
2010年7月29日早7:30,黄怒波成功登顶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至此,他顺利完成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成为中国地产界继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今典集团联席董事长王秋杨后,完成七大洲最高峰征程的第三人。
人像蚂蚁走来走又走了
人物周刊:为什么要去登山?
黄怒波:一开始只是好玩。2003年王石登上珠峰,我也想登,2005年2月开始登山。
人物周刊:登山的原动力是什么?
黄怒波:挑战自我,挑战自己的内心。
人物周刊:七大洲的七大高峰你都登完了,在从查亚峰上平安下来时,你那一刻心里想的是什么?
黄怒波:这个山把我累着了。他们原来说安排的是直升飞机进去,也就没有带多少装备,尤其没有带雨鞋。到那儿没有直升飞机了,就借了个雨鞋去,鞋就小了。走,你想不到的累,每天得走,原始森林就是这样,里外都是湿的,湿透了。
一天9、10个小时,不停地走了14天。苦得要死。这一次查亚峰是比较受罪,在山上冷还好办,像珠峰冷,我还可以加衣服,湿,你怎么办啊。出来后,觉得真幸福,再也不登山了,明年还有一个北极。
人物周刊:你登了这么多山,哪一座山对你来说意义重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