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涌入城市的贫民及无房者占用公共土地修建简易住房,形成的贫民窟是巴西城市化进程中最棘手的问题
10月8日至9日,上海世博园巴西馆举行了巴西“城市再生”国际研讨会,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城市再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巴西方面介绍了该国的加速增长计划,即PAC计划。PAC分为PAC1和PAC2两期,是卢拉政府在2007年初颁布的一项政府重大投资计划,该计划至2010年。
PAC是巴西城市化开发的标志性政策,类似中国的五年计划,其中包括解决贫民窟问题的一些举措。对贫民窟进行升级改造,是巴西各级政府最早采用的治理措施之一。
据悉,在巴西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农村涌入城市的贫民和无房者只好在城中的山上修建简易住房,通过占用公共土地的方式居住生存,从而产生了贫民窟,这是巴西城市化进程中最为棘手的社会矛盾之一。
巴西城市部全国住房秘书长伊内斯 达 席尔瓦 马卡良斯对财新记者表示,改造贫民窟的资金主要靠政府的投入,总体资金从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中支付,此外还有来自世界银行等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
据介绍,PAC1总投资3820亿美元,包括刺激私人投资、增加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减少城市发展中的障碍等一系列举措,其中贫民窟城市化的总投入为120亿美元。 PAC2投资金额增至5550亿美元,该计划对巴西国内经济发展所需投资的规划程序做了强化。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