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北京工会年内要全部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今后北京月工资低于1100元就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详细情况连线中央台实习记者孙烁。
主持人:为什么将标准定在1100?如果有企业工资低于这个标准,企业员工应该如何做?北京市工会将会怎样和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记者:根据北京市总工会二季度职工队伍状况分析调查结果,北京市60%的职工群体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还有10%的职工群体月收入低于1100元,人数约为数十万,主要集中在各区县的非公中小企业,如餐饮、建筑、保安、商业零售、租赁服务等行业。此外,还有部分职工月收入低于800元,尚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960元的标准。这一调查结果是北京市总工会在全市16区县设立工会的企业调研形成的。
工资集体协商由工会和职工代表直接与企业方代表谈,集体协商有利于增强职工方的协商维权底气,改变工资协商双方的强弱悬殊,并将有效改善职工工资偏低状况,使广大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是靠合理合法的工资集体协商得来的,而不是由企业单方面说了算。为改变工会“不敢谈”等情况,北京市总工会正尝试将工会部分人员和基层工会主席从企业中脱离出来,实现工资由上级工会负担,真正加强基层工会独立履行职责的能力。各级工会要参照政府颁布的各项指标数据,主动开展要约行动,推动劳资双方依据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诉求进行工资集体协商。
主持人:如果企业不愿意集体协商,北京市工会将会怎么应对?目前可以预计到的困难有什么?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