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玉珠 文化部 文化产业司司长

范卫平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

朱虹 国家广电总局 办公厅主任
第五届“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日前在京召开。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业界人士以城市发展的文化选择、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市场发展等为核心议题进行了研讨。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盲目现象
“2009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高达17%,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刘玉珠表示,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像北京、上海、深圳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名副其实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认为,在城市发展的转型中,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对于发展成熟的城市,物质资源的开发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模式,但是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艺术品、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广播传媒、会展交易、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可以说是在现实条件下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转型的较好选择。
目前,国内众多城市同时竞争的格局并未得到缓解,面对这样普遍的情况,城市发展转型不能够继续停留在谈论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这个层面上,而是迫切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挖掘独特的资源,大力发展与城市传统特色和经济特点密切结合的各种现代文化产业,打造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
“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文化产业的优势,还应该看到城市的发展水平是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文化产业不能脱离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一座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成正比的,要想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有适量的经济基础,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文化市场,然后才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可以说城市发展得越好,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就越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也就越强。”他指出,现在一些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存在着盲目的现象,不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要跨越式的发展文化产业,这是不切实际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能够实现快速的发展,仍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基础上才能实现的,不考虑城市的经济承载能力,心态浮躁,盲目的发展文化产业,尤其是政府类似的像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区等等,都必将导致盲目的投资,损害城市的整体利益。
电子书销售额今年将破7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实现总产出10669.3亿元,实现增加值3100.1亿元,其中属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达到1660亿元,占同期全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1%,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341.2亿元,利润总额达到893.3亿元,纳税总额620.3亿元。
在谈到200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特点时,范卫平特别指出,数字出版的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已经达到799.4亿元,首次超过当年图书出版产出的规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