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游艺暴露新青年一代“四肢简单”,专家唿吁重拾“劳动最光荣”价值观

图为国庆期间孩子们在广州响水峡放风筝。记者全杰摄
国庆假期,天清气爽,广东各大型野外拓展基地、野战实训中心都爆满,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希望孩子也能学习生存技能。但鼎沸的人声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孩子没有野外生存知识,而且体力劳动技能也颇为欠奉,甚至鞋带松了也不懂得系,头发松了也不懂得自己梳,都念大学了,还不会自己洗衣服。
尽管不做家务不等于不劳动,但在对体力劳动的不了解、不愿做,甚至轻视的态度下,新青年一代会不会沦为“大脑发达,四肢简单”?个中原因是孩子们不愿意做,还是谁剥夺了他们的机会?
体力劳动为何做不来?
小学生:我想自己梳,妈妈不让
从10月2日起就随着父母来到广州从化某拓展训练营的彤彤,一连玩了3天,体验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攀梯、爬轮胎、和爸爸捉迷藏,但几乎每次都要妈妈帮忙梳辫子、系鞋带,让她觉得“很丢脸”。而家人却很无奈。
彤彤今年9岁,就读荔湾某小学三年级,每天7时30分必须离家去上学。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睡觉,家里人让她7时才起床。“结果,每天早上都像在打仗。”彤彤奶奶说,早上7点闹钟一响,妈妈、奶奶一起把彤彤“拽”起来,帮她穿戴整齐。然后,妈妈把睡眼朦胧的彤彤带到洗手间,辅助她刷牙、洗脸。终于清醒后,奶奶前边喂早餐,妈妈后面梳辫子。然后冲下楼坐上车。
据了解,像彤彤这样的孩子不是个别。“很多在幼儿园就应学会的比如系鞋带、梳辫子、洗澡等生活自理能力,现在低年级小学生七八成都不懂。”广州花都芙蓉拓展基地一位拓展老师说,有的小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即使有高智商,在比赛、活动中都会明显被成熟同龄人比下去。
也许是有比较,不少孩子也十分想“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也想自己梳辫子,但妈妈就不让。”彤彤说。
从国庆假期游玩中暴露出来的“四肢简单”却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是时代变了,还是人变了?是没有时间,还是我们没有把劳动的机会交给年轻的一代?如果今天的他们不掌握基本的简单的生活技能,将来在世界竞技舞台上,能否掌握生存和制胜的体力技巧?
家长:搞好学习,长大请钟点工就行
“我们也不想,但小孩子如果什么都要她自己来,岂不是6点多就要起床?”彤彤妈妈说,“而且她自己做的话,我们还劳气劳心,所以等适当的时机再教吧。”
彤彤妈妈的话几乎代表了一众幼童父母的心声。
“现在竞争那么激烈,虽然说是素质教育,但哪个不是看成绩?!”70后的刘妈妈从自己的“过来路”分析,孩子首先就得搞好学习,才可能有好的前途。
“会不会做家务有什么关系呢?”高中生阿果的妈妈说,“1000多元请一个钟点工,省心又省力。以后孩子有出息了,同样可以请钟点工,何必把青春浪费在琐事上!”
学校:担不起安全责任,只能纸上谈兵
现在许多学校也把原本由学生完成的劳动,外包给了保洁公司。
“为什么会这样?”荔湾区某省一级小学校长说,主要是因为安全责任约束。
“现在家长维权意识比以前强了很多,不要说孩子在做卫生的时候有什么差池,就连上体育课、出外春游摔一下,都有家长找到学校来索赔。”越秀区某中学的有关负责人说,于是,学校只能在思政课上讲做劳动的道理,以及一些基本生活技能,而实际操作中,就请清洁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