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媒体报道“央行今早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对行业及相关银行的影响:
调控目的意在继续控制信贷节奏,回收流动性:节前为保中秋和国庆双节资金充裕,央行暂时减弱了公开市场回笼力度,9月公开市场实现合计净投放约1300亿元。而节后通过差异化准备金可迅速回收流动性,且可给予前期信贷投放较多的银行一定警示。我们预计这6家银行9月贷款增加较多是导致央行对其实行差别化准备金率政策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不直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我们认为原因在于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仅在10月份较高,而11月和12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分别为3025和2220亿,为年内最低水平。由于年底货币回笼压力不大,故没有必要上调全部银行存款准备金。相反,差别准备金政策更具有灵活性,可根据未来资金市场状况来决定继续冻结还是释放资金,为未来货币政策留下足够空间。
对上市银行实际影响有限:(1)根据2010年中期6家银行存款余额估算,将冻结资金约2000亿;(2)虽然调控意在防止银行贷款冲高,但0.5个百分点并不会影响这些商业银行的正常贷款投放,故全年业绩几乎不受此影响。
我们对银行股后续走势的判断:
维持我们在《息差属远虑,拨备乃近忧》中的观点,虽然我们强调银行业面临的政策性风险还未完全释放,但我们对二级市场走势并不悲观。考虑长期息差和杠杆下降趋势,银行股的估值底部应该在1.5-1.7XPB 之间。而当前银行股1.6 XPB基本反映了行业ROE下降的趋势,估值的安全边际较高。
决定银行股走势的最根本驱动力在于经济环境,前期拨备等政策性风险之所以被市场所放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对经济的认识还比较悲观所致。而当前市场对经济环境的认识已经开始转变,加上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化,市场信心的提升将为银行股的估值抬升创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三季报可能成为10月份银行股上涨的催化剂:我们预计上市银行(不含农行和光大)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将达到28.9%,接近30%。
我们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40%的上市银行有:民生银行(剔除09年出售海通股权收益可比增速为85%,不剔除则增长20%),华夏银行(81%),招商银行(49%)宁波银行(45%)和南京银行(42%)。
上市银行整体Q3单季度净利润环比下降约5%:由于费用和拨备一般都在下半年计提较多等因素,导致上市银行Q3单季净利润多数呈现环比下降。
配置思路坚守“长战略”,推荐“招行+民生+浦发+华夏+宁波”:虽然前期超跌的兴业银行、北京银行近日反弹幅度较大,但我们在选股策略上,仍坚守“长战略”思路,我们认为当前困扰银行股的两大因素为ROE趋势和拨备政策,所以我们首先选择战略转型有助于银行未来ROE 维持在较高水平的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民生银行),其次我们选择“贷款组合风险较小,拨备充裕”的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最后我们考虑估值和三季度增长情况(华夏银行、民生银行)。
风险提示:(1)行业的政策性风险并未完全释放,若后续任何政策超出市场预期都可能引发股价调整;(2)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低于预期将对整个银行业经营环境造成冲击,进而可能引发对银行股业绩的担忧,并对其估值有负面影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