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创新工场一样,麦刚与他的“创业工场”同样还需要为自己正名,但他的理念和玩法却大不相同。
你一定听说过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或许你会觉得“创业工场”是山寨货,不过事实是,这个机构已经运营了5年,投资并支持了更多的创业公司:中文在线、易查、易宝支付、豆丁网、至德讯通、通卡等等,已有二十多家VC投资了创业工场所培育的企业。工场主人麦刚,像艺术家一样留着马尾长辫,讲话低调却犀利。他最早的投资经历可以追溯到1999年,对象是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显赫一时的大学生创业公司易得方舟。这家公司中走出了现在中文在线的创始人童之磊,另外两名成员马云和鲁军后来则与麦刚一起创办了亿友和通卡。2005年亿友出售之后,麦刚和TimDraper(DFJ基金创始合伙人)成立了天使投资公司“创业工场”,他决定把这当做一辈子的事业。
“说创业工场,其实不能只从投资的角度说”,麦刚认为自己是个“真实的、有创造力的人”,工场是他把创意转化为企业的最好方式。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创业工场每年会支持三四家创业企业,这其中有些是单纯的投资,有些则是麦刚牵头组织,从头打造的创业团队,利用过去的投资和创业经验,把自己和别人的有趣想法变成产品、变成公司。这样的天使投资虽然不好做,麦刚却乐在其中。他一再强调,创业工场不是随便投些钱而已,而是创新理念和严谨过程的共存,这就是创业中“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在他所投资的公司里,重要的产品、运营、销售、人力资源会议,他都会尽力参加,与创业者紧密合作,共同规划公司战略、制定发展计划、完善管理系统、组建核心团队。十年前在美国读MBA时,麦刚曾设立过一个中国创业与投资界的邮件列表,人数过千,热闹一时。时至今日,他希望创业工场能以更具体的形式帮助创业者。
将投资和创业集于一身,运营创业工场五年之后,麦刚逐渐有点累了,并且感觉“自己的创业黄金周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所以他计划今后把投资放在首位。而对于投资界的专业术语 “Portfolio Companies”,中文直译成“投资组合”的叫法,麦刚并不认同。他一直觉得这种说法有种把创业者当作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感觉,不够尊重。他用“出品荟萃”来形容从创业工场走出去的公司,一来显得更有人情味,二来强调创业是创业者创作的过程——与吸引的简历如雪花般纷飞的创新工场相比,在麦刚的工场里,创业更像是一门孤独而充满挑战的艺术。
“水泥加鼠标”OUT了,“鼠标加水泥”IN
《创业邦》:你看互联网企业比较多,觉得现在对于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来说,什么模式的成功概率比较大?
麦刚:谈谈我的理论框架吧。我觉得纯鼠标的模式创新现在很难了。而“水泥加鼠标”,就是传统企业上网,这里或许有些机会,但也不会太多。我觉得现在最大的机会来自于“鼠标加水泥”,将互联网的模式整合到传统行业中去,这时可能就会出现许多创新点了。举个例子,我投资的商印网(www.podt.com)就属于这一类。类似的模式还有我参与创办的一个公司红火网(www.honhot.com),属于电子商务行业,但是与传统的卖衣服、卖鞋子的电子商务网站又不一样。它把互联网的优势引入了商品分销领域,提供分销服务系统、仓储服务等,公司运营状况很好,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盈利了。这个公司有线下业务核心运营这一环,很多做互联网的人不愿意做实体运营。我们读MBA的时候,都喜欢读战略、市场营销,很少有人读运营,对于做互联网的人,只做流量最轻松。但运营确确实实是很核心的东西,互联网的参与能带来很多火花。
回复该发言
麦刚:创业工场不是创新工场
2 回复:麦刚:创业工场不是创新工场
xixi16012010-10-12 22:48:03 发表
我不喜欢“你卖内衣,他卖帽子,我卖鞋”这种电子商务,“水泥加鼠标”的模式并没有带来行业的根本创新,他们没有深刻应用互联网的思想精髓。另外我还投资了车务网(www.chewu.cn),也是鼠标加水泥的模式,把车的保养、理赔业务搬到网上来,相当于这个行业的携程;九樱网(www.vinux.com) 把按效果付费的互联网广告模式带入传统媒体和人际传播,并引入虚拟合伙的电子商务新模式。
《创业邦》:除了电子商务,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比较火,你怎么看这个领域的创业?
麦刚: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创业出现伟大公司的概率很小,虽然有一些小的机会。相对传统互联网,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有很多做小应用的公司,但我的观念是这样的:产品创新不等于商业创新,也不足以成就一个伟大的公司。对于现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不再是以前满地都是钱、都是机会的时代了。创业者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是你有一个想法、有些流量就能开始融钱、烧钱了。互联网行业的价值链环节很少、链条很短,商业模式和战略规划是极为重要的,更别说现在已经是行业巨头林立的时代。“流量+用户就是商业模式”,这在十年前可以是个关于成功的传说,现在就是个蛊惑人心的谎言。所以我觉得把鼠标加到水泥里面是比较可行的,而且比较有前景。当然,也不是每个传统行业都很容易渗透进去,每条产业链都不一样。
国内天使投资是一条艰辛的路
《创业邦》:你创过业也投资过公司,你对创新有什么感觉?
麦刚:当初做亿友的时候,是国内最早的SNS网站,我还是很自豪、很骄傲的。这家公司源于我读MBA时写的商业计划,与SNS的鼻祖FriendSter同一天在硅谷获得投资。基本上早期社交网站的创新,亿友全部都做了,在社区上搭建第三方应用就是亿友进行第二轮融资的主要目的,可惜的是创业团队意见不一致未能实行,一年之后Facebook才横空出世。另外,我和刘斌一起开拓了易查的日本业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内第一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现在我同共同创建的另一个网站叫豆丁网,文档分享的模式,和国外几个同类网站基本上是同期上线的,在功能点、商业模式上也有自己的创新,流量也不错。我的观点是,中国创业者喜欢“拿来主义”,照搬美国模式的大有人在,但是真正有创新能力和世界同步的创业者也不在少数。老一辈的阿里巴巴、腾讯也是创新常青树。
其实当年从亿友离开时,很多VC让我加入,因为我过去的背景既有投资也有创业,很适合。我觉得最后做创业工场对我来说是人生方式的一个选择,是个性的原因:我热爱创新,喜欢和创业者互动,一起运营企业。当然从赚钱的角度看,这比砸钱的VC和PE要辛苦很多。中国这几年资本市场火爆,赚钱容易。做天使投资,又累又不讨好,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上,要求非常之高,但是风险却很大,在回报方面比较难。这也是个人选择,有得必有失。现在我更多是做投资,对于创业者,我不鼓励大家盲目来创业。创业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但是需要做好准备:绝大部分都是失败的。
《创业邦》:你刚开始创建亿友的时候,自己应该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麦刚:亿友是没有机构投资人的,而且我创业的时候,也是互联网行业很低潮的时候去融资的。不过这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地执行(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and do it right)任何创业者都是这样的,不可能是你做的东西每个人都理解,更不可能每个人都认可,很多事情都别人觉得很烂、看不上的,而最终可以被某一个人做成功的。
回复该发言
《创业邦》:除了电子商务,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比较火,你怎么看这个领域的创业?
麦刚:我觉得移动互联网创业出现伟大公司的概率很小,虽然有一些小的机会。相对传统互联网,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上能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有很多做小应用的公司,但我的观念是这样的:产品创新不等于商业创新,也不足以成就一个伟大的公司。对于现在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来说,不再是以前满地都是钱、都是机会的时代了。创业者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是你有一个想法、有些流量就能开始融钱、烧钱了。互联网行业的价值链环节很少、链条很短,商业模式和战略规划是极为重要的,更别说现在已经是行业巨头林立的时代。“流量+用户就是商业模式”,这在十年前可以是个关于成功的传说,现在就是个蛊惑人心的谎言。所以我觉得把鼠标加到水泥里面是比较可行的,而且比较有前景。当然,也不是每个传统行业都很容易渗透进去,每条产业链都不一样。
国内天使投资是一条艰辛的路
《创业邦》:你创过业也投资过公司,你对创新有什么感觉?
麦刚:当初做亿友的时候,是国内最早的SNS网站,我还是很自豪、很骄傲的。这家公司源于我读MBA时写的商业计划,与SNS的鼻祖FriendSter同一天在硅谷获得投资。基本上早期社交网站的创新,亿友全部都做了,在社区上搭建第三方应用就是亿友进行第二轮融资的主要目的,可惜的是创业团队意见不一致未能实行,一年之后Facebook才横空出世。另外,我和刘斌一起开拓了易查的日本业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内第一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现在我同共同创建的另一个网站叫豆丁网,文档分享的模式,和国外几个同类网站基本上是同期上线的,在功能点、商业模式上也有自己的创新,流量也不错。我的观点是,中国创业者喜欢“拿来主义”,照搬美国模式的大有人在,但是真正有创新能力和世界同步的创业者也不在少数。老一辈的阿里巴巴、腾讯也是创新常青树。
其实当年从亿友离开时,很多VC让我加入,因为我过去的背景既有投资也有创业,很适合。我觉得最后做创业工场对我来说是人生方式的一个选择,是个性的原因:我热爱创新,喜欢和创业者互动,一起运营企业。当然从赚钱的角度看,这比砸钱的VC和PE要辛苦很多。中国这几年资本市场火爆,赚钱容易。做天使投资,又累又不讨好,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上,要求非常之高,但是风险却很大,在回报方面比较难。这也是个人选择,有得必有失。现在我更多是做投资,对于创业者,我不鼓励大家盲目来创业。创业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但是需要做好准备:绝大部分都是失败的。
《创业邦》:你刚开始创建亿友的时候,自己应该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麦刚:亿友是没有机构投资人的,而且我创业的时候,也是互联网行业很低潮的时候去融资的。不过这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事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地执行(Do the right thing at the right time and do it right)任何创业者都是这样的,不可能是你做的东西每个人都理解,更不可能每个人都认可,很多事情都别人觉得很烂、看不上的,而最终可以被某一个人做成功的。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麦刚:创业工场不是创新工场
xixi16012010-10-12 22:48:03 发表
我觉得,热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不热的东西不一定是不好的,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亿友网创建于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豆丁网成立后不久就遭遇全球经济危机。
《创业邦》:寻找创业伙伴是许多创业者比较头疼的问题,你看过的、参与创建的公司比较多,说说在这方面的看法吧。
麦刚:这太难了,找的过程就很随性,据我观察,大多数是和你共事过的,或者好朋友介绍来的。 我觉得找合作伙伴,第一个肯定是互补,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果两个人背景太类似,比较容易打起来,也比较浪费。互补是最重要的,包括理念上的互补,资源上的互补,个性上的互补等等。选择拍档,我很早以前有一个12字方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宽容”,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要有宽容的心理。
《创业邦》:你还有其他对创业者的建议吗?
麦刚:我觉得现金流很重要。只有生存才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公司倒了的话,再伟大的创新都没有意义。创业公司在中国格外辛苦,这也是和国情有关。我们做天使投资已经很难,创业就更难,整体投资环境不成气候,存在投资断层。不像美国,每个资金规模都有投资者,有做早期投资的,有后期的。国内这些年的天使投资人,有一些是玩票的、跟风的心态,更不要说还有忽悠的、骗人的,创业者就更加不能有这种心态,因为最后都是自欺欺人。
我不是老师,更不是老大,我是敢死队员
《创业邦》: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今年大家谈论最多的组织之一,你觉得“创业工场”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麦刚:创新工场是令人尊重的企业,聚集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但我猜测在那里,创业被认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而且使用管理公司的思想来管理这个过程。而我觉得创业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过程,没有多少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循。
我知道创新工场可以为成员提供很多的东西,好像连午餐都能提供。对于来跟我合作的创业者,得不到这些,也没有一个老大可以依靠。我不是老师,不是老大,而且我觉得创业这个东西,没有老师可以完全教会你。所以我要求和我合作的创业者,第一要学习得够快,最好在某些领域比我更强;第二要坚韧不拔,我不是老大,别指望我总罩着你,帮你搞定,遇到问题你得自己扛着,这个企业是你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业者得面临血淋淋的市场。创业团队要像电影里的敢死队那样,每个人都有本事。就算企业最初是我倡导成立的,我也不做第一大股东。毕竟一天到晚24小时在那工作的是他们;第三要学会认错,善于用人,这些是创业者成为领导者的特质。“共享财富,共度人生”是我和创业工场的伙伴们提倡的价值观。
创业工场在过去5年当中,没做过太多的宣传,我觉得是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事情,投过20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金额在几百万左右。我觉得,宣传过度可能会有问题,可能会起到盲目鼓动的作用。听说创新工场收到过10万份简历,我却经常对找我的创业者说,三思而后行,不要成为创业浪潮中的炮灰,创业是人生方式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创业邦》:创业工场成立5年了,这些年里你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麦刚:现在我非常愿意接触非互联网领域,这其实是我很大的一个转变。我也投了一个做新材料电子陶瓷的公司,他们连网站都没有。我想把自己关注的领域再扩展一些,到一些和原来不一样的领域去。现在对于创业工场的投资方向,我也不想把它局限在软件和互联网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不过,我感觉,大多数行业不像互联网那么容易变化,关键因素是很明确的:看团队、产业链、竞争环境,算利润率、看行业周期,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有“鼠标加水泥”的机会就是惊喜了,但是很多领域并不适合小规模的天使投资。
回复该发言
《创业邦》:寻找创业伙伴是许多创业者比较头疼的问题,你看过的、参与创建的公司比较多,说说在这方面的看法吧。
麦刚:这太难了,找的过程就很随性,据我观察,大多数是和你共事过的,或者好朋友介绍来的。 我觉得找合作伙伴,第一个肯定是互补,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果两个人背景太类似,比较容易打起来,也比较浪费。互补是最重要的,包括理念上的互补,资源上的互补,个性上的互补等等。选择拍档,我很早以前有一个12字方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宽容”,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要有宽容的心理。
《创业邦》:你还有其他对创业者的建议吗?
麦刚:我觉得现金流很重要。只有生存才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公司倒了的话,再伟大的创新都没有意义。创业公司在中国格外辛苦,这也是和国情有关。我们做天使投资已经很难,创业就更难,整体投资环境不成气候,存在投资断层。不像美国,每个资金规模都有投资者,有做早期投资的,有后期的。国内这些年的天使投资人,有一些是玩票的、跟风的心态,更不要说还有忽悠的、骗人的,创业者就更加不能有这种心态,因为最后都是自欺欺人。
我不是老师,更不是老大,我是敢死队员
《创业邦》: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是今年大家谈论最多的组织之一,你觉得“创业工场”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麦刚:创新工场是令人尊重的企业,聚集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但我猜测在那里,创业被认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而且使用管理公司的思想来管理这个过程。而我觉得创业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过程,没有多少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循。
我知道创新工场可以为成员提供很多的东西,好像连午餐都能提供。对于来跟我合作的创业者,得不到这些,也没有一个老大可以依靠。我不是老师,不是老大,而且我觉得创业这个东西,没有老师可以完全教会你。所以我要求和我合作的创业者,第一要学习得够快,最好在某些领域比我更强;第二要坚韧不拔,我不是老大,别指望我总罩着你,帮你搞定,遇到问题你得自己扛着,这个企业是你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业者得面临血淋淋的市场。创业团队要像电影里的敢死队那样,每个人都有本事。就算企业最初是我倡导成立的,我也不做第一大股东。毕竟一天到晚24小时在那工作的是他们;第三要学会认错,善于用人,这些是创业者成为领导者的特质。“共享财富,共度人生”是我和创业工场的伙伴们提倡的价值观。
创业工场在过去5年当中,没做过太多的宣传,我觉得是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事情,投过20多个项目,每个项目金额在几百万左右。我觉得,宣传过度可能会有问题,可能会起到盲目鼓动的作用。听说创新工场收到过10万份简历,我却经常对找我的创业者说,三思而后行,不要成为创业浪潮中的炮灰,创业是人生方式的选择,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创业邦》:创业工场成立5年了,这些年里你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麦刚:现在我非常愿意接触非互联网领域,这其实是我很大的一个转变。我也投了一个做新材料电子陶瓷的公司,他们连网站都没有。我想把自己关注的领域再扩展一些,到一些和原来不一样的领域去。现在对于创业工场的投资方向,我也不想把它局限在软件和互联网上。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还处于一个学习的阶段。不过,我感觉,大多数行业不像互联网那么容易变化,关键因素是很明确的:看团队、产业链、竞争环境,算利润率、看行业周期,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有“鼠标加水泥”的机会就是惊喜了,但是很多领域并不适合小规模的天使投资。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