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12日电(记者王涛姚玉洁)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12日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研究了抓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试点的机遇、配合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问题,并明确了相关工作任务和工作安排。
会议称,人民币“走出去”逐步扩大,将对上海人民币在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加快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进一步在上海率先扩大人民币“走出去”的渠道,同时逐步吸引境外人民币持有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逐步向境外主体开放境内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完善人民币跨境清算基础设施,推动上海成为人民币回流的主要平台,将为下一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强劲推动力。
今年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金融市场功能的明显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金融业务创新的扎实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稳步发展。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强了上海金融市场的投资及价格发现功能;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启动,增强了金融市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挂牌则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更好服务。
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稳步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了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扩大,进一步方便了个人本外币兑换的需要;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也取得突破。
在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多家券商获得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人保、太保获批在沪建立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将带动航运保险业务集聚上海。同时,一批中外金融机构的功能性机构落户上海,上海金融机构的总体规模、实力和影响稳步上升。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境外三类机构获准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投资,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取得突破;并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业务等。
此外,会议透露,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的方案基本确定,下一步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新华网上海10月12日电(记者王涛姚玉洁)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推进小组12日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研究了抓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大试点的机遇、配合人民币“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在岸市场发展问题,并明确了相关工作任务和工作安排。
会议称,人民币“走出去”逐步扩大,将对上海人民币在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以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金融市场功能的明显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金融业务创新的扎实推进和金融对外开放的稳步发展。
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稳步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了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交易,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试点扩大,进一步方便了个人本外币兑换的需要;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也取得突破。
在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多家券商获得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人保、太保获批在沪建立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将带动航运保险业务集聚上海。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境外三类机构获准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债券投资,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债券取得突破;并推出境外机构在境内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业务等。
此外,会议透露,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期货保税交割试点的方案基本确定,下一步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回复该发言